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593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58039.6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底座及空调,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空调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发光体,底座本体具有入光面、反射面和出光面,入光面、反射面和出光面围成光传导空间,发光体设置于底座本体外部,发光体发出的光线能够由入光面射入光传导空间,反射面能够将由入光面射入光传导空间内的光线反射向出光面。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底座,设置于空调底部,能够对空调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射入光传导空间后,经由反射面的反射,最终从出光面射出至底座本体外部,使底座本体产生发光效果,使空调底座具有灯光效果,使空调整体的外观更加绚丽美观,且能起到照明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10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19752.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3 , F24F1/0063 , F24F13/08 , F24F13/30 , F25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室内换热器和风机,在所述机壳内形成风道,同时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级换热器和第二级换热器,所述第一级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所述第二级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通过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送出的风经过两级换热器换热,提高了换热面积,换热效率更高、换热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空调送风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3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00689.0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5 , F24F13/1413 , F24F13/1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扫风机构包括出风框、扫风叶片组件、齿条和驱动部,扫风叶片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框上;齿条可移动地设置于出风框上并与扫风叶片组件的端部相连接;驱动部与齿条相邻地设置,驱动部通过驱动齿条移动以带动扫风叶片组件转动。将扫风叶片组件的端部与齿条相连接,通过驱动部驱动齿条带动扫风叶片组件转动。这样设置使得扫风叶片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易卡死,有效地提高了该扫风机构的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0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1910713237.7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40 , F04D29/60 , F04D29/26 , F04D25/08 , F24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风机组件包括风道部;风机部,风机部设置于风道部的一端内;风门机构,风门机构与风道部相连接,风门机构具有密封位置和避让位置,当风门机构位于密封位置时,风门机构与风道部围设成通风通道,部分的风机部的外周侧外露于通风通道外,当风门机构位于避让位置时,风机部的靠近风道部的端部的外周侧外露于风道部外。这样设置使得风机部可以将风机部的外周侧的气流同时吸入风机部内,或者可以将风道内部的气流通过风道外露处排出风道,能够有效地增加风道部的进风效率或出风效率,降低了风量损失,继而提高了具有该风机组件的空调柜机的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50410.3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格栅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来流速度场的分布情况,选择采用直线型辐条和/或弧形辐条;对二维的辐条截面、辐条的安装角与气流的来流角度进行匹配设计,以阻力系数和气流偏转角度作为评价指标,再将得到的辐条截面复刻到三维模型;根据风道内流场的分布情况,设计辐条的间距,判断风道内流场的分布情况,当风道内上下侧气流速度有差异,则横向辐条采用密集布置,当风道内左右侧气流速度有差异,则纵向辐条采用密集布置;在三维模型中按设计的辐条间距进行布置,完成整个格栅形状的优化设计。根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当气流的来流速度分布不均匀时,格栅的整流效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72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1910713242.8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63 , F24F1/0033 , F24F1/0022 , F24F13/30 , F24F13/22 , F24F11/67 , F24F11/65 ,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及控制方法,空调柜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上风口和下风口之间;离心风机部,离心风机部设置于壳体内,离心风机部可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上风口引入壳体内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从下风口吹出,或者,离心风机部可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下风口引入壳体内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从上风口吹出。在制热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模式。在制冷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模式。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室内气流分层的温差,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空调柜机的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066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868791.X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25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的送风结构及空调,空调的送风结构包括:送风风道、贯流风叶及挡风机构,送风风道形成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贯流风叶设置于送风风道内,用于将沿进风口引入并沿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吹出;挡风机构包括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第一挡风件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第二挡风件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被设置为根据送风需求选择性动作以单独打开第一出风口或单独打开第二出风口或同时打开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0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1910713914.5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40 , F04D29/26 , F04D29/60 , F24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风道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具有第一风叶组件;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连通,第二风道内具有第二风叶组件,以在第一风叶组件和第二风叶组件绕预定轴线同向转动,使气流由第一风道被吸入后由第二风道吹出或使气流由第二风道被吸入后由第一风道吹出;导流组件,导流组件设置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以将第一风道内的气流导入至第二风道内或将第二风道内的气流导入至第一风道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对气流的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9881.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5 , F24F1/0014 , F24F1/0022 , F24F11/79 , F24F11/74 , F24F13/08 , F24F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道装置及柜式空调,属于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风道装置包括风道壳,风道壳形成有并排设置的主风道和副风道;主风道包括上送风道、风叶腔和下送风道,风叶腔形成有风叶腔A出口、风叶腔B出口和风叶腔进口;上送风道的下部和风叶腔A出口连通,下送风道的上部和风叶腔B出口连通;副风道形成有副风道上出口和副风道下出口;上送风道和副风道之间形成有上连通口,下送风道和副风道之间形成有下连通口;上连通口和下连通口均被封闭时,上送风道和下送风道均与副风道不连通;可实现上下同时出风;上连通口被打开且下连通口均被封闭时,可实现下出风;上连通口被封闭且下连通口被打开时,可实现上出风;送风量大和送风量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9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0713223.5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26 , F04D29/40 , F04D25/08 , F24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风机组件包括风道;混流风机部,至少部分的混流风机部设置于风道内,混流风机部包括:轮毂;混流叶片,混流叶片为多个,多个混流叶片沿轮毂的周向间隔地设置,混流叶片与风道的侧壁具有距离地设置;驱动部,驱动部与轮毂相连接,驱动部可驱动轮毂带动混流叶片相对风道转动地设置;其中,风道的朝向混流叶片一侧的部分侧壁上设置有缺口。通过在风道上设置缺口,能够有效地提高风道的出风效率。采用该结构的风机组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风叶外圈结构,使本申请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简单,进风和出风效率更高,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风机组件的空调柜机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