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盖的安装结构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4812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558963.3

    申请日:2014-10-20

    Inventor: 中西志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箱盖的安装结构,其能够采用零件价格较低的板簧。一种油箱盖(20),其由铰链轴(21)、臂部(30)、油箱盖主体(23)和施力部件(40)构成。铰链轴(21)设置于车体侧部(11),从侧方观看车体时被车体侧部(11)遮盖。臂部(30)的一端(30a)以可转动的方式铰接在该铰链轴(21)上。油箱盖主体(23)安装于该臂部(30)的另一端(30b),能够开关开口(15)。施力部件(40)安装于臂部(30),对臂部(30)向油箱盖主体(23)的打开方向施力。以油箱盖主体(23)的关闭状态为标准,臂部(30)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33),以使臂部(30)在转动时避开开口(15)的边缘,同时,用于安装施力部件(40)的延伸部(34)由臂部(30)的一端(30a)向车宽方向内侧,以与弯曲部(33)岔开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

    车辆用加油口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6579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110343099.1

    申请日:2011-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加油口装置,能够实现盖罩对盖的支承稳定性和成本削减。车辆用加油口装置(20)具有:开闭燃料供给口(14)的盖(23);一并覆盖燃料供给口及盖的盖罩(24);将盖保持在盖罩上的盖保持部(33)。盖罩由盖罩主体(25)和结合在盖罩主体的背面(26)上的加强板(27)构成。盖罩主体在周缘(34)上具有在背面侧延伸的凸缘(35)。盖保持部由凸缘、形成在加强板上的一对爪部(36)和抵接部(37)构成。一对爪部能够供盖挂放、且位于从盖罩的背面隔开间隔的位置上。抵接部位于一对爪部之间,用于支承由环状的凸缘的端面支承的盖的前端面(51)的其他部位。

    车辆框架结构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5393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328440.0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可在碰撞时将施加在侧架的碰撞负载有效地传递至横梁。车辆框架结构包括:侧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梁,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侧架的外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架;横梁,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保险杠梁的内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架,所述侧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从所述保险杠梁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内侧延伸且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所述外表面从所述侧架的中间部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内侧延伸且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朝向所述横梁倾斜。

    车辆框架结构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30204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292734.2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可在碰撞时抑制侧架的变形且将施加在侧架的碰撞负载传递至驱动单元框架。车辆框架结构包括:侧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驱动单元框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侧架且用以固定驱动单元;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侧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内侧,且从所述侧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外侧端部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驱动单元框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加强件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设置于所述加强件的上表面及所述加强件的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

    车辆的转向节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01369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0402646.7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转向节,具有良好的刚性且可在碰撞时减少传递至车体框架的撞击力。车辆的转向节包括:主体部,用以支撑车轴;减震器连接部,位于比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车辆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位置,且用以固定减震器;以及臂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及所述减震器连接部的外周部,所述臂部包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连接肋部,所述第一臂部位于所述第二臂部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所述连接肋部位于所述减震器连接部的下端且连接所述第一臂部及所述第二臂部,所述第二臂部在比所述连接肋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位置具有弱化部,所述弱化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宽度,所述连接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弱化部的厚度。

    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及车体前部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7705954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0545760.0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及车体前部构造,能够确保车体的相对于悬架系统输入的载荷的必要强度,并在碰撞时使副车架从车体分离,以吸收因正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能量。车体前部构造包括副车架以及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具有用于将所述副车架固定于车体上的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在长度方向的中段部具有与所述车体接合的第一接合部。

    车辆悬吊结构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532975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0718202.X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悬吊结构,可在车辆碰撞时避免轮胎移至仪表板下部。车辆悬吊结构包括:转向节,呈中空形状且具有转向节臂,其中所述转向节臂连接悬吊杆,所述转向节臂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表面具有开孔;下臂,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前部车架,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后部车架;以及补强片,配置于所述下臂且从所述第三固定部往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