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73663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810214008.2

    申请日:2008-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具有端面(11、12)和侧面(13~16)的芯片素体(1)的工序(芯片素体的形成工序S1);形成导电生片(31)的工序(导电生片的形成工序S2);在芯片素体(1)的端面(11、12)上赋予导电膏(33)的工序(导电膏的涂布工序S3);经由在芯片素体(1)的端面(11)上赋予的导电膏(33)将导电生片贴附到端面(11)上的工序(导电薄片的贴附工序S4)。在贴附工序S4中,导电生片(31)的侧面(13~16)侧的端面位于侧面(13~16)的外侧,在端面(11)上赋予的导电膏(33)被挤出到导电生片(31)和棱部(R13~R16)之间。

    线圈零件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22318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510084017.0

    申请日:2005-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92 H01F17/0013 H01F4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确保实际安装强度,同时能够抑制Q值下降的线圈零件。层叠型感应体(L1)具备含有线圈状导体(11),位于线圈状导体(11)的两端且与线圈状导体(11)具有相同宽度的引出导体(13)、(14)的线圈部(10),覆盖线圈部(10)且具有电绝缘性的外部安装部(20)和与各引出导体(13)、(14)分别电连接的外部电极(3)、(5)。外部安装部(20)具有平行于线圈状导体(11)的轴心方向,且互不相邻的两个第一侧面(20a)、(20b),交叉于线圈状导体(11)的轴心方向的第二侧面。各外部电极(3)、(5),在各第一侧面(20a)、(20b)上,分别具有在线圈状导体(11)的轴心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形成的第一电极部分(3a)、(5b),同时实质上不在第二侧面上形成电极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