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防转子倾斜结构、电机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10111705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1208271.0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防转子倾斜结构、电机及压缩机,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机运行过程中曲轴挠度较大,易造成转子倾斜的技术问题。该防转子倾斜结构包括设置于定子内壁的第一作用体和设置于转子外壁的第二作用体,第一作用体与第二作用体之间能够产生互斥的磁场,至少部分抵消转子的倾斜,改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同轴度。第一作用体和第二作用体之间产生互斥的磁场,当曲轴挠度较大,转子倾斜靠近定子内壁时,在互斥磁场的作用下,转子与定子之间排斥力增加,从而避免定子与转子之间同轴度不良或发生扫膛现象,保证了电机的稳定可靠运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轴系的振动,从而也降低压缩机整体的振动和噪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动齿盘、静齿盘及涡旋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16381855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488971.3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齿盘、静齿盘及涡旋压缩机,用以解决涡旋齿的齿根与齿面基板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动静涡旋齿较薄齿根容易断齿,涡旋齿较厚使涡旋压缩机泵体整体尺寸和质量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齿盘,所述动齿盘轴向一侧具有沿其轴向凸伸的第一涡旋齿,所述第一涡旋齿沿其凸伸方向具有多个呈阶梯分布且厚度逐渐变小的齿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齿盘,所述静齿盘轴向一侧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沿所述静齿盘轴向凸伸的第二涡旋齿,所述第二涡旋齿沿其凸伸方向具有多个呈阶梯分布且厚度逐渐变小的齿段。动静涡旋齿采用多个呈阶梯段的齿段,可避免动、静涡旋盘工作过程涡旋齿温度、应力分布不均造成的碰撞、磨损、断齿现象。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压缩机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00280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540343.7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冷却结构的压缩机,解决了压缩机散热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具有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外,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空腔;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冷却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外双层壳体结构,并在内外层壳体之间的空腔内设置冷却循环管路,当压缩机长时间处于满负荷工作时,动力源自动开启,通过冷却循环管路,带走热量,使压缩机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可有效防止压缩机长时间工作导致的温度过高,性能降低、冷冻油碳化或过载跳停等。能够提高压缩机长时间满负荷工作时,与外界的热交换速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法兰组件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95071U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21205742.8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法兰组件,用于降低压缩机的噪音。该法兰组件用于连接压缩机的气缸和压缩机的壳体,所述法兰组件包括:法兰主体,所述法兰主体上开设有排气孔;阀片,一端固定在所述法兰主体上,另一端可分离地抵接在所述排气孔上,当所述压缩机排气时,所述另一端在气体的冲击下朝着远离所述法兰主体的方向运动以处于与所述排气孔分离的状态,从而使所述气体从所述排气孔排出;弹性缓冲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法兰主体中,另一端可分离地与所述阀片接触,当所述压缩机排气结束后,所述阀片由于刚性作用向靠近所述法兰主体的方向运动,所述弹性缓冲件在所述阀片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且形变量逐渐增大直至所述阀片覆盖所述排气孔。

    分液器支架及空调器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0521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755327.9

    申请日:2017-06-26

    Inventor: 郭蘅 沈慧 王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液器支架及空调器。该分液器支架包括主支架和分支架组。主支架用于与压缩机的壳体连接,分支架组为多组,多组分支架组设置在主支架上,多组分支架组用于与分液器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支架与压缩机的壳体连接。通过多组分支架组实现对分液器更稳定地固定,避免以往采用单一支架来固定分液器时因为连接强度不够而导致的分液器摆动,进而降低了分液器振动所产生的噪音。

    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组合连接的双联体及空调室外机

    公开(公告)号:CN219014708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2867491.2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组合连接的双联体及空调室外机,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空调室外机内的油分离器安装支架和气液分离器安装支架占据底盘上较大的安装空间,造成空调室外机内的剩余装配空间狭小的技术问题。该双联体包括气液分离器,外壁安装有挂板;油分离器,外壁安装有第一挂钩;油分离器通过第一挂钩与挂板的挂接而连接在气液分离器的外壁上;第一锁紧件,安装在挂板和第一挂钩之间,第一锁紧件用于将第一挂钩锁紧在挂板上。该空调室外机采用上述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组合连接的双联体。因此,该空调室外机内的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安装所需空间更小。

    一种压缩机泵体上的排气结构、压缩机泵体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15633613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367615.X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泵体上的排气结构、压缩机泵体及压缩机,以解决压缩机阀片开启过程中,阀片易发生翻转,使排气口密封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泵体上的排气结构包括:具有排气口的排气法兰;阀片,所述阀片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排气法兰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阀片的自由端与所述排气法兰贴合并封堵于所述排气口;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排气法兰上,其另一端翘起,所述挡板的固定端与所述阀片的固定端均位于所述排气口的同一侧,当排气口排气时,所述阀片的自由端弯曲并贴合在所述挡板上。本实用新型的阀片辅助运动结构,降低阀片背面的压力,使阀片能快速贴合在挡板表面,避免阀片翻转或整体弯折的问题。

    出风设备的防护装置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4746118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865409.5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出风设备的防护装置及空调。该出风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风口,各风口分别设置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可开启或封闭风口;风向采集器,用于采集外界的风向信号;以及,驱动器,与风向采集器信号连接,驱动器驱动连接各导风组件,驱动器分别驱动各导风组件在开启状态和封闭状态间切换,驱动器根据风向信号控制其中一个或多个导风组件开启或封闭所处的风口,本申请具有多个风口,进而可以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出风方式,使得机组在遭受不同的恶劣天气时正常工作运行,提升了机组的环境适应能力。

    一种排气通道、压缩机端盖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09145862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741800.9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通道、压缩机端盖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涡旋压缩机排气时压力脉动易产生气动噪音的技术问题。该排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内具有至少一个扩张部,气体经所述降噪结构能够降低排气的压力脉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口处设置具有扩张部的降噪结构,使得高温高压排气流经降噪结构时能够有效改善涡旋压缩机排气压力脉动引起的气动噪声;通过将降噪结构末端超过进气口且延伸进入到回油通道内,且降噪结构位于进气口处位置直径小于回油通道直径,提升油气分离作用;设置密封结构,以保证压缩机排气端的密封性。

    压缩机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96915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1540312.1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的外侧的分液器(20)及设置在外壳(10)内的泵体组件,分液器(20)设有多个,多个分液器(20)形成至少两级,外壳(10)包括外壳体(11)和设置在外壳体(11)内的内壳体(12),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空腔(13),第一级的分液器(20)的进气口适于与蒸发器连接,上一级的分液器(20)的出气口与下一级的分液器(20)的进气口通过一个空腔(13)连通,最后一级的分液器(20)的出气口与泵体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较低级别的分液器和空腔充当中间冷却器,制冷剂气体及时带走外壳内的各部件产生的热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