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

    公开(公告)号:CN10296895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13539.3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电路装置包括:第1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受电部的电力,对第1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所述受电部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第2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2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以及电源供给部,其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对系统设备供给电源;其中,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是电荷的蓄积容量比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小的电荷蓄积部;前述电源供给部,在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输电/受电控制装置、输电/受电装置、电子设备及无接点电力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0439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158984.5

    申请日:2009-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实现适当通信模式的输电/受电控制装置、输电/受电装置、电子设备及无接点电力传输方法等。其中,设置在无接点电力传输系统的输电装置中的输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控制部包括认证处理部和指令处理部。在开始由输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的正常输电之前,认证处理部进行受电装置的认证处理,当在开始正常输电后,发生了向在输电装置和受电装置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转移的转移事件的情况下,指令处理部转移至指令分支阶段,而不转移至认证处理的阶段,指令处理部在指令分支阶段中进行通信模式的指令处理。

    输电控制装置、输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483358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00144.6

    申请日:2009-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控制装置、输电装置、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其可以应对多种的用户需求,便利性高。所述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包括:动作模式切换端子(AUTO),用于输入切换自动模式和开关模式的动作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所述自动模式是指在自动地检测出包括受电装置(40)的受电侧设备(510)被设置在可以进行基于无触点电力传输的可以接收电力的位置之后,开始用于向受电侧设备(510)的负载提供电力的正常输电,上述开关模式是指在开启动作触发开关(SW1)之后,开始上述正常输电;动作触发端子(SWONX),用于输入基于上述动作触发开关(SW1)的操作而产生的动作触发信号;输电侧控制电路(20),在控制对于受电装置(40)的输电的同时,基于上述动作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切换上述输电装置的动作模式。

    送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45437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33518.7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将模拟大电流分离微弱模拟信号的送电装置及电子设备。基板上包括:谐振电容器,与原线圈共同形成串联谐振电路;第一、第二送电驱动器,从原线圈两端侧驱动原线圈;控制IC,对第一、第二送电驱动器输出驱动器控制信号,控制IC分别在第一边配置向第一发送驱动器输出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端子,在第二边配置向第二发送驱动器输出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端子,在第三边配置通过波形检测配线图案输入线圈连接端子中的一个线圈连接端子的信号波形的输入端子。谐振电容器及第一、第二发送驱动器配置在与控制IC第一边平行的第一基板边和控制IC间,波形检测配线图案经第二基板边、和延长控制IC的第三边的延长线间的区域延伸,连接线圈连接端子的一个线圈连接端子。

    送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2304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098181.0

    申请日:2008-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H02J7/025 H02J50/60 H02J50/90

    Abstract: 一种将模拟大电流与微弱模拟信号分离的送电装置。控制IC配置在基板的中央区域比中心线CL向第一方向D1偏移的位置上,其中,向第一发送驱动器DR1输出的输出端子配置在第一边SD1上、向第二发送驱动器DR2输出的输出端子配置在第二边SD2上、通过波形检测配线图案(250、252)输入第二线圈连接端子(204)的波形的输入端子配置在第三边SD3上。线圈连接端子(202、204)以及谐振电容C1、C2配置在基板(200)的端部侧的第一、第二排位置P1、P2上,第一发送驱动器配置在比控制IC的第一边向第一方向D1偏移的位置上,第二发送驱动器配置在面向控制IC的第二边侧的位置上,波形检测配线图案经由位于在比中心线向第二方向D2偏移的区域由控制IC的第三边向排位置P2侧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