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37804A
公开(公告)日:1999-12-08
申请号:CN99107155.7
申请日:1999-06-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86 , H01M4/926 , H01M8/0273 , H01M8/04119 , H01M8/04223 , H01M8/04291 , H01M8/04302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300/0082 , Y02P70/56
Abstract: 本说明书揭示了包括提高前述催化剂反应层的催化剂活性的步骤(a)及/或赋予前述电解质膜润湿性的步骤(b)在内的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该电池是由具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设置于前述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两面、且具有催化剂反应层的电极层,以及气体供给通道的单位电池构成的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燃料电池活化,有效发挥其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4A
公开(公告)日:1998-09-30
申请号:CN98105866.3
申请日:1998-03-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26 , H01M4/8642 , H01M4/8657 , H01M8/0204 , H01M8/0415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促进了燃料电池催化剂层近旁的水的排除,提供了在长时间工作时或大电流输出时,能够防止因电极层过量的水的润湿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的一种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本发明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使用了具备多孔性芯材部分和高透水性渗透部分的电极层,芯材部分具有防水性,渗透部分具有比芯材部分更好的透水性能。上述芯材部分及渗透部分是通过对具有亲水性的多孔性材料进行不均匀的防水处理后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80001405.5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003 , B01J21/063 , B01J27/24 , C25B1/04 , C25B11/02 , C25B11/0405 , C25B11/0478 , Y02E60/368 , Y02P20/135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高氢的产生效率而提供一种具有高量子效率的光半导体电极、以及使用具备该光半导体电极的光电化学单元来对水进行光分解的方法。本发明的光半导体电极(200),具备:导电基板(102);第一半导体光催化剂层(202),其形成在导电基板(102)的表面上;以及第二半导体光催化剂层(203),其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光半导体电极(200)在表面具有多个柱状突起,并且各柱状突起的表面由第二半导体光催化剂层(203)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792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080002312.6
申请日:2010-04-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4 , B01J23/002 , B01J23/08 , B01J23/10 , B01J23/62 , B01J2523/00 , C01B3/042 , C01B13/0207 , C01G25/006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77 , C01P2002/84 , C01P2004/34 , C01P2006/40 , C25B1/003 , Y02E60/364 , B01J2523/25 , B01J2523/32 , B01J2523/48 , B01J2523/375 , B01J2523/33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激发半导体,是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半导体,具有由通式:BaZr1-xMxO3-α(式中,M为从3价元素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x是比0大、低于0.8的数值,α是氧欠缺量且是比0大、低于1.5的数值。)表示的组成,晶系为立方晶、正方晶或斜方晶,所述晶系的晶格常数设为a、b、c(其中a≤b≤c)时,满足0.41727nm≤a、b、c≤0.42716nm,a/c≥0.98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11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080018615.7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生成系统及热水生成系统。氢生成系统(2A)具有:氢生成部(201),其保持含有水的第一液体并通过照射太阳光将所述第一液体中包含的水的一部分分解成氢和氧且对所述第一液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第一热交换器(207),其通过在氢生成部(201)中被加热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热交换,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冷却且对所述第二液体进行加热;导入机构(例如循环线(204)及泵(205)),其将在第一热交换器(207)中被冷却的所述第一液体导入氢生成部(201)。
-
公开(公告)号:CN10285845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07084.6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56 , C01B21/0821 , C01P2002/72 , C01P2002/77 , C01P2002/84 , C01P2002/85 , C04B35/453 , C04B35/58 , C04B35/62675 , C04B2235/3284 , C04B2235/3286 , C04B2235/46 , C04B2235/76 , C04B2235/80 , C04B2235/81 , C25B1/003 , Y02E60/364 , Y02E60/366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半导体,是含有In、Ga、Zn、O和N的光半导体,具有在通式:In2xGa2(1-x)O3(ZnO)y(x和y满足0.2<x<1以及0.5≤y。)中、O的一部分由N置换了的组成,在所述通式中,优选x为0.5,此外优选y为1以上、6以下,更优选y为2或6。另外,本发明的光半导体,优选具有纤维锌矿型结晶构造。本发明的光半导体,可以实现更小的带隙,进行可视光的利用,并且载流子迁移率高,因此量子效率高,是优异的光半导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010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506.8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003 , C01B3/042 , C01B2203/066 , Y02E60/364 , Y02E60/368
Abstract: 本发明的氢生成设备(100)具备:透明基板(1);由配置在透明基板(1)上的透明导电层(2)及光催化剂层(3)形成的光催化剂电极(4);与透明导电层(2)电连接的相反极(8);设置在光催化剂电极(3)与相反极(8)之间的含有水的电解液层;将电解液层分隔成与光催化剂电极(4)相接的第一电解液层(5)和与相反极(8)相接的第二电解液层(7)的分隔件(6);用于将在第一电解液层(5)的内部产生的气体取出的第一气体取出口(14);用于将在第二电解液层(7)的内部产生的气体取出的第二气体取出口(15)。光催化剂电极(4)和相反极(8)以光催化剂层(3)的表面与相反极(8)的表面相面对的方式配置。分隔件(6)能够使电解液层中的电解质透过且抑制电解液层中的氢气及氧气透过。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11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80018615.7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生成系统及热水生成系统。氢生成系统(2A)具有:氢生成部(201),其保持含有水的第一液体并通过照射太阳光将所述第一液体中包含的水的一部分分解成氢和氧且对所述第一液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第一热交换器(207),其通过在氢生成部(201)中被加热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热交换,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冷却且对所述第二液体进行加热;导入机构(例如循环线(204)及泵(205)),其将在第一热交换器(207)中被冷却的所述第一液体导入氢生成部(201)。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641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26363.6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1004 , H01M8/1016 , H01M2250/10 , H01M2250/20 , Y02B90/14 , Y02E60/521 , Y02P70/56 , Y02P90/40 , Y02T90/3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膜-膜增强部件组件、膜-催化剂层组件、膜-电极组件以及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膜-膜增强部件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在沿着高分子电解质膜的第1主面的4边中的互相相对的1组边的部分上,配置具有比第1主面小的主面并且呈膜状的形状的1对第1膜增强部件;工序B,在沿着第2主面的4边中的互相相对的1组边的部分上,配置具有比第2主面小的主面并且呈膜状的形状的1对第2膜增强部件;在工序A以及工序B中,1对第1膜增强部件和1对第2膜增强部件配置成作为整体沿着高分子电解质膜的4边延伸而且夹住高分子电解质膜的4个角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268575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34162.0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1004 , H01M8/1016 , H01M2250/10 , H01M2250/20 , Y02B90/14 , Y02E60/521 , Y02P70/56 , Y02P90/40 , Y02T90/3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膜-膜增强部件组件(1)具有:具有互相相对并且呈大致矩形状的1对第1主面(F1)以及第2主面(F2)的高分子电解质膜(10);配置于沿着第1主面(F1)的4边中的互相相对的1组边的部分上而且具有小于第1主面(F1)的主面并且呈膜状形状的1对第1膜增强部件(22)以及(24);配置于沿着第2主面(F2)的4边中的互相相对的1组边的部分上而且具有小于第2主面(F2)的主面并且呈膜状形状的1对第2膜增强部件(26)以及(28),1对第1膜增强部件(22)以及(24)和1对第2膜增强部件(26)以及(28)配置成作为整体沿着高分子电解质膜(10)的4边延伸而且夹住高分子电解质膜(10)的4个角的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