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38808C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510055070.8
申请日:2005-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64 , H01M8/04007 , H01M8/04186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分别具有阳极和阴极的一个或更多个燃料电池单元;向上述阳极供给燃料的混合罐;与上述燃料电池连接且使来自上述燃料电池的排出物流到上述混合罐的排出路;以及在上述排出路上具有的、把上述排出物冷却到被控制的温度的冷却器。
-
公开(公告)号:CN1326271C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410082517.6
申请日:2004-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68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04156 , H01M8/04186 , H01M8/04447 , H01M8/04888 , H01M8/1011 , H01M2250/30 , Y02B90/18 , Y02E60/523
Abstract: 在一种燃料电池的外壳内设置有起电单元(52)、燃料箱、燃料经由其在该起电单元与该燃料箱之间流通的阳极通道、把空气供应给该起电单元的空气供应部、以及经由其排出该起电单元的产物的阴极通道。该阴极通道具有:第一通道(72a),其自起电单元(52)起延伸;支流通道(72b),其从第一通道中分出;储槽部(72c),其与第一通道和支流通道的各个底端连通,且储存自该第一通道排出的水和在该支流通道内冷凝的水;以及回收通道(72d),其把储存在储槽部内的水导入到燃料箱中。散热器部设置在支流通道上。
-
公开(公告)号:CN1941480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06227.X
申请日:2006-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1 , H01M8/0234 , H01M8/04186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极、氧化剂电极、燃料供应口、以及用来从燃料供应口向燃料电极输送液体燃料的多孔材料层。所述多孔材料层的孔隙率、渗透性和曲折因子中至少之一根据多孔材料层的位置距燃料供应口和燃料电极中至少之一的距离而具有不同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797832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34189.4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8 , B01J19/0093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22 , B01J2219/00835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73 , C01B3/323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5 , C01B220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22 , C01B2203/0827 , C01B2203/107 , C01B2203/1211 , C01B2203/1223 , H01M8/0631 , Y02P20/128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设置有反应器。该反应器设置有:包括多个第一凸部的第一构件;包括多个第二凸部的第二构件,将第二凸部的尺寸设计成至少部分地进入在各第一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承载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的催化剂;和容纳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外壳,外壳包括流入口和流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670996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55069.5
申请日:2005-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 H01M8/04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具有阳极和阴极的燃料电池单元;收存甲醇和水的混合物的混合罐;连通上述混合罐和上述阳极,向上述阳极供给上述混合物,且回收从上述阳极排出的排出流体的循环流路;以及在上述循环流路上配置且从上述排出流体的液相分离气相的气液分离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523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80000702.2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佐藤裕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8/006 , H01M8/02 , H01M8/04067 , H01M8/1011 , H01M8/1013 , Y02E60/522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池堆,其中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a、2b、2c、...),其中每个单体电池包括:具有阳电极和阴电极的膜电极组件(6a、6b、6c、...);连接至所述阳电极的阳极流板(5a、5b、5c);以及在阴电极表面上设置的间隙部分(h),通过扩散将大于等于所述阴电极的消耗氧气量的氧气量提供到阴电极表面上;容纳所述电池堆的容器单元(4),在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堆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一面和另一面;管道单元(4a、4c),安置在所述一面和所述另一面的至少一个上,并连接至所述间隙部分(h);以及风扇,向所述管道单元(4a、4c)供应氧气。
-
公开(公告)号:CN101271976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10002826.6
申请日:2008-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71 , H01M4/8605 , H01M8/0234 , H01M8/0245 , H01M8/0247 , H01M8/1007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中、能够实现高发电效率的燃料电池。具有:膜电极复合体(1),其包含:电解质膜(11),分别设置在该电解质膜(11)两侧的阳极催化层(12)及阴极催化层(13),分别设置在该阳极催化层(12)及阴极催化层(13)的与电解质膜(11)侧相反的一侧的阳极气体扩散层(14)及阴极气体扩散层(15);阴极多孔体(2),其设置在阴极气体扩散层(15)的与阴极催化层(13)侧相反的一侧;阴极部件(4),其设置在阴极多孔体(2)的与阴极气体扩散层(15)侧相反的一侧,具有与阴极多孔体(2)接触的凸部(41),其中,由阴极部件(4)向阴极多孔体(2)施加压力,以便凸部(41)压缩阴极多孔体(2)。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53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22956.4
申请日:2008-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1 , H01M8/0232 , H01M8/0234 , H01M8/0418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Y02E60/523 , Y02P70/56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有包括阳极(21)、阴极(22)以及夹在阳极(21)和阴极(22)之间的电解质膜片(3)的膜片电极复合物(8)。疏液多孔元件(10)定位为邻近阳极(21),并且阳极通道板(30)也定位为邻近多孔元件(10)。气体回收通道(32a、32b)和燃料供应通道(31a)形成于阳极通道板(30)中,在阳极侧产生的气体在气体回收通道(32a、32b)中回收,并且液体燃料通过燃料供应通道(31a)供应至阳极(21)。发电系统还包括燃料沿着其循环的循环系统(54)以及将燃料供应至循环系统(54)的燃料供应区。
-
公开(公告)号:CN101557000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132426.1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14 , H01M8/0432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619 , H01M8/04753 , H01M8/04768 , H01M8/04776 , H01M8/04888 , H01M8/04917 , H01M8/04947
Abstract: 在冷却燃料电池的方法中,燃料电池具有外壳,在外壳中,第一与第二流动通道被限定为在燃料电池的第一与第二表面上流动第一与第二气流,第一流动通道通过在电池的阴极电极上形成的空气流动通道与第二流动通道连通。在第一与第二流动通道中的第一与第二气流之间产生可调节的压力差,以便在空气流动通道中产生气流。因此,空气流动通道中的气流根据压力差受到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835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610141561.9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93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35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73 , C01B3/323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5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5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6 , C01B2203/1211 , C01B2203/1288 , H01M8/0618 ,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氢气产生装置的重整单元,包括:第一片,具有:多个第一穿透凹槽;多个限定第一穿透凹槽的第一壁;通过在第一壁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铝层;和第一催化剂层,包含要在氧化铝层上承载的杂多酸;以及与第一片相对布置的第二片,第二片具有:多个第二穿透凹槽,被形成为与第一穿透凹槽一一对应;多个限定第二穿透凹槽的第二壁;以及第二催化剂层,形成在第二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壁插入到第二穿透凹槽中,第二壁插入到第一穿透凹槽中,由此第一壁和第二壁分别相对于彼此定位并互相间隔开不超过500μ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