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炉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69515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161499.0

    申请日:2011-06-02

    发明人: 河本祐作

    IPC分类号: F23C6/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且低NOx的结构简单的熔化炉。熔化炉(1)包括:炉体(2),该炉体(2)收纳被熔化材料(As);燃烧器(3),该燃烧器(3)可通过使燃料和主燃烧空气混合燃烧而形成冲击被熔化材料的集中火焰,并且可减少主燃烧空气的流量而仅使燃料的一部分燃烧;辅助空气喷嘴(4),该辅助空气喷嘴(4)向炉体(2)内供给辅助燃烧空气,该辅助燃烧空气用于使通过燃烧器(3)进行燃烧后的燃烧气体中残存的燃料自燃;控制单元(10),该控制单元(10)在被熔化材料(As)熔化后减少燃烧器(3)的主燃烧空气的流量,且增加辅助空气喷嘴(4)的辅助燃烧空气的流量。

    连续退火炉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2274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980155384.1

    申请日:2009-05-22

    发明人: 中川博夫

    IPC分类号: C21D9/56

    摘要: 一种连续退火炉,其在光亮退火用气氛气体中将处理件从加热带连续搬运至冷却带来进行退火的过程中,适当除去气氛气体中所含的白色粉末,从而能适当地防止白色粉末附着于冷却器等而使冷却效率降低、或是白色粉末附着于处理件表面而有损处理件的表面光泽。在光亮退火用气氛气体中将处理件(1)从加热带(12)连续搬运至冷却带(13a~13c)来进行退火的连续退火炉(10)中,设有将含有白色粉末成分的气氛气体从连续退火炉引导至白色粉末除去部(30)的引导管(17),并在所述白色粉末除去部设有使气氛气体冷却来产生白色粉末的冷却辊(32)和将在该冷却辊上产生的白色粉末从冷却辊除去的除去元件(33)。

    扩散燃烧装置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49701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910224981.7

    申请日:2009-11-23

    发明人: 河本祐作

    CPC分类号: Y02E20/34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用液体燃料的扩散燃烧装置。本发明的扩散燃烧装置(1)具有:一次燃烧室(4),其向主燃烧室(2)开口;导燃烧嘴(5),其设于一次燃烧室(4);燃料喷嘴(6),其向一次燃烧室(4)喷射燃料;一次空气供给路(7),其在燃料喷嘴(6)的周围沿燃料喷嘴(6)供给一次空气;以及二次空气供给路(8),其从一次燃烧室(4)附近向主燃烧室(2)内喷射二次空气,在上述扩散燃烧装置(1)上设有一次空气比调节装置,其将一次空气相对于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总量的比例、即一次空气比在主燃烧室的温度较低时调高,在主燃烧室的温度较低时调低。

    连续退火炉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0330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80003166.9

    申请日:2010-05-10

    IPC分类号: C21D9/56 C21D1/74 F27B5/10

    摘要: 一种连续退火炉(10),将穿过入口密封部(11)而被导入的处理件(1)在含有氢气的周围气体中从加热带(12)朝冷却带(13a)~(13c)连续地搬运,在加热带对处理件间接加热后,在冷却带使该处理件冷却退火,并将该处理件穿过出口密封部(16)导出,所述连续退火炉设有周围气体供给装置(20)、导向路(33)及周围气体控制装置(30),其中,所述周围气体供给装置(20)朝连续退火炉内供给周围气体;所述导向路(33)将连续退火炉内的过剩的周围气体引导至加热带的燃烧部;所述周围气体控制装置(30)对将过剩的周围气体流过该导向路引导至加热带的燃烧部的情况进行控制。

    燃烧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2613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80000964.5

    申请日:2012-03-16

    IPC分类号: F23L1/00 F23C7/02 F23L15/02

    摘要: 一种燃烧装置,能使用高温的燃烧用空气,并能形成回旋且沿径向扩展的火焰,其包括:圆筒部(5),该圆筒部(5)形成圆筒形的圆筒空间(4);扩径部(7),该扩径部(7)形成直径从圆筒空间(4)朝向炉内(1)扩大的扩径空间(6);以及喷嘴流路(8),该喷嘴流路(8)具有由与圆筒空间(4)接触的平面构成的第一侧面(8a)、由与第一侧面(8a)相对的平面构成的第二侧面(8b)和由从第二侧面(8b)弯曲延伸并与圆筒空间(4)接触的平面构成的第三侧面(8c)。

    蓄热式燃烧装置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71647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10167286.4

    申请日:2010-04-20

    IPC分类号: F23D14/66 F23L15/00

    CPC分类号: Y02E20/348

    摘要: 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其不仅能通过供气来防止燃烧气体进入停止中的烧嘴而引起的装置的损伤,还不会对装置的温度条件带来不良影响。上述蓄热式燃烧装置包括多个烧嘴(2),这些烧嘴(2)分别具有:空气流路,该空气流路包括蓄热体(5);供气阀(6),该供气阀(6)将空气流路与燃烧空气的供气流路(4)连接;以及排气阀(7),该排气阀(7)将空气流路与用于排出燃烧气体的排气流路(8)连接,将烧嘴(2)的一部分停止的方式来运转,当设置于停止中的烧嘴(2)的空气流路的蓄热体(5)与排气阀(7)之间的气体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温度处于规定温度以上时,打开烧嘴(2)的供气阀(6)。

    涂膜装置及涂膜装置的气泡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0320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203116.7

    申请日:2008-01-24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高精度地检测涂膜装置中的涂料内的气泡。涂膜装置包括:涂料槽(1)、涂料泵(2)、将由涂料泵(2)压力传送来的涂料朝着被涂膜部件(12)吐出的涂料嘴(3)、配管(11A~11E)、以及管子(14)。压力传感器(7)对配管(11C)内的涂料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装置(8)根据压力传感器(7)所检测出的压力来检测涂料中的气泡。

    连续退火装置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0785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44052.0

    申请日:2008-07-23

    发明人: 中川博夫

    IPC分类号: C21D9/56

    CPC分类号: C21D9/562 C21D9/56

    摘要: 一种连续退火装置,使钢带在退火炉内从退火炉的入口侧向出口侧移动而对钢带进行连续退火,在退火炉外沿退火炉的入口侧到出口侧设置引导钢带插通退火炉内部的引导用构件,沿退火炉的入口侧到出口侧设置将该引导用构件导入退火炉内的导入用缝隙,并设有将该导入用缝隙封闭的密封装置。

    双面涂覆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71228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38127.3

    申请日:2011-08-12

    IPC分类号: B05C9/04 B05C13/02

    摘要: 一种能使涂膜厚度一定的双面涂覆装置,具有:支承辊子(2),其支承织物材料(W);第一涂饰头(1),其与支承辊子(2)相对配置,并将涂料(P)涂布于织物材料(W)的第一面;多个吸引输送机(4),其以越靠下游侧间隔越宽的方式配置于支承辊子(2)的下游,并包括开设有多个通孔(9)的环形带(7)和从环形带(7)的里侧经由通孔(9)吸引织物材料(W)的吸引室(8),这些吸引输送机吸附织物材料(W)的第一面的非涂饰部分;第二涂饰头(3),其与吸引辊子(4)相对配置,并将涂料涂布于织物材料(W)的第二面;以及静压垫(5),其被配置在吸引输送机(4)之间,并具有朝织物材料(W)的第一面喷射气体的多个小孔(10)。

    双面涂覆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590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26483.9

    申请日:2011-01-18

    IPC分类号: B05C5/02 B05C9/04 B05C13/00

    摘要: 一种能使涂膜的厚度一定的双面涂覆装置。该双面涂覆装置包括:支承织物材料(W)的支承辊子;与支承辊子对向配置,且将涂料涂布于织物材料(W)的第一面的第一涂饰头;具有多个支承部(11)的吸附辊子(4),所述多个支承部(11)以与织物材料(W)的第一面的非涂饰部分抵接的方式环状地突出并在外周开设有吸入气氛气体的吸附孔(14);以及与吸附辊子(4)对向配置,且将涂料涂布于织物材料(W)的第二面的第二涂饰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