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7597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026144.3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及其应用以及筛选方法,该细菌为ZXY‑2,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937,保藏日期为2015年6月1日。本发明细菌能够以阿特拉津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其可以使初始浓度为100mg/L的阿特拉津在14h内完全降解。菌株Arthrobacter sp.ZXY‑2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的生长pH为8.0‑9.0,最适的生长摇床转速为100‑200r/min。该细菌可应用于阿特拉津农药污染的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13331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499801.1
申请日:2015-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D06M13/503 , D06M11/65
Abstract: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改性碳纤维表面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界面改性领域。本发明结合新型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主要目的用于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大多数存在的在提高碳纤维表面能的同时也造成了碳纤维本体强度损失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一、清洗碳纤维表面;二、对清洗过的碳纤维进行表面预处理;三、在预处理的碳纤维表面接枝金属有机框架UiO‑66‑NH2;四、超声处理改性过的碳纤维。本发明的碳纤维和环氧E51制备的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44%,同时碳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5%,适用于航天、汽车、交通、建筑、化工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398492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51317.9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A61K9/50
Abstract: 一种不对称囊泡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囊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制备不对称囊泡的方法稀缺的问题。制备方法:使用微流控芯片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得到乳液;再将乳液和接收液混合,再使用有机溶剂和液体石蜡的混合溶液进行洗涤,再加入含有DOPC磷脂的有机溶剂,静置,再将含有不对称囊泡的溶液加入到葡萄糖水溶液中,静置,去除上层的油相,即完成了不对称囊泡的制备和保存。本发明制备的不对称囊泡形貌完整、大小均一,尺寸为100μm~150μm。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不对称囊泡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6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460015.6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 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通过将化学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型)和生物絮凝剂?MFX(Klebsiellasp.(保藏号:CGMCC NO. 6243)所产生的生物絮凝剂)向废水中分批投加复配使用来处理低浓度含镉废水,二者的复配比例以按在废水中的重量计为0.1?1/1。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型)和MFX分别投加复配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既实现低投量低成本,还可以通过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低浓度镉离子的去除效能。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低浓度含镉废水,可以使除镉率达到80%以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01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92923.5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 江苏哈宜戴沃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484 , C02F1/488 , C02F1/66 , C02F1/722 , C02F2103/343 , C02F2301/08 , C02F2305/026
Abstract: 一种利用纳米Fe3O4类芬顿技术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制药废水生化出水COD不能达标且难以进一步去除,而现有芬顿氧化法和类芬顿法在氧化完成调节pH时产生铁泥量大,需增加混凝沉淀工艺的问题。方法:一、调节pH值;二、加入纳米Fe3O4和双氧水;三、搅拌反应,再使用直流电磁铁对加入双氧水的制药废水进行磁力分离,得到磁力吸附的纳米Fe3O4和分离后的上清液;四、调节pH值和清洗,得到处理后的水和再生的纳米Fe3O4。本发明得到的处理后的水中COD值均低于50mg/L。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利用纳米Fe3O4类芬顿技术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2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756244.2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H01M8/16 , H01M8/06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氨回收装置,涉及氨回收装置。本发明解决常规废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尿液存在造成氮、磷处理成本和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氨回收装置,该装置由有机玻璃腔体、石墨碳刷阳极、电阻器、密封胶塞、第一带有鲁尔接头的密封胶塞、数据采集系统、线路、碳布空气阴极、可控流速的气泵、盛有稀硫酸的吸收瓶、水洗瓶、第二带有鲁尔接头的密封胶塞、第三带鲁尔接头的胶塞、氮气瓶、气体流量计、第二硅胶管路、第一硅胶管路、无孔有机玻璃盖板和有孔有机玻璃盖板、橡胶圈和第三硅胶管路组成。本发明用于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氨回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474990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624998.2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IPC: B01J19/08
Abstract: 一种利用点面电极电场同时制备磷脂微管和囊泡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同时制备磷脂微管和囊泡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存在不能同时制备磷脂微管和囊泡的问题。方法:一、清洗电极;二、制备磷脂干膜;三、组装密闭制备装置;四、制备磷脂微管和囊泡,得到磷脂微管和磷脂囊泡。优点:一、本发明利用点面电极实现同一体系中,磷脂微管和磷脂囊泡的同时制备,磷脂微管具有良好的形态,产率较高,磷脂囊泡尺寸较大、较为均匀;二、本发明得到的磷脂微管的长度为200μm~1300μm,直径为1μm~12μm;得到的磷脂囊泡的直径为15μm~120μm。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利用点面电极电场同时制备磷脂微管和囊泡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2467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527060.9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乙醇中晶核遇水溶解后得到的液滴制备无机矿化微胶囊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一、将碳酸钠或磷酸氢二钾配置成饱和水溶液,将该饱和溶液注入到乙醇溶液中剧烈搅拌3~12h,直到碳酸钠或磷酸氢二钾的晶体在乙醇中分布均匀;二、将碘化钙溶于乙醇,配置成碘化钙-乙醇溶液;三、取碳酸钠盐或磷酸氢二钾晶体的乙醇溶液1~4mL与碘化钙的乙醇溶液1~4mL混合均匀,加入2~10mL水即可形成沉淀;四、采用自然沉降或者离心的方法对沉淀进行清洗,即得磷酸钙或碳酸钙的微胶囊。本方法简单、重复性强、对实验条件要求宽松,可以实现药物的载入及pH调控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368822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527041.6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磷脂管作为模板制备金属纳米管的方法,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磷脂管为模板,DOTAP的掺入使磷脂管表面带正电,可吸附部分氯钯酸根离子于磷脂管表面,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存在下,将吸附在磷脂管表面的氯钯酸离子、氯铂酸粒子还原成Pd粒子、Pt粒子作为晶种;当形成足够的晶种后,原位合成Pd纳米管以及Pt纳米管。该方法无需加热,且可根据需要合成尺寸形貌可控的金属纳米管,该金属纳米管表面粗糙,在催化方面以及储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23371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00346.2
申请日:2015-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10
Abstract: 一种含POSS的橡胶态复合气体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气体分离应用领域。所述的POSS为八氨基八硅倍半氧烷的纳米粒子,同时其与由端环氧基聚氧化乙烯和端氨基聚氧化乙烯交联而成的橡胶态材料进行复合,制备成一种含有纳米粒子的气体分离膜。其制备方法是将端环氧基聚氧化乙烯和端氨基聚氧化乙烯在乙醇中搅拌混合,同时加入POSS;将混合溶液加热搅拌4小时,形成的均一液体,然后倒入由钢圈和玻璃板制备的容器内,放入烘箱中逐渐加热至特定温度范围进行固化,得到气体分离膜。本发明所述复合膜可应用于分离二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氮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