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有偏振控制器的2微米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5663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12609.8

    申请日:2014-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控制器的2微米锁模光纤激光器。本发明中的泵浦波源与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耦合器的第二端口与隔离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隔离器的第二端口与频率调制器第一端口相连,频率调制器第二端口与掺铥光纤的第一个端口连接,掺铥光纤的第二个端口与第二耦合器第一端口连接,第二耦合器第二端口与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一端口连接,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端口与色散补偿光纤的第一个端口连接,色散补偿光纤的第二个端口与第二偏振控制器第一端口相连,第二偏振控制器第二端口与第一耦合器第三端口连接,脉冲信号从第二耦合器的第三端口输出。本发明能够较好地对激光进行主动锁模并获得不同重复率的高速脉冲。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可控时延器

    公开(公告)号:CN10333807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0998.X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可控时延器,包括泵浦源、第一光隔离器、第二光隔离器、衰减器、扫描光谱分析仪、分束器、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非线性光纤、信号源,泵浦源依次通过第一光隔离器、衰减器后,与分束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扫描光谱分析仪与分束器的第三端口连接;信号源依次通过第二光隔离器、第二偏振控制器、非线性光纤、第一偏振控制器后,与分束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本发明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可控时延器通过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过程会导致光能量从泵浦光场转移到信号光场,当两个光场的频率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使得信号光能量呈指数增长。

    全光纤宽带可调谐掺铥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2394466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70575.9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光纤宽带可调谐掺铥激光器,793nm激光泵浦源与多模/双包层泵浦合束器的输入端a连接,合束器的输入端c与双包层掺铥光纤的一端连接,合束器的一端b与F-P可调光纤标准具的一端连接;在线偏振控制器将合束器与F-P可调光纤标准具之间的部分光纤夹入其内且不截断;F-P可调光纤标准具的另一端与2.0μm波段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d连接,耦合器的输出端e作为激光输出,输出的光纤激光信号波长为2.0μm的可调谐波段;耦合器的输出端f与2.0μm波段隔离器的输入端连接作为反馈,隔离器的输出端与双包层掺铥光纤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连接而成环形腔采用全光纤结构,均采用光纤熔接。本发明获得的2.0μm波段激光稳定性好,波长宽带可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面向无源光网络规划的节点分组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618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6220.7

    申请日:2013-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无源光网络规划的节点分组和优化方法:(1)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随机产生M个ONU,得到一个正方形区域,正方形的边界依次为x=0,y=0和 (2)将所有ONU所在的区域划分成N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即有N个分组,且每个正方形区域中ONU的数目ni不超过分光器的最大分光比类型smax,即ni≤smax;根据区域i中ONU的个数ni,选择第二阶Splitter的分光比类型,即且 当ni≠2n时, 当ni=2n时,(3)根据区域i中每个ONU的坐标位置,优化第二阶Splitter的位置和(4)根据步骤(3)得到的第二阶Splitter的坐标位置与和已知的OLT的坐标位置xOLT与yOLT,优化第一阶Splitter的坐标位置和本发明更加全面地考虑了PON结构的规划,不仅对PON中ONU进行优化分组,而且对多阶Splitter的位置和类型进行了优化。

    C+L波段的EDFA教学开发实验箱

    公开(公告)号:CN10813365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0477897.0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L波段的EDFA教学开发实验箱。本发明包括C波段EDFA放大模块、L波段EDFA放大模块、液晶面板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RS232接口数据线控制C波段EDFA放大模块、L波段EDFA放大模块、液晶面板显示模块;本发明工作时存在多种工作模式,C波段的EDFA包括前向泵浦的C波段EDFA连接方式、后向泵浦的C波段EDFA连接方式和双向泵浦的C波段EDFA连接方式;L波段的EDFA包括前向泵浦的L波段EDFA连接方式、后向泵浦的L波段EDFA连接方式和双向泵浦的L波段EDFA连接方式。本发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操作方便,便于掌握,适合用于开展EDFA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用,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各种实验;同时,也适合作研究之用。

    全双工调制回复反射无线光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336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193622.0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双工调制回复反射无线光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此系统由光收发器端和调制回复反射器端构成。光收发器端向调制回复反射器端发射经过调制的光束。一部分光束将被调制回复反射器端的光探测器接收并解调出光束所携带的数据,此为前向链路;一部分光束将被调制回复反射器端的调制回复反射器接收并调制上此终端的数据,接着此光束将被逆向反射回光收发器端,光收发器端的光探测器则将接收到逆向反射光并解调出回传数据,此为后向链路。本发明的调制回复反射器端功耗低,结构紧凑,适合工作在资源有限的场合。另外,本发明的前向和后向数据传输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本发明有着非常多的重要应用,如无人机通信、目标识别、环境监测等。

    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光和微波混合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67475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21452.4

    申请日:2015-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光和微波混合传输系统。本发明包括地面收发装置和卫星收发装置。地面收发装置包括地上光与微波信号发射系统、地上光与微波信号接收系统、地上跟瞄子系统,地上跟瞄子系统分别通过微波判决信号和光发射天线姿态调整信号分别来控制地上光与微波信号的发射系统和地上光与微波信号接收系统;卫星收发装置包括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的接收和交换转发系统、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发射系统、卫星上跟瞄子系统,卫星上跟瞄子系统分别与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的接收和交换转发系统、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发射系统连接。本发明无间断传输通信的同时,增加了系统的传输速率,提高系统容量。

    基于掺铒光纤耦合器的Sagnac干涉仪全光逻辑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91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40521.3

    申请日:2014-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掺铒光纤耦合器的Sagnac干涉仪全光逻辑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二信号源、第一、二环形器、合波器、掺铒光纤耦合器、泵浦源、光隔离器、分波器、第一、二滤波器,第一信号源与第一环形器的a1连接,第一环形器的a2与合波器的c1连接,第一环形器的a3为输出端A,合波器的c2与泵浦源连接,合波器的c3与掺铒光纤耦合器的d1连接,掺铒光纤耦合器的d3与分波器的e3连接,分波器的e1与光隔离器连接,分波器的e2与第一滤波器的g1连接,第一滤波器的g2与第二滤波器的h2连接,第二滤波器的h1与掺铒光纤耦合器的d4连接,掺铒光纤耦合器的d2与环形器的b2连接,环形器的b1与第二信号源连接,环形器的b3为输出端B。

    基于非线性相移光纤光栅的全光触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9141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42153.6

    申请日:2014-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515 G02F1/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非线性相移光纤光栅的全光触发器,其偏置信号源通过第一光隔离器通过第一偏振控制器连接,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一带通滤波器连接,第一带通滤波器的c2经具有双耦合器光纤环形谐振腔中的上方耦合器d1后与波分复用器的e1连接,波分复用器的e2与非线性相移光纤光栅的f1连接,由非线性相移光纤光栅的f2输出触发信号;设置信号源通过第二光隔离器与第二偏振控制器的h1连接,第二偏振控制器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与波分复用器的e3连接;重置信号源通过第三光隔离器与第三偏振控制器的k1连接,第三偏振控制器的k2与第三带通滤波器的l1连接,第三带通滤波器的l2输出的光波经具有双耦合器光纤环形谐振腔中的下方耦合器d2进入环形谐振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