袋型锂二次电池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50433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810133001.8

    申请日:2008-07-04

    Inventor: 金重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H01M2/06 H01M2/30 H01M10/045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袋型锂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电极相连的电极接片,所述两个电极具有不同的极性;和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使得所述电极接片延伸到所述壳体之外,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密封部中形成一个台阶部,所述两个电极接片同时穿过该台阶部而延伸。在小宽度的袋型锂二次电池的电极密封部中,壳体的密封通过所述台阶部而被改进,从而提高了电池生产工艺的效率。

    袋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92380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610168256.9

    申请日:2006-12-28

    Inventor: 金重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袋型电池,其包括具有前区域、后区域、第一和第二侧区域以及覆盖套的袋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侧区域在电池的第一侧将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到所述后区域,所述第二侧区域在电池的第二侧将所述第二区域连接到所述后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彼此相对,所述后区域中具有凹部来容纳电极组件,两个延伸部分从所述凹部的第一和第二侧延伸,所述两个延伸部分被卷绕以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区域以及所述前区域,所述两个延伸部分的朝向内的表面彼此粘合以在所述前区域中形成第一密封条,所述延伸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超出所述第一密封条并且被进一步卷绕以形成所述覆盖套,所述覆盖套延伸从而至少部分地横跨所述前区域。

    袋型二次电池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50397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132016.2

    申请日:2008-07-18

    Inventor: 金重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08 H01M2/0207 H01M10/02

    Abstract: 一种袋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布置在其间的隔板;和袋状壳体,包括具有用来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袋的第一壳体部分,布置在所述袋的开口端的第二壳体部分和用来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密封至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被弯曲以覆盖所述袋的相对的侧面的侧翼部和从所述侧翼部被弯曲以覆盖所述袋的底面的弯曲部。

    袋型锂二次电池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50433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133001.8

    申请日:2008-07-04

    Inventor: 金重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H01M2/06 H01M2/30 H01M10/045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袋型锂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电极相连的电极接片,所述两个电极具有不同的极性;和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使得所述电极接片延伸到所述壳体之外,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密封部中形成一个台阶部,所述两个电极接片同时穿过该台阶部而延伸。在小宽度的袋型锂二次电池的电极密封部中,壳体的密封通过所述台阶部而被改进,从而提高了电池生产工艺的效率。

    电池单元和采用此电池单元的锂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472840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45853.X

    申请日:2003-07-09

    Inventor: 金重宪 李亨馥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及采用此电池单元的锂蓄电池。电池单元包括:正极电极板,其具有正极集电器和形成于正极集电器的至少一个平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与正极集电器电连接的正极电极引线;负极电极板,其具有负极集电器和形成于负极集电器的至少一个平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与负极集电器电连接的负极电极引线;以及插入在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之间的隔离板,其具有大于各电极板宽度的宽度,并具有从电极板各侧上伸出的不同宽度的突出部分。由于从电极板各侧上伸出的突出部分的设计边缘制成相互不同,因此可以防止因在热熔合期间所施加的热量而引起的隔离板变形。因此,可以防止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板发生电接触,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

    具有改进的集流结构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0061081.6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集流结构的二次电池。在示例实施例中,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单元电极板和多个隔板,每个单元电极板包括在一侧的一对未涂覆部分接线片,每个隔板位于所述单元电极板之间;以及焊接到所述未涂覆部分接线片的集流板,并且所述集流板在所述一对未涂覆部分接线片朝相反的方向弯折的状态下被焊接。所述一对未涂覆部分接线片朝相反的方向弯折,然后被焊接到所述集流板,并且可以互补地进行焊接,从而确保电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