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电路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94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80053040.6

    申请日:2006-09-28

    Inventor: 池田毅 宫城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B5/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荡电路,将第一开关(SW1)串联连接在第一电容器(1)与接地之间,在连接RTC用振荡器而使IC芯片(10)构成为外部输入缓冲电路时,通过使第一开关(SW1)成为非导通,而使第一电容器(1)及第二电容器(2)不会并联连接于RTC用振荡器的共振用电容器,且第一电容器(1)及第二电容器(2)不会构成振荡器的共振电路的一部分。此外,在连接专用的晶体振荡振子而使IC芯片(10)构成为振荡器一部分时,通过使第一开关(SW1)成为导通,以第一电容器(1)及第二电容器(2)构成共振电路的一部分。

    频率合成器及其中使用的电荷泵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253690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580049848.2

    申请日:2005-12-28

    Inventor: 池田毅 宫城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L7/0895 H03L7/0891 H03L7/18

    Abstract: 一种频率合成器,具备:信号产生电路(8),根据相位比较器(3)输出的比较信号与具有比该信号短的脉冲宽度的来自晶体振荡电路(1)的时钟信号,产生以两信号的逻辑积获得的控制信号;以及电荷泵电路,依据信号产生电路(8)所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电容器的充电动作或放电动作。从而依据比以往的比较信号短的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渐渐地进行电容器的充电动作或放电动作,即使降低电容器的电容值,也可以实质地增大时间常数,能使频率合成器稳定动作。

    带AM收音机的移动设备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9120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88648.9

    申请日:2007-03-13

    Inventor: 池田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3805 H04B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降低混入到从磁棒天线引出的布线上的噪声的带AM收音机的移动设备。移动电话(100)设有:具有磁芯和被卷绕在该磁芯上的天线线圈的磁棒天线(22);对由磁棒天线(22)接收的广播电波进行AM检波处理并输出检波后的声音信号的AM收音机调谐部(20)。AM收音机调谐部(20)是除了一部分外装件外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的单芯片部件,该单芯片部件配置在磁棒天线(22)的近旁。

    带有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10952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564.8

    申请日:2005-01-14

    Inventor: 池田毅 冈本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2803 H04R1/2819 H04R5/02

    Abstract: 一种带有扬声器的电子设备,具有:通过放音部(2a)输出声音的扬声器部(2);具有能够收纳扬声器部(2)的空间的箱体部(3);连接电子设备主体(1)和箱体部(3),并引导箱体部(3)的移动的箱体导引部(4),当从扬声器部(2)输出声音时,在由箱体导引部(4)使箱体部(3)移动,从收纳扬声器部(2)的状态变为使扬声器部(2)露出状态时,通过从放音部(2a)向箱体部(3)内的空间输出声音,即便使扬声器部(2)小型化,由于从扬声器部(2)的放音部(2a)输出的声音在箱体部(3)内的空间产生共鸣,所以,也能够输出足够音质的声音,从而,用户能够听到足够音质的声音。

    自动增益控制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92040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80013484.8

    申请日:2004-07-12

    Inventor: 池田毅 宫城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G3/3052

    Abstract: 分别在宽频、中频、窄频中检测接收信号的电平并转换为数字信号,DSP(18)便根据各频段的信号电平,决定能否进行(LNA3)与衰减器(4)的增益调整以及增益调整量,由此例如即便宽频、中频的信号电平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当含期望接收频率的窄频信号电平并未大于规定值之时,便设为不执行增益调整的状态。此外,当窄频的信号电平大于规定值,且超过可利用衰减器(4)进行增益调整的界限电平之时,便可将依衰减器(4)所产生的增益调整量维持于界限电平附近,且调整(LNA3)增益将整体增益大幅降低。

    电感元件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2959C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00810037.3

    申请日:2000-07-06

    Inventor: 冈本明 池田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7/0013 H01F2017/0046 H01L27/08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即使形成在衬底上也能有效地工作的电感元件。电感元件100,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表面的2个涡形的导体120,122。上层的导体120和下层的导体122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导体120的内周端和导体122的外周端电气相接。另外,导体120的外周端和内周端分别与引出线130,132相连接,连接到内周端的引出线132通过下层的导体122和半导体衬底110之间引出到外部。

    电感元件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70322A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00811719.5

    申请日:2000-08-10

    Inventor: 冈本明 池田毅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基板上形成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特性的电感元件。电感元件100有在半导体衬底110的表面上形成的旋涡状的两条导体120、122。上层导体120和下层导体122有大致相同的形状,一个导体120作为电感导体使用,另一个导体122作为浮置导体使用。另外,引线130、132连接在导体120的外周端和内周端的每一端上,连接在内周端上的引线132通过下层导体122和半导体衬底110之间被引出到外周边一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