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改变施力大小的测力装置及测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67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69446.9

    申请日:2016-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28 G01N19/02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连续改变施力大小的测力装置及测力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穿过立柱螺纹孔的螺栓,和螺栓连接的扣环,通过万向扣与扣环连接的测力计,通过万向扣与测力计连接的弹簧,测力时,弹簧与待测物体连接;该装置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螺栓旋进/旋出实现稳定连续地改变弹簧的形变,从而稳定连续地改变施力大小;测力计测量端和施力弹簧相连保证了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施力弹簧的施力大小,因此能够实时测量施力大小;该装置特别适用于测量未知特征力大小的场合。

    一种提高光电倍增器光阴极光利用率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659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35276.0

    申请日:2013-08-02

    Abstract: 一种提高光电倍增器光阴极光利用率的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如下:1、选取光电倍增器几何体的形状参数;2、在程序中描述其基本几何特征层;3、输入所述基本几何特征层的材料参数;4、定义相邻基本几何特征层之间的界面;5、光子在工作介质中随机产生,方向随机,波长从探测光谱抽样;6、模拟光子在上述材料中的物理过程,并判断光子是否到达光阴极界面;7、计算得出光子到达光阴极的比例并判断是否返回步骤2,从而得到光子到达光阴极的比例随形状参数值的变化曲线,据此来选择最优的形状参数值,以提高光阴极光利用率,达到提高光电倍增器性能的目的;本方法可针对光电倍增器的工作环境和光电倍增器的探测光谱来进行专门的优化设计。

    一种提高光电倍增器光阴极光利用率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659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35276.0

    申请日:2013-08-02

    Abstract: 一种提高光电倍增器光阴极光利用率的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如下:1、选取光电倍增器几何体的形状参数;2、在程序中描述其基本几何特征层;3、输入所述基本几何特征层的材料参数;4、定义相邻基本几何特征层之间的界面;5、光子在工作介质中随机产生,方向随机,波长从探测光谱抽样;6、模拟光子在上述材料中的物理过程,并判断光子是否到达光阴极界面;7、计算得出光子到达光阴极的比例并判断是否返回步骤2,从而得到光子到达光阴极的比例随形状参数值的变化曲线,据此来选择最优的形状参数值,以提高光阴极光利用率,达到提高光电倍增器性能的目的;本方法可针对光电倍增器的工作环境和光电倍增器的探测光谱来进行专门的优化设计。

    一种元素测井标准谱获取及解谱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288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47031.6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元素测井标准谱获取及解谱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在获取标准谱时,考虑到了地层物理性质对标准谱的影响,设计了基于混合地层的标准谱获取方法,实现获取不同地层条件下的标准谱,能更好的模拟地层的物理性质变化对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影响,从而获取更能体现地层物理性质的标准谱;在解谱时,设计了基于地层物理性质对标准谱进行拟合或选取的方法,与现有的使用单一的标准谱的解谱方法相比,该基于地层物理性质对标准谱进行拟合或选取的方法通过建立拟合公式,基于实际探测得到的地层物理性质对标准谱进行拟合或选取,考虑了地层物理性质对标准谱的影响,能够基于待测地层的物理性质解谱得到元素含量,提高了元素解谱的精度。

    用于SPND电流补偿的燃耗深度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780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53362.4

    申请日:2024-08-21

    Inventor: 张清民 刘时语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SPND电流补偿的燃耗深度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燃耗深度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中子通量密度边界条件和核素原子数密度初值对核素燃耗微分方程和中子通量密度衰减微分方程进行计算,得到所有时刻核素原子数密度的值。基于所有时刻核素原子数密度的值,得到真实的中子通量密度与实时测量的电流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真实的中子通量密度与实时测量的电流值之间的关系对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实时测量的电流值进行补偿,得到真实的中子通量密度。本发明解决了对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燃耗深度的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

    一种覆压孔渗核素对流与弥散联测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9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1605020.8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压孔渗核素对流与弥散联测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实验系统主要分为贯穿扩散法实验模块和模拟地层法实验模块两部分。贯穿扩散法实验模块通过多通道微量蠕动泵驱动溶液在岩心两端形成液膜,模拟弥散情况,定期更换收集瓶,通过拟合收集瓶中核素浓度计算扩散系数与容量因子;模拟地层法实验模块通过真空泵对岩心进行抽真空饱和,测量饱和前后质量计算孔隙度,通过模拟地层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驱动溶液至夹持器一端,在出口端测量出液量,进而得到渗透率数据,因此形成了完备的核素迁移规律实验测量与实验研究体系,为综合分析关键核素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与特征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同时为高放处置库的核安全评级等因素提供参考。

    一种能够同时鉴别α、β和γ射线的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672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89706.X

    申请日:2021-01-22

    Inventor: 张清民 邵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时鉴别α、β和γ射线的探测器及探测方法,属于辐射监测、粒子甄别技术领域。由反光板分为上、下两部分探测器,通过反射起到防止上、下两部分探测器闪烁体产生的闪烁光发生串扰影响射线甄别的作用,并能够防止能量过高的β进入下层探测器对γ探测造成误识别。该探测器无需气体供给,也不用切换探头,节省测量时间,探测效率高,且无需进行脉冲波形采集分析,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只需要对被测表面一次测量即可获得α、β、γ射线的信息,提高测量效率,能够实现“一机多能、一步测量”。

    一种确定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延迟消除电路组成及其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386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148722.4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一种确定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延迟消除电路组成及其参数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根据探测器发射极材料在中子场中的物理过程,写出电流I(t)与各核素数量及中子通量密度Φ(t)的关系式;求出对脉冲中子通量的响应电流,即冲击响应,进而求出阶跃中子通量下的电流响应函数;进行拉氏变换并求出其反函数得到延迟修正传递函数G(s)=Φ(s)/I(s);根据传递函数G(s)设计电路。该电路可以对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延迟电流信号进行修正,能够克服中间核素半衰期带来的信号延迟;该方法先求冲击响应,进而对由卷积关系得到的阶跃响应进行拉氏变换和求反函数得到传递函数,避免了直接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拉氏变换的繁杂运算;利用传递函数可直接确定延迟修正电路参数,该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