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等径双螺旋形钢纤维混凝土能量桩

    公开(公告)号:CN218060271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0899941.3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等径双螺旋形钢纤维混凝土能量桩,属于地源热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等径双螺旋形钢纤维混凝土能量桩,包括桩体和设置在桩体内部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外螺旋管、内螺旋管和保温管,所述外螺旋管和所述内螺旋管通过螺旋管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桩体的内部,所述保温管放置在所述外螺旋管和所述内螺旋管的中心,所述保温管底部通过底部接头与所述外螺旋管和内螺旋管焊接,所述保温管顶部与出口通道焊接,所述外螺旋管和所述内螺旋管顶部通过顶部接头与进口通道焊接,所述进口通道与机组循环水进口管道连接,所述出口通道与机组循环水出口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提高换热性能、又能降低热应变。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冷表面结霜特性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812527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619232.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冷表面结霜特性测量系统,包括,用于在冷表面结霜的冷表面结霜模块;用于为冷表面提供一定温度和湿度湿空气的供给和调节模块;用于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冷表面温度、风速以及霜表面温度的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用于记录冷表面结霜过程的第二采集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湿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实现了空气源热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结霜现象,并且可以调节冷表面的倾斜角度,从多角度观测到凝结液滴、凝结液滴生长、液滴冻结到霜晶生长再到霜层生长的过程。

    一种U型地埋管换热器热湿传递性能模拟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79561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732046.7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卫波 杨晶晶

    Abstract: 一种U型地埋管换热器热湿传递性能模拟测试装置,属于地源热泵空调技术领域,包括恒温水域、循环水泵、砂型试验台、U型地埋管换热器、恒温远边界模拟系统、地下水渗流模拟系统、流量计、流量调节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数据采集装置。本装置不仅可完成土壤类型、土壤分层、钻孔回填材料、土壤含湿量、土壤原始温度、进口水温、流体流量等因素对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规律的实验,而且还可开展地下水渗流与热湿迁移条件下U型地埋管热器换热特性实验,一套系统可实现多种工况的测试。解决了现有测试装置中仅能得到试验孔条件下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而不能获得不同工况下不同因素对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规律的缺陷。

    一种地下岩土分层热物性现场热响应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49147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95784.1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卫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岩土分层热物性现场热响应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为保温水箱的出口与水泵的进口连接,保温水箱的进口与电磁流量计的出口连接,水泵的出口与U型管的进口连接,电磁流量计的进口通过流量调节阀与U型管的出口连接,保温水箱内设有可调电加热器,且可调电加热器、电磁流量计、光纤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过去存在的无法获得不同深度处的岩土热物性分布,无法做到提高测试精度、改善地下埋管优化设计方法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可获得不同深度处的地下岩土热物性值及土壤岩土类型、地下水含量与渗流情况,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耐腐蚀、安装尺寸小、无电源要求,测试成本低。

    一种寒区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复合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253940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59242.1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2 Y02B10/20 Y02B10/24 Y02B30/12

    Abstract: 一种寒区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复合能源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地埋管换热器、热泵机组、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用户末端及水泵等组成,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土壤蓄能技术及土壤源热泵供冷供热技术进行有机集成,将地下埋管换热器采用内外分区设置,并利用内区地下埋管兼作储能装置,进行太阳能跨季节性储能,在有效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土壤热失衡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太阳能的移季利用。有效解决了北方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单独运行时所出现的土壤热失衡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性能。在综合高效利用太阳能与地热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建筑物的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及全年提供生活热水。系统运行调节灵活,功能多样化。

    一种渗流强化能量桩以及雨水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708176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1627702.3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换热装置的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渗流强化能量桩及其雨水换热装置,包括,主体部件,包括发热组件、设于所述发热组件内部的换热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发热组件内的渗流组件;导热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渗流组件内的防护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渗流组件外的传递组件,通过换热进水管以及换热出水管首先对能量桩进行散热,进而通过渗流主管将外界的水源引入渗流支管内并渗透至土壤内,并带走能量桩外土壤内的热量,同时可防止能量桩造成热量堆积的问题,进而通过弧形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杆乃至导热套筒上,可间接增加渗流主管与能量桩内壁的接触面积。

    一种基于热管余热回收的横流闭式冷却塔

    公开(公告)号:CN216790922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20110071.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余热回收的横流闭式冷却塔,属于循环水冷却与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该冷却塔通过分隔风口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室,所述左腔室自上而下设置有喷淋管、翅片管、填料、盘管、集水池;所述右腔室顶部设置有风机、底部设置有水箱;所述集水池与水箱之间设置有热管,且热管的蒸发端与冷凝端分别置于集水池与水箱中,以实现热量传递;所述水箱连接有自来水进水管与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在降低喷淋水温度、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能有效回收喷淋水中的余热,实现了冷却效率提升与余热回收利用双重效益。

    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33458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23165437.0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属于顶板辐射空调技术领域,由辐射板、保温层、进水管、出水管、换热盘管构成,利用高导热性的辐射板作为散热载体,温度分布更均匀,舒适性更强;换热盘管内嵌辐射板中,通过内嵌面接触蛇形双回路结构,顶板上端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涂料层绝热处理。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顶板辐射板热损失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热湿环境舒适度未达到预期效果、辐射板面积未充分利用等缺陷,在确保辐射板温度均匀分布的基础上,提高了其辐射换热面积及辐射换热效果,改善了辐射空调的热湿环境舒适度。

    一种水平螺旋型土壤-空气自调温式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921664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1769382.9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平螺旋型土壤-空气自调温式空调系统,属于建筑暖通空调技术领域,由新风引入单元、水平螺旋型土壤-空气换热器、离心式送风机、新风再处理模块和室内送风单元组成,系统结构新颖,与传统的直埋管形式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只需在离心式送风机与除湿单元消耗少量能源,便可在夏季为空调建筑提供冷风,冬季为空调建筑提供热风,且送风经过除湿过滤处理,可以为用户创造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水平螺旋型土壤-空气换热器,因其螺旋型结构与土壤之间有更大的接触面积,相同换热量下,管沟长度较传统直埋管式土壤-空气换热器可有效地减少,达到了降低土壤空调系统初投资和减少土壤-空气换热器占地面积的目的。

    一种高效水平螺旋型地埋管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9279417U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821758742.0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效水平螺旋型地埋管换热器,属于地源热泵空调技术领域,由分水器、集水器、螺旋形地埋管、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连接构成;分水器的一端连接设有分水器出水口,分水器另一端的中心连接设有分水器进水口,集水器的一端连接设有集水器进水口,集水器的另一端中心处连接设有集水器出水口,螺旋形地埋管设置在集水器进水口与分水器出水口之间,与传统的地埋管结构相比,水平螺旋弹簧式埋管的结构,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设置的2×2形式的地埋管铺设方式,能够减小埋管的密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累积热量的及时扩散,减小土壤热失衡带来的影响;相比于传统垂直埋管形式,由于埋深较浅,降低了埋管费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