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风窗智能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7048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30281.1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一种煤矿井下风窗智能调节装置,属于煤矿井下通风装置。一种煤矿井下智能调节风窗,包括风量传感器、窗框、移动式窗门、推拉杆、气缸、气缸前腔、气缸后腔、压气管路、电磁阀和控制器;移动式窗门位于窗框内,移动式窗门的一侧通过推拉杆与气缸的一端连接,电磁阀的二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在气缸有气缸前腔和气缸后腔上,气缸的输出端通过压气管路与气源连接;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风量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优点:能够根据井下巷道的实际需风量智能调节风窗的通风面积大小,精确且自动化,能够有效满足井下风量易变巷道分支的通风要求,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地面直注式液氮防灭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62125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026879.8

    申请日:2012-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直注式液氮防灭火系统,该系统液氮槽罐车的出口与往复式低温液体泵的进口相连,往复式低温液体泵的出口与缓冲罐上部的进液口相连,缓冲罐下部的出液口与真空低温绝热管相连,真空低温绝热管与注氮管和氮气输送管相连,缓冲罐上端排气口连接有氮气输送管,缓冲罐上部为单层外壳,缓冲罐上端连接有泄压阀。解决了液氮汽化后的气液两相分离和避免注氮管堵塞的关键技术问题。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全可靠,有效避免了注液氮过程中出现的气塞、间歇泉等现象,较传统直接灌注液氮的工艺,液氮的灌注效率提高20%以上。尤其适用于浅埋深煤矿井下采空区隐蔽火源的防灭火。

    矿井注氮过程中液体添加及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9546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1138.0

    申请日:2013-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注氮过程中液体添加及雾化装置,该装置的筒体前端设有导流雾化器,导流雾化器内部设有渐缩的导气通道,导流雾化器外部和筒体之间设有旁通道,导流雾化器侧面设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连通导液槽;筒体后端设有文丘里混合器,导流雾化器的射流口正对文丘里混合器的混合通道。结构简单,雾化量大,占据空间小,可灵活移动,安装方便,并可有效防止堵塞,适用于粘性液体,能连续工作,且不含电器元件,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或封闭空间防灭火,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注氮防灭火过程中添加防火用阻化剂水溶液。

    一种定点密封瓦斯抽采钻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5944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10174725.4

    申请日:2010-05-08

    Abstract: 一种定点密封瓦斯抽采钻孔的方法,包括抽采管、注浆管和柔性袖囊,在抽采管的前部套装柔性袖囊,将注浆管插入柔性袖囊内,然后把柔性袖囊的两端捆绑封口固定在抽采管上;把抽采管及注浆管一并送入到瓦斯抽采钻孔的指定位置,通过注浆管向密闭的柔性袖囊内注入密封充填材料,直至充满,充填材料膨胀后完成封孔。柔性袖囊的外端与钻孔孔口的距离大于8m,柔性袖囊的长度大于2m;柔性袖囊由棉布袖囊段和抗静电的防水布袖囊段组成,其防水布用以防止密封充填材料渗透;柔性袖囊的直径大于瓦斯抽采钻孔的直径,保证密封充填材料径向膨胀后与钻孔的孔壁紧密结合。该方法封孔效果好,抽采瓦斯浓度高、有效抽采时间长,操作简便、快速。

    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浓度的二次封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30394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134852.6

    申请日:2011-05-24

    Abstract: 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浓度的二次封孔系统,尤其适用于煤巷或岩巷地点的钻孔瓦斯抽采。它主要由压缩空气管、控制阀、减压阀、二次封孔装置、压力表、进水管、通气管、气液混流管、雾化器、透明胶管和扩散器等部件组成。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钻孔区域会产生漏风裂隙,导致瓦斯浓度下降。此时,井下压风系统中的高压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经减压阀降至适当压力后,由二次封孔装置将微细膨胀粉料输送到沟通漏风裂隙的腔室中,进而进入漏风裂隙。雾化器将井下供水系统的清水雾化,为漏风裂隙中的粉料提供充足的水源,使粉料充分膨胀,进而完全封堵漏风裂隙。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含电器元件,安全可靠,并可大幅度提高钻孔的瓦斯抽采效果。

    模拟固相颗粒封堵煤(岩)裂隙的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878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9891.4

    申请日:2012-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固相颗粒封堵煤(岩)裂隙的实验系统,该系统二次封孔装置的进气端依次连接有Ⅰ控制阀、调压阀、气体流量计、Ⅱ控制阀和空气压缩机;二次封孔装置的出料端依次连接有Ⅲ控制阀和裂隙平台,二次封孔装置位于电子秤上面。本发明操作简单,数据采集科学、准确,能直接观察裂隙中颗粒的运移及封堵情况,很好地模拟了颗粒封堵钻孔周边裂隙的过程,通过该实验系统模拟颗粒封堵裂隙过程中电子秤、气体流量计和调压阀的数据,可确定二次封孔技术的关键工艺参数,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固相颗粒在裂隙中的运移规律,并结合实验数据予以分析解释。适用于井下瓦斯抽采工程中模拟颗粒封堵钻孔周边裂隙的实验。

    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6202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56597.2

    申请日:2012-03-06

    Abstract: 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属于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制氮机通过管路连接气源罐,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逆止阀;气源罐位于增温设备水中,气源罐出气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一智能球阀、第二逆止阀、气动增压机、第三智能球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控制阀;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温度传感器、第一智能球阀、第二智能球阀、第三智能球阀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气源罐对氮气进行存储,增温设备对惰性气体的增温,增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驱动气动增压机对惰性气体进行增压;在控制器对智能球阀的控制下,温压惰性气体进入钻孔进行压裂、增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实现增温、增压一体化,增透效果好,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采量和抽采效率。

    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透抽采瓦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630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56438.2

    申请日:2012-03-06

    Abstract: 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透抽采瓦斯的方法,属于抽采瓦斯的方法。在工作面煤层中部布置增透孔,以增透孔为中心的等边三角形顶点上布置瓦斯抽采孔,瓦斯抽采孔密封完成后进行瓦斯抽采;逐一对增透孔注入温压惰性气体,通过温压惰性气体的“温度+压力”的耦合作用,惰性气体压开煤体小尺度裂隙,使煤体中原始闭合裂隙展开、张开裂隙进一步扩展,且不诱导突出;煤体中90%的吸附瓦斯吸收能量,加快瓦斯脱离煤体速度,使煤体中难以解吸的瓦斯转化为游离瓦斯,便于瓦斯被大流量、快速抽采;增透介质为气体,增透后气体会通过裂隙通道排出煤体,不会堵塞瓦斯流动通道,为瓦斯抽采提供了条件。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瓦斯抽采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提高煤层钻孔瓦斯抽放浓度的二次封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103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023609.5

    申请日:2008-04-10

    Abstract: 一种提高煤层钻孔瓦斯抽放浓度的二次封孔方法,尤其适用于回采工作面、石门见煤处、煤巷等地点的瓦斯抽放。当瓦斯抽放浓度低于16%时,在第一次钻孔封孔的基础上将与压缩空气管相连的花管插入煤层钻孔内,使其靠近第一次聚氨酯的封孔处;用压缩空气以一定压力将微细膨胀粉料吹入煤层钻孔内,直至微细膨胀粉料充满煤层钻孔,抽出花管,迅速用速凝水泥密封煤层钻孔的孔口。经过二次封孔后可以大幅度提高瓦斯抽放浓度,延长抽放钻孔的有效抽放期,不仅提高了钻孔的利用率,而且显著提高了瓦斯的抽放效果,并确保了瓦斯抽放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用于自动快速封闭巷道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35245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33739.X

    申请日:2007-09-29

    Abstract: 一种用于自动快速封闭巷道的装置,包括高压气源、气囊和限位支架,在高压气源与气囊之间的高压胶管上设有由减压阀和压力表构成的可进行二级减压的压力补偿充气装置,气囊与巷道接触的表层为褶皱层,其边缘为裙边。通过调节压力补偿充气装置对气囊进行设定压力的自动充气和自动补气,完成对巷道的封闭。限位支架高度和宽度可调,外端设有支撑座,对巷道断面的适应能力强,可拆卸,携带方便。能自动补气,对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火区进行封闭时,能确保抢险救灾工作人员的安全;适用于无压风、无电的煤矿井下地点对巷道进行快速封闭。其结构简单,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封闭效果理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