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848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55338.6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每根纱线运行路线上设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装置采用主体板工作面的中部开设吸风通道,导纱轮轮槽位于吸风通道的进风口中心垂直面上,固丝通电端子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进风口两侧,固丝通电端子之间设置张紧状的电阻丝,使得张紧的纱线表面毛羽在进风口的中心垂直面上向吸风通道内进行定向展开伸直,定向展开伸直的表面毛羽在高温电阻丝作用下进行精确选择式去除,只去除纱线表面有害毛羽,保留有益毛羽。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易于推广使用。

    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4997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91340.X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装置由固定架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两侧安装板上的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组成,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在安装板上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和过渡导丝杆所在平面与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45-150°,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与上喂丝杆和下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70-17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装置安装在细纱机摇架前端,改变了长丝喂入方式,消除了长丝磨损胶辊和罗拉的现象,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的多方位、立体性动态包缠纺纱。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一种高强高耐磨涡流复合纱线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84995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122295.X

    申请日:2014-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强、高耐磨性能的涡流复合纱线的生产工艺,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涡流纺纱机长丝喂入装置上加装长丝分丝器,选用高强锦纶66复丝,经长丝喂入装置的张力导丝器、长丝检测器、气动导丝器进入长丝分丝器,进行充分开纤呈散开状,与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均匀混合,一同进入涡流纺纱器进行涡流加捻复合成纱,促使长丝对短纤维有效夹持、短纤维对长丝充分接触抱缠,提高短纤维和长丝之间的接触面和抱合力,大幅改善涡流复合纱线结构稳定性、均匀性,赋予涡流复合纱高强高耐磨性能。本发明工艺合理,易于工业化生产实施和应用。

    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503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91352.2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采用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对应的摇架前端设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1、长丝F2,经导丝装置进入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消除了长丝从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后端喂入时,产生磨损胶辊和罗拉的现象,实现了长丝与短纤维须条进行多方位、立体式抱缠加捻纺纱。在实际生产中成本低,不产生有害物质和安全隐患,同时设备改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一种气动磁悬式加捻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6521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1910774969.7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磁悬式加捻装置及其应用,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动磁悬式加捻装置由磁悬浮转子、锭杆结合件、支撑板、磁性气流座组成,磁悬浮转子悬空在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磁性气流座中,采用磁性气流座管内壁上均匀对称的喷嘴喷射磁悬浮转子上的叶片,使得喷嘴非接触式喷射气流驱动磁悬浮转子高速运行,实现低磨损、长周期、一致稳定、无油润滑式的气流驱动加捻机构高速运转。本发明装置应用在环锭细纱机或倍捻纺纱机或倍捻机上,取代了原有龙筋、皮带和锭座等复杂、易磨损的传统加捻机构,解决了传统加捻机构易磨损、单锭不可调等问题,实现了低磨损、高速度、单锭可调的纱线加捻生产。

    一种气动磁悬式加捻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6521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74969.7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磁悬式加捻装置及其应用,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动磁悬式加捻装置由磁悬浮转子、锭杆结合件、气流管磁座、支撑板、磁性气流座组成,磁悬浮转子悬空在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磁性气流座中,采用磁性气流座管内壁上均匀对称的喷嘴喷射磁悬浮转子上的叶片,使得喷嘴非接触式喷射气流驱动磁悬浮转子高速运行,实现低磨损、长周期、一致稳定、无油润滑式的气流驱动加捻机构高速运转。本发明装置应用在环锭细纱机或倍捻纺纱机或倍捻机上,取代了原有龙筋、皮带和锭座等复杂、易磨损的传统加捻机构,解决了传统加捻机构易磨损、单锭不可调等问题,实现了低磨损、高速度、单锭可调的纱线加捻生产。

    一种皮圈钳口延续握持加捻的环锭纺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10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90089.X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圈钳口延续握持加捻的环锭纺纱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普通环锭细纱机每个牵伸系统的前胶辊和前罗拉的前方分别增设前置上销、前置下销、前置弹簧销,前置上销上安装有前置隔距块,前置隔距块调节前置上销和前置下销的间距,前胶辊和前置上销上套装前置上皮圈,前罗拉、前置下销和前置弹簧销上套装前置下皮圈,前置上皮圈和前置下皮圈啮合形成前置式V形皮圈钳口,须条加捻成纱区全部在前置式V形皮圈钳口中进行,成纱区纱条被握持长度和时间得到延续,加捻纱条表面毛羽受上皮圈和下皮圈的弹性双面延续压持,紧密缠绕在纱条主体上,进行光洁成纱。本发明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纤维成纱的长丝摩擦复合纺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722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837653.4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纤维成纱的长丝摩擦复合纺纱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摩擦纺纱机上的每一对摩擦辊筒和与其对应的喂丝装置之间设置静电纺丝装置,静电纺丝装置的静电喷丝头与接收板的接收面之间形成静电喷丝区,从静电喷丝头纺出的纳米纤维持续喷射到途经静电纺丝区的长丝表面上,附有纳米纤维的长丝继续前行至摩擦辊筒之间时,与牵伸后的短纤维须条汇合,复合摩擦加捻成纱,纳米纤维大幅增加微米级短纤维间、微米级短纤维与长丝间的接触抱合,提高最终成纱强力和成纱结构稳定性。本发明将纳米静电纺丝与长丝摩擦复合纺纱结合,解决了纯纳米纤维纺纱绝对强力低,无法高速顺利生产的问题。

    纳米静电纺丝与短纤维摩擦纺纱一体化成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516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837654.9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静电纺丝与短纤维摩擦纺纱一体化成纱的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摩擦纺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对应的输纤通道出口端设置静电纺丝装置,静电纺丝装置的静电喷丝头和接收器的接收面之间形成静电纺丝区,静电纺丝区喷出的纳米纤维网与经摩擦纺纱机牵伸系统牵伸后进入到接收面上短纤维须条混合,然后进入一对摩擦辊筒中间加捻成纱,将静电纺丝与摩擦纺纱有机结合为一体,保证纳微纤维纱线的高速顺利生产,纳米纺丝形成的纳米纤维网为填充和增强抱合,提高摩擦纺成纱强力和成纱细度。本发明所涉及的设备改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纤维成纱的长丝环锭复合纺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55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837502.9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纤维成纱的长丝环锭复合纺纱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环锭纺纱机的前皮辊与导丝辊之间设置静电纺丝装置,静电纺丝装置的纳米静电喷丝头与接收板的接收面之间形成静电喷丝区,使得纳米静电喷丝头将纳米纤维持续喷射到经导丝辊喂入到前罗拉前钳口的长丝F1和长丝F2上,形成纳米纤维网,在前罗拉钳口处纳米纤维网与长丝、短纤维须条内纤维同时接触,增加了长丝环锭复合纱条中各纤维之间的成纱抱合力,解决了常规复合纺纱时长丝与短纤维间易滑移、抱合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本质上是将纳米纺丝与常规复合纺纱有机结合在一起,克服了纯纳米纤维成纱强力低的问题,保证纳微纤维混合纱线的高速顺利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