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40440.4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层状岩体力学行为的双尺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模拟岩石工程结构的几何模型;将模拟岩石工程结构的几何模型中,层面之间间距为米级尺度的层面显式地纳入计算模型,得到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的块体系统;针对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的每一个体,采用COSSERAT层状模型以宏观等效的方式进行隐式模拟其内部包含的厘米级尺度的层面;在非连续变形分析框架下进行求解分析,获得模拟层状岩体力学行为参数,其中,模拟层状岩体力学行为参数包括位移、应变和应力。该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其能够实现对层状岩体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386899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15973.X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三轴单样法多级屈服点的声学判别方法及装置,三轴腔室内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下刚性压头,其特征在于:上、下刚性压头内分别密封固装AE声发射探头和声波探头耦合测试装置,并承受三轴腔室内的高油压,接入AE采集系统和声波仪,岩石轴向加载过程中,同时完成岩石微裂纹动态扩展直至屈服破坏等全过程中的声发射测试及声波波速测试,并通过AE采集系统和声波仪输出岩石破裂过程声发射和声波等实验信息数据,根据岩石基质内微裂纹的扩展及屈服点附近声发射特征变化规律及声波波速变化特征联合判断屈服点,计算机控制停止该级别轴向压力的加载,进行下一级别围压的轴压加载,依次完成岩石单样试件的多级屈服点判别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10065.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陡崖处危岩体锚固施工的吊篮式滑移平台及其安装方法,该滑移平台包括:吊篮装置、升降工作台、升降缆索系统。吊篮装置包括底板、侧面护栏、防砸滑道、伸缩式支撑滑动装置、可分离式锚钉撑腿、减震装置以及断电感应器;升降缆索系统包括卷扬机、缆索、抗剪锚桩;吊篮装置由升降缆索系统悬吊于临空面,升降缆索系统由抗剪锚桩固定于地面,升降工作台安装于吊篮装置内用于提供上下活动的工作台,伸缩式支撑滑动装置用于吊篮装置在岩壁上滑动,可分离式锚钉撑腿用于吊篮装置与岩壁的连接或分离。本发明能实现吊篮装置与岩体的及时分离,减缓危岩体出现崩塌失稳时对工作平台的损害,为较高临空面的陡崖危岩体加固施工提供工作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1058665.2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该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应用于堆积体滑坡,该堆积体滑坡包括滑床(13)、滑体(12),于所述滑床(13)与所述滑体(12)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滑动面(14),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包括测管(1)、固定支柱(2)、支架(5)、边部拉线(3)、第一中部拉线(6a)、第二中部拉线(6b)、第三中部拉线(6c)、第四中部拉线(6d)、第一位移传感器(4a)、第二位移传感器(4b)、第三位移传感器(4c)、第四位移传感器(4d)和测球(7)。该监测与分析方法基于该监测装置而实现。通过其可以确定滑坡滑动方向且能跟踪米级以上的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03180.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模拟双组节理岩体力学行为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岩石工程结构的几何模型;进行块体切割,使相邻节理之间的间距为m级尺度,生成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构成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的接触边界;进行模型化处理,得到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内包含的双组斜交节理,使得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内包含的双组斜交节理为cm级尺度;进行数学模拟,获取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的刚度矩阵;求解和分析,得到与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相对应的力学行为参数。该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其建立连续‑非连续耦合的双尺度模型,从而可以实现对双组节理岩体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490278.1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饱水压力的岩石膨胀性及劣化特征测试装置,包括饱水容器、反力压紧机构、注水机构、膨胀性检测机构及劣化特征测试机构,其中,饱水容器具有一密闭的饱水腔,饱水腔内用于放置岩样,当岩样置于所述饱水腔内后,反力压紧机构压设于岩样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水机构向所述饱水腔内注水且使所述饱水腔内的水压保持在预设压力值,从而使饱水腔内的岩样处于设定水压条件下,通过反力压紧机构使岩样的位置保持稳定,通过膨胀性检测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膨胀率,通过劣化特征测试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劣化程度,从而为高坝坝基岩体的岩石膨胀及劣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0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49425.6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C7/0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隧洞结构面产状双激光照准测量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测量方法包括:建立以隧洞的轴线方向为Y轴、天顶方向为Z轴的测量坐标系;根据水平方位角分别为0°0′0″、180°0′0″时全站仪与隧洞壁面的平距以及隧洞的直径,确定测量坐标系的原点在隧洞横断面的位置;获取隧洞结构面迹线的特征点的局部坐标;直至特征点的数量达到3个及以上时,连接各特征点,得到隧洞同一结构面的出露迹线;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测站有效测量距离内的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对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进行后处理,得到所有结构面的产状信息。其能够为隧洞围岩关键块体的搜索和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必须的基础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70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47483.6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模拟腐蚀环境的锚固顺层边坡模型试验系统,包括锚固边坡模型系统、柔性水平应力加载装置、电化学测试装置,锚固边坡模型系统包括坡体和腐蚀池,坡体包括岩层和结构面材料,岩层上的岩体预留孔道内设置腐蚀池,坡体侧部设置应变和位移传感设备,柔性水平应力加载装置提供加载力,电化学测试装置包括预应力锚筋、无预应力筋、辅助电极、参比电极和电化学工作站,还公开了一种能模拟腐蚀环境的锚固顺层边坡模型试验方法,本发明可模拟预应力锚索所处的复杂岩土环境,实时监测预应力筋材的腐蚀电化学参数,可以很好的掌握复杂岩土腐蚀环境下预应力锚筋的腐蚀状态变化过程与腐蚀机理,研究锚固顺层边坡体系在腐蚀环境下的响应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21526286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953703.1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饱水压力的岩石膨胀性及劣化特征测试装置,包括饱水容器、反力压紧机构、注水机构、膨胀性检测机构及劣化特征测试机构,其中,饱水容器具有一密闭的饱水腔,饱水腔内用于放置岩样,当岩样置于所述饱水腔内后,反力压紧机构压设于岩样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水机构向所述饱水腔内注水且使所述饱水腔内的水压保持在预设压力值,从而使饱水腔内的岩样处于设定水压条件下,通过反力压紧机构使岩样的位置保持稳定,通过膨胀性检测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膨胀率,通过劣化特征测试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劣化程度,从而为高坝坝基岩体的岩石膨胀及劣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07908334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20275464.7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模拟复杂岩土环境的预应力筋材腐蚀损伤试验系统,锚固槽内设置有腐蚀池,预应力筋贯穿腐蚀池,预应力筋与测力计连接,腐蚀池顶部设置有上进水口,腐蚀池底部设置有下出水口,上进水口通过导流管与上进水口上方的上储水器连通,上储水器与耐腐蚀泵的出水口连接,耐腐蚀泵的进水口与位于下出水口下方的下储水器连通,腐蚀池内设置有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和无预应力筋,腐蚀池内设置有输氧管。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多种具有不同渗透系数的岩土介质,通过控制岩土介质的颗粒级配模拟不同渗透系数,进而研究不同流速腐蚀液对预应力筋腐蚀损伤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