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态储供氢材料相变潜热的热信号测试装置、系统以及热信号测试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363214.1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储供氢材料相变潜热的热信号测试装置、系统以及热信号测试分析方法。该装置包括恒温介质浴、气源和至少2套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阀、空容、供气阀和带有温度传感器的反应器,进气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气源连接,连接进气阀和气源的管路上设有旁路,旁路与抽气装置连接,空容还通过连接阀与扩容连接,空容和扩容均带有压力传感器,反应器设于恒温介质浴中。该系统包括上述装置、实时数据记录设备和终端数据处理模块。热信号测试分析方法采用步进式变压法。本发明解决了高压储供氢材料单级以及分级相转变过程的辅助分析手段欠缺,高能资源匮乏且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一种复合氢同位素组分气体标定的质谱分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32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47187.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氢同位素组分气体标定的质谱分析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基于物质守恒定律,可准确标定复合氢同位素组分气体,包括HD、HT和DT,实现了无标气条件下复合氢同位素组分气体的标定,普适性好,准确性高,且可用于质谱分析的储氢材料选择范围广,解决了复合氢同位素组分气体难以单独存在而无法准确标定的问题,可极大程度节省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基于储氢材料的级联型静态氢增压系统、增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71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412527.1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氢材料的级联型静态氢增压系统、增压方法。该增压系统包括多级串联的静态氢增压装置,其中第一级静态氢增压装置的进气管路上设有进气阀,最后一级静态氢增压装置的出气管路上设有出气阀,连接相邻静态氢增压装置的气体管路上均设有连接阀;各静态氢增压装置的外侧均缠绕有换热盘管,内部均设有储氢材料;对于任一级静态氢增压装置内的储氢材料,其低温吸氢压低于上一级静态氢增压装置内储氢材料的高温放氢压,高温放氢压高于下一级静态氢增压装置内储氢材料的低温吸氢压。本发明通过传热液体循环控制各级氢增压装置的工作温度,逐级进行低温低压吸氢、高温高压放氢,最终获得所需高压的氢气。

    基于固态储供氢材料相变潜热的热信号测试装置、系统以及热信号测试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63214.1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储供氢材料相变潜热的热信号测试装置、系统以及热信号测试分析方法。该装置包括恒温介质浴、气源和至少2套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阀、空容、供气阀和带有温度传感器的反应器,进气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气源连接,连接进气阀和气源的管路上设有旁路,旁路与抽气装置连接,空容还通过连接阀与扩容连接,空容和扩容均带有压力传感器,反应器设于恒温介质浴中。该系统包括上述装置、实时数据记录设备和终端数据处理模块。热信号测试分析方法采用步进式变压法。本发明解决了高压储供氢材料单级以及分级相转变过程的辅助分析手段欠缺,高能资源匮乏且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珊瑚状三维负载型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833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79332.5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状三维负载型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以二氧化碳活化碳粉为载体,将Cu、Co、Ni、Mo前驱体按调控比例通过碳热冲击法还原均匀分散在碳纳米球表面,得到催化性能优异的珊瑚状三维负载型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CuCoNiMo/CAC。所得催化剂具有结构可控、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位点多等特征,在氨硼烷醇解制氢领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30℃条件下,AB在催化剂体系中6分钟内完成3个当量的放氢,表观活化能为18.97kJ/mol。与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原料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

    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67069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0805409.4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氨硼烷水解制氢中的应用。所述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为载体,将Cu、Ni、Co前驱体按调控比例通过溶剂蒸发法完全吸附于MIL‑101的孔洞中,再通过NaBH4还原得到催化性能优异的三元金属负载型纳米催化剂Cu‑Ni‑Co@MIL‑101。所得催化剂具有金属粒子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位点多等特征,与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制备简单,原料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

    一种二维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46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040305.3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由掺氮碳材料负载活性成分得到,所述活性成分由非贵金属元素Cu、Ni和Co组成。所述二维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掺氮碳材料与铜盐、钴盐以及镍盐混合后加入到水中,超声10~20分钟后继续搅拌3~5小时,得到离子浸渍液;(2)将NaBH4水溶液加入到上述离子浸渍液中,搅拌0.5~2小时,经后处理得到所述二维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的二维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在氨硼烷醇解制氢中的应用,该催化剂与传统催化剂相比,可极大降低成本,简化合成方法,并且其催化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一种硼氢化物/氟化石墨纳米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143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218718.2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硼氢化物/氟化石墨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复合储氢材料包括硼氢化物和氟化石墨,其中氟化石墨占所述硼氢化物/氟化石墨复合储氢材料总体质量的百分比为40%。所述复合储氢材料制备的复合方法为高能球磨法。本发明提供的硼氢化物/氟化石墨纳米复合储氢材料具有良好的中低温放氢动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放氢容量,在200℃左右其放氢容量高达7.0wt.%以上。该复合储氢材料可应用于小型移动设备,笔记本电源,独立电堆系统的供氢源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