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房中的避免室内交叉感染的移动式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637780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2324116.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避免室内交叉感染的移动式通风系统,包括被动房,被动房的室内空间包括多个柱状空间,每个柱状空间对应设有分支风道系统,每个分支风道系统包括第一分支风道、第二分支风道以及接电插座,第一分支风道的一端为风机接口端,第一分支风道的另一端与总风道连通,总风道与建筑物的外部连通,第二分支风道的一端为风机接口端,第二分支风道的另一端与其所对应的柱状空间连通,属于同一分支风道系统的第一分支风道的风机接口端、第二分支风道的风机接口端以及接电插座位置靠近并分别连接一移动风机的两端和接电插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定位置设置风道,风机可移动并与不同风道切换连接,可对某个需要的区域进行通风,节省了能耗。

    一种网格化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

    公开(公告)号:CN214841380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367000.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格化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以及制冷制热系统,房体内布置有多个人员聚集带,送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新风送出端,新风送出端所在位置低于人员聚集带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排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浊气接收端,浊气接收端所在位置高于人员聚集带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每个人员聚集带的一侧下方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新风送出端且相邻两个人员聚集带之间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新风送出端,另一侧上方或正上方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浊气接收端。本实用新型使人在吸入全新风的同时,浊气以最短路径被排出,避免浊气中途经过周边其他的人,或中途发生新风和浊气混合,从而避免交叉污染。

    一种双风道导热回收新风保温一体窗及建筑

    公开(公告)号:CN218065249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0690191.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导热回收新风保温一体窗及建筑,包括窗框,窗框设有第一窗框口和第二窗框口,带热回收新风装置包括通风换热组件和风机组件,通风换热组件包括保温壳体、导热导风结构以及两条风道,两条风道沿窗框的框面延伸且两条风道内的空气可进行热交换,其中一套风机组件驱动室内空气通过其中一条风道排出室外,另一套风机组件驱动室外空气通过另一条风道送入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设计理念来整合门窗和新风系统,保证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整体风格和保温性能,增加两个换热通道的间壁面积及导热性能以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考虑单个房间或小型办公空间独立新风需求,实现室内新风+热回收的目的。

    一种被动房中的基于防疫功能的智能式室内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92996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306917.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基于防疫功能的智能式室内通风系统,包括封闭空间、顶棚以及地面,封闭空间被划分为多个立柱形空间,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上投影在顶棚上形成多个第一投影区,每个第一投影区作为一个送风区,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下投影在地面上形成多个第二投影区,每个第二投影区作为一个排风区,室内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分别检测多个立柱形空间中人体的多个人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每个立柱形空间中的人体控制向其送风的送风口结构和自其排风的排风口结构。本方案有助于在后疫情阶段的建筑室内快速排出空气污染物(包括粉尘、气溶胶等),减少室内空间的病毒交叉感染,通过最短路径最快方式排出空气污染物。

    一种柔和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

    公开(公告)号:CN214307435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364555.X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和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向房体内部输入新鲜空气的送风系统以及将房体内部含有浊气的空气排出的排风系统,房体内设有室内制热装置和室内制冷装置,房体内分布有一个或多个人员聚集区,送风系统包括与所述房体内部连通的新风送出端和用于调节新风温度的新风温度调节装置,新风送出端所在位置低于人员聚集区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排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浊气接收端,浊气接收端所在位置高于人员聚集区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新风送出端为纤维布风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柔和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在被动房的新风系统中引入纤维织物风管(索斯系统),作为下送风管槽,达到均匀慢速送风,避免紊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