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910807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2407185.6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CMS功能的大型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包括CPU模块、高速模拟量采样模块、IO扩展模块、第一高速背板通信总线、第二高速背板通信总线、数据服务器、SCADA系统,所述CPU模块与高速模拟量采样模块通过第一高速背板通信总线进行通信连接;所述IO扩展模块通过第二高速背板通信总线与CPU模块和高速模拟量采样模块;所述CPU模块还与数据服务器以及SCADA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高速模拟量采样模块与接近开关和加速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用以接收接近开关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所述IO扩展模块与执行与采集单元通信连接用以实现信息交互。本实用新型将CMS与风电主控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风电主控系统与CMS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有效了数据的有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325765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581058.4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3/367 , H01L23/40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管散热半导体功率组件。所述半导体功率组件包括半导体元件和半导体功率散热组件组成,半导体功率散热组件包括两片平行置于半导体元件两侧的散热器,每片散热器是由蒸发段、冷凝段和散热翅片组成,蒸发段和冷凝段分别位于散热器上下两端,并通过开设在散热翅片内的真空腔相连,所述真空腔是直接在散热翅片内开挖形成的中空腔体,并灌注冷却液后抽真空密封形成的真空腔体,且真空腔从散热翅片的底部延伸置散热翅片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由于导热介质的变化使体积和重量进一步缩减,减少了散热组件装配时间及人力,其结构有效地降低热阻同时提升散热效率,体积重量上的缩减增大了散热柜体的剩余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856143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683928.4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式控制器自动配置模块信息的系统,包括主CPU模块、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以及后续模块都依次插装在多口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CPU模块、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以及后续模块通过基板上的背板总线构成一个模块式控制器硬件平台,主CPU模块引出片选线连接第一模块,第一模块引出片选线连接第二模块,第二模块引出片选线连接后续模块,以此类推依次级联接在一起,后续模块引出存在线连接第二模块,第二模块引出存在线连接第一模块,第一模块引出存在线连接主CPU模块以此类推依次级联接在一起,解决主CPU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通讯难题,实现模块信息自动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203352458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454368.6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自冷散热式光伏逆变柜。所述逆变柜包括柜体,在柜体内上方设有逆变功率组件,在逆变功率组件的下方布置有电容母线单元、并网隔离变压器、并网开关,在逆变柜柜体的下方开设有进风口,上部开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逆变柜柜体顶部开设有散热口,在逆变功率组件的上方设有热管散热器,热管散热器的散热翅片部分从柜体顶部的散热口伸出柜体外,且在热管散热器伸出部分的顶部固定设有防水挡雨罩。本实用新型取消了风机,实现免维护降低成本目的,在逆变柜顶部安装热管散热器,热量通过热管的工作原理被排出柜体外部,从而达到自冷散热,其散热快,散热效果好,还可以保持柜体内较高的IP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202406006U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20569856.2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乐绪鑫
IPC: H02M1/06
Abstract: 一种新型大功率高压可控硅脉冲驱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隔离与转换电路、PWM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及脉冲隔离输出电路,信号隔离与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隔离与转换支路,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功率开关管Q1,所述功率开关管Q1的输出端通过尖峰吸收回路与所述脉冲隔离输出电路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包括UC2844/UC3844芯片及外围电路,外部控制系统发出的外部指令脉冲信号经过所述第一隔离与转换支路处理后接入UC2844/UC3844芯片的2脚,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功率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尖峰吸收回路之间接入触发电流限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可控硅控制系统稳定性,降低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2393833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569186.4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SiC电阻特性检测装置,包括多个与单体SiC电阻对应的无线数据采集单元,每一无线数据采集单元包括钳形电流探头、红外测温探头及无线模块,所述钳形电流探头安装在相应SiC电阻的单体电极上,所述红外测温探头对准相应的SiC电阻单体,所述钳形电流探头及所述红外测温探头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所述SiC电阻特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两个汇流电极上的高压探头,所述高压探头与第二无线模块连接,每一无线数据采集单元的无线模块及第二无线模块与无线信号收集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无线信号收集中继器与计算机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在不拆卸已安装的碳化硅灭磁电阻单体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特性检测试验,确保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6948772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986287.9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工业触摸屏壳体结构。所述触摸屏壳体结构包括触摸屏前面板外壳、触摸屏固定压条、触摸屏外壳后盖板和工控机盒体,在触摸屏前面板外壳上开设有触摸屏安装槽孔,所述触摸屏固定压条在触摸屏嵌入安装到触摸屏安装槽孔之后压设在触摸屏的背面,所述触摸屏外壳后盖板通过多个触摸屏固定件安装触摸屏前面板外壳后方;所述工控机盒体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安装在触摸屏外壳后盖板后方,且在工控机盒体底板与触摸屏外壳后盖板上对应设有相互匹配的拔插式端子,在工控机盒体底板上设有端子导向柱,在触摸屏外壳后盖板上对应开设有导向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可调节性和适用性,固定稳定牢靠。
-
公开(公告)号:CN205544264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297044.X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并联智能整流桥的均流控制系统结构,包括应用于三相并联整流电路中的调节器、通信连接器和多个并联的智能整流桥,智能整流桥设有整流桥控制器和对每一相桥臂支路和输出线路参数进行采样的互感器,每一个智能整流桥的整流桥控制器通过通信连接器与调节器连接,调节器用于收集各智能整流桥的线路参数并在设定的同步周期内为整流桥控制器提供均分电流参数。本实用新型使并联整流桥中的每一个智能整流桥成为一个系统,对该系统的每一相分支点参数进行实时采样检测,并通过线路与调节器联网,由调节器统一控制电流,各智能整流桥根据控制电流调整自身的输出电流,使整体电流分配均衡,从而整体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4928653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696922.0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9/36
Abstract: 一种带独立控制功能的智能功率柜,带有采集阳极电压信号的电压互感器、采集输出电流信号的电流互感器和信号调制模块。信号调制模块将阳极电压信号分为两路,一路整形为用于驱动触发脉冲的方波信号,另一路用于幅值测量。输出电流信号仅用于幅值测量,其他功率柜输出电流可通过通信获得,累加所有功率柜输出电流可得到励磁电流。励磁调节器退出运行时智能功率柜中预置优先级最高的将获得控制权,其控制模块可以以励磁电流为控制对象,或以阳极电压为控制对象,通过PID算法得到导通角,并通过通信网将导通角传递给其他功率柜,保证所有功率柜按照相同的导通角控制整流桥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203203722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219679.4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DS18B20的多路智能温度巡检仪,包括依次连接的DS18B20测温模块组、微控制器模块、通讯模块,所述DS18B20测温模块组包括多个DS18B20测温探头、与多个DS18B20测温探头对应匹配的多个单总线通讯接口及单总线,每一DS18B20测温探头通过一个单总线通讯接口连接到单总线上,单总线上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单总线中继放大器,单总线接入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包括以太网通讯接口和CAN总线通讯接口。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温度采集路数,简化了系统设计,降低了系统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