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94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78869.1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2/02 , G06K19/077 , G06F3/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出的一种数据写入提示方法、电子装置、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步骤:当检测到NFC标签时,获取NFC标签的空闲存储空间;接收待写入至NFC标签的NFC指令,并判断空闲存储空间是否小于NFC指令的占用空间;若空闲存储空间小于NFC指令的占用空间,则执行空间不足的提示操作。通过获取NFC标签的空闲存储空间,并监控需要写入的NFC指令的占用空间与空闲存储空间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需要写入的NFC指令是否能够写入到NFC标签中,并在需要写入的NFC指令不能够写入到NFC标签时提醒用户,以使用户在执行写入操作之前即能够根据提醒对NFC指令进行调整修改,无需重复执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77148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80102.7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G2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盆栽装置、用户终端及系统。所述智能盆栽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入通信网络以与用户终端、联动家居设备、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传感监测模块,用于采集盆栽监测数据;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盆栽监测数据生成用于控制盆栽装置中的供给部件的供给控制命令和/或生成用于控制所述联动家居设备联动的联动控制命令。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盆栽装置、用户终端及系统,能够在自动监测盆栽植物的过程中联动其它家居设备对盆栽植物的养护环境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满足盆栽植物的实际养护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08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468588.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70 , F24F11/52 , F24F11/46 , F24F120/10 , F24F120/14
Abstract: 本领域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所述方法包括:向预设范围发射微波雷达信号;接收物体反射后的雷达回波信号信息;根据所述雷达回波信号信息识别预设范围内的人体轮廓;根据所述识别结果生成空调控制指令。解决了传统空调需要遥控器或手机才能开机的问题,识别用户及移动方向实现持续送风,使得空调更加智能化,为用户提供了舒适便捷的体验,即使在黑暗环境中也能快速调节空调、避免了电能浪费、能满足人们对于智能空调的需求,优化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500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4759.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灾预警用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系统,该方法通过计算当天下班到家时刻与当天上班出门时刻的差值,得到确定当天上班时长,并将当天上班时长作为控制火灾预警用温度传感器的判断依据,从而控制火灾预警用温度传感器进入休眠状态,或者根据当前天气情况,对应调节火灾预警用温度传感器在当前时刻的采集频率,从而可以缓解调节火灾预警用温度传感器的压力,延长火灾预警用温度传感器的寿命,降低了能耗,进而解决了现有方案的火灾预警用火灾预警用温度传感器往往需要保持以较高的采集频率持续监测状态,导致了较高的能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9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07313.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数据传输的方法、组网系统及设备集群,该方法包括:预定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命令包;预定设备确定控制命令包是否已被执行;在控制命令包已被执行的情况下,预定设备停止广播控制命令包,通过在控制命令包已被执行的情况下,预定设备停止广播控制命令包,进而能够尽可能减少无效数据的重复转发问题,保证了广播数据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4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17992.4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5 , H04W4/8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架构包括服务器、多个BLE设备以及控制端,其中,任意两个BLE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控制端与服务器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控制端还与多个BLE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目标BLE设备中蓝牙通信,控制端通过目标BLE设备实现与其他的BLE设备蓝牙通信,且进行数据交互,并将数据交互得到的交互信息转发至服务器。保证了用户可以只通过一个目标BLE设备,就可以实现与其他多个BLE设备的数据交互,再通过将交互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用户可以在远程情况下,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取多个BLE设备的交互信息,保证了用户使用物联网架构的便捷度较高以及体验感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4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07275.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5 , H04W4/80 , H04W4/06 , H04W84/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架构包括服务器、控制端以及设备组,其中,控制端与服务器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设备组包括Wi‑Fi路由器、目标设备以及多个BLE设备,目标设备为具有Wi‑Fi和BLE组合通信模块的智能家居设备,多个BLE设备之间通过广播和/或组播方式通信连接,以构成传感网,Wi‑Fi路由器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目标设备与Wi‑Fi路由器通信连接,传感网与控制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方式通信连接,传感网还与目标设备蓝牙通信,传感网用于依次通过目标设备、Wi‑Fi路由器以及服务器与控制端进行数据交互,传感网还用于直接与控制端进行交互。本申请保证了数据传播的高效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05206.9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5 , H04W4/80 , H04W24/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架构包括服务器、网关设备、BLE设备以及控制端,其中,BLE设备通过网关设备实现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且BLE设备发送自身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控制端用于与BLE设备蓝牙通信,且控制端与服务器通过广域网通信连接,控制端用于通过服务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BLE设备,和/或用于直接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BLE设备,控制端还用于获取用户账号信息以及接收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并将用户账号信息以及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关联后转发至服务器。保证了控制端可以通过两条链路实现与BLE设备的通信连接,保证了物联网架构的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07306.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架构包括服务器、第一智能家居设备、Wi‑Fi路由器、第二智能家居设备以及控制端,其中,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具有BLE通信模块,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具有Wi‑Fi和BLE组合通信模块;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依次通过第二智能家居设备以及Wi‑Fi路由器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控制端与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蓝牙通信,控制端还通过广域网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控制端用于直接与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交互,控制端还用于通过服务器、Wi‑Fi路由器以及第二智能家居设备与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交互。本申请保证了物联网架构的通信可靠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4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05198.8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架构包括设备组、Wi‑Fi路由器和服务器,设备组包括多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具有Wi‑Fi和BLE组合通信模块,多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构成BLE传感网;Wi‑Fi路由器与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通信连接;服务器用于通过第一目标通道和/或第二目标通道将控制信息发送至第一目标智能家居设备,第一目标通道由第一目标智能家居设备、Wi‑Fi路由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道构成,第二目标通道为发送控制信息之前,服务器使用过且传输功能正常的、与除第一目标通道之外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保证了物联网架构的可靠性较高,及保证了用户的体验感较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