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配备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94014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08403.X

    申请日:2010-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单镜头反射数字相机(1)等中的变焦透镜(ZL)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部透镜组(GR)。第二透镜组(G2)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所述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透镜组之间的每个距离改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配备有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该变焦透镜的方法。

    变焦透镜系统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8858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10002451.5

    申请日:2004-01-20

    Inventor: 佐藤治夫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紧凑地具有约标准透镜大小,并具有少量透镜元件,且变焦率约为2.9,易于制造而且光学性能良好。该系统从物侧起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通过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隔来执行变焦。第一透镜组至少包括负透镜和正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前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透镜组。前透镜组包括正透镜和由正透镜与负透镜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后透镜组包括由负透镜与正透镜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满足给定的条件。

    非球面透镜及采用它的光学仪器

    公开(公告)号:CN1755411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113534.6

    申请日:2005-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紧凑尺寸、设计时的高度自由度、良好光学性能、以及提高的生产率和降低的制造成本的非球面透镜。该非球面透镜由衬底元件A和形成在衬底元件A上具有不同成分的元件B构成。衬底元件A与具有不同成分的元件B之间的界面由第一非球面表面RAB形成,具有不同成分的元件B的相反于该界面的表面由比第一非球面表面RAB具有更高制造精度的第二非球面表面RB形成。

    变焦透镜系统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3019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2118189.6

    申请日:2002-04-24

    Inventor: 佐藤治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角2ω约为74.1°~11.8°、变焦比约为6.6的变焦透镜系统,该系统最终具有较小的直径和紧凑性,由较少的元件数组成,并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优越的光学性能。该系统从物端起按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至少一个透镜组,和一个具有总的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组Gm。变焦透镜系统的焦距通过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变化。透镜组Gm从物端起按顺序由一个具有面朝象侧的凸表面的正透镜组件和一个具有面朝物侧的凹表面的负透镜组件组成,并且满足特定的条件表达式。

    变焦镜头、摄像装置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6473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6773.1

    申请日:201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通过使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空气间隔变化来进行变倍,且满足以下条件式(1):0.60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500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180059210.2

    申请日:2011-10-31

    Inventor: 佐藤治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4 G02B9/34 G02B13/18 G02B15/173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按从物体的顺序具有: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其中,通过改变透镜组间的空气间隔执行变焦,第四透镜组(G4)按从物体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透镜构件(La)、正透镜构件(Lb),以及具有面向物体的凸面的正透镜构件(Lc),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0.00

    变焦镜头系统、配备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将变焦镜头系统变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540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088530.1

    申请日:2009-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一种在电子照相机(1)中安装的变焦镜头系统(ZL)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并且也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以该顺序被布置。第二透镜组(G2)具有至少两个胶合透镜,所述至少两个胶合透镜的每一个包括在物体侧的正透镜和在图像侧的负透镜。因为当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改变放大率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所以变焦镜头系统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也提供了配备该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使用变焦镜头系统的放大率改变方法。

    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008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9210.2

    申请日:2011-10-31

    Inventor: 佐藤治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4 G02B9/34 G02B13/18 G02B15/173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按从物体的顺序具有: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其中,通过改变透镜组间的空气间隔执行变焦,第四透镜组(G4)按从物体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透镜构件(La)、正透镜构件(Lb),以及具有面向物体的凸面的正透镜构件(Lc),并且满足下述条件式:0.00

    变焦镜头系统、配备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将变焦镜头系统变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7457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80140097.3

    申请日:2009-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一种在电子照相机(1)中安装的变焦镜头系统(ZL)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并且也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以该顺序被布置。第二透镜组(G2)具有至少两个胶合透镜,所述至少两个胶合透镜的每一个包括在物体侧的正透镜和在图像侧的负透镜。因为当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改变放大率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所以变焦镜头系统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也提供了配备该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使用变焦镜头系统的放大率改变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