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4458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041002.0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酯/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天然鳞片石墨加入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中浸泡,然后经洗涤、干燥处理后,在加热容器中膨胀处理,得到膨胀倍数在100倍以上的膨胀石墨;将膨胀石墨分散在70%的乙醇水溶液中放置24小时,然后超声4小时得到纳米石墨片;将纳米石墨片、主基体聚酯、辅基体混合均匀后熔融共混,得到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渗滤阈值(3~4%),且当石墨含量为4%时电导率可达到10-6S/cm,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由于导电填料填充量较低,本发明基本保持了聚酯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346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91468.3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G5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方相硫化镍亚微米晶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本发明按醋酸镍和硫源的量分别为0.005mol和0.005~0.0075mol摩尔计量比,分别称取研磨后的醋酸镍和硫源的粉末,将两者置入坩埚中搅拌混合均匀;将盛有原料的坩埚放在马弗炉中,在350℃~400℃温度下反应3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后得到黑色粉末状六方相硫化镍亚微米晶。克服了各种方法存在的条件苛刻、能耗高、得率低、纯度差、设备昂贵、高温、催化剂、剧毒的H2S气体、有机溶剂处理困难、工业化困难、微乳液较难分离,污染环境等缺陷。本发明利用硫源上两个具有还原性基团-NH2做保护,结合升温过程中液固充分接触反应的优点,在空气中且低温条件下,用马弗炉加热直接合成了六方相NiS亚微米晶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070391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22115.0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掺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体系;2)将重量百分比为0.5~5%的不饱和羧酸稀土均匀混入水凝胶的预聚体溶液中,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均匀溶液;3)向上述制得的均匀溶液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2~0.8%的引发剂、0.01~0.04%的交联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在30-80℃下反应2-8h,制得均匀透明的块状稀土掺杂水凝胶;4)将上述块状稀土掺杂水凝胶置于去离子水中,间隔换水,浸泡一周,除去未反应单体,制得具有交联网络结构及均匀透明且富有弹性的稀土掺杂水凝胶。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易于控制,制得的稀土掺杂水凝胶有望可在记忆元件开关、传感器、人造肌肉等方面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33077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19743.3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化学产品的合成方法,特别是纳米稀土氧化物化学合成方法。先将分析纯的氧化铒、氧化钇、氧化锆与氯化钠粉末混合、研磨;然后置于坩埚中,在850℃±5℃的马弗炉中反应10小时±0.5小时;再将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抽滤洗涤;最后经干燥,即得纳米稀土氧化物。本发明对所用原材料的尺寸大小、形状没有苛刻的要求,生产工艺简单、工艺条件要求范围宽、设备简单、方便操作,还生产过程环保,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并且产品粒径分布范围窄,具有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大、量子尺寸和体积效应明显、纯度高、超细、颜色丰富多彩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887960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41003.5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酯/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聚酯、环氧树脂和石墨组成,聚酯、环氧树脂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00∶1~15∶2~30。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渗滤阈值(3~4%),且电导率可达到10-4S/cm以上,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由于导电填料填充量较低,本发明基本保持了聚酯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0501.X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扬州帮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材料化学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点击化学技术的聚苯胺荧光材料合成方法,其先将聚苯胺与荧光分子分别合成,所述聚苯胺上含氮基团形成酰胺键,荧光分子上带有酰氯或羧酸官能团,两者通过快速的酰胺化反应,来实现聚苯胺与荧光分子的连接,从而合成聚苯胺荧光材料。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荧光分子不会干预聚苯胺合成步骤,按照现有技术合成任意形貌与分子量的聚苯胺,再通过最后一步连接反应负载荧光分子。该方法通过点击化学技术,使得合成聚苯胺与合成荧光分子两个部分互不干扰,最后通过组装得到聚苯胺荧光材料,从而能够迅速、大量地制备各种不同的聚苯胺荧光材料,供技术研发筛选及后续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968893.9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扬州帮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扬州大学
IPC: B01J31/06 , C07D401/04 , C08G7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盐酸溶液中添加取代苯胺、2‑甲氧基吡咯、一水合醋酸铜以及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然后过滤即得所述催化剂。本发明以廉价的取代苯胺以及一水合醋酸铜为原料,用2‑甲氧基吡咯做引发剂,在酸性环境中用过氧化氢氧化聚合制备铜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催化氯代烃参与嘧啶‑2‑胺及其衍生物的偶联反应,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2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381033.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F7/00 , C08F220/44 , C08F230/04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具有聚合活性的含铅有机单体及其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PbCl2溶于乙醇中,得到溶液A;将甲基丙烯酸和醋酸分别分散于乙醇中,然后加入氨水NH3·H2O调节溶液pH为中性得到溶液B和溶液C;将溶液B逐滴滴加到溶液A中,随后继续混合物中滴加溶液C,并于60℃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过滤,取过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烘干后即为具有聚合活性的含铅有机单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简便;成功在含铅化合物中引入了“C=C”双键,且只有一个,避免了在聚合过程中产生的交联反应;本发明的含铅有机单体中,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结构都相对简单,分子小,位阻小,有利于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81023.6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D04H1/4282 , D04H1/728 , D01F6/36 , C08F220/14 , C08F220/06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含铅防辐射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采用醋酸甲基丙烯酸铅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溶液聚合,得到的共聚物配制成纺丝溶液,再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铅防辐射纳米纤维毡;其中,所述醋酸甲基丙烯酸铅的分子式组成为PbAcMAA·2H2O,合成为首先将PbCl2溶于乙醇中,得到溶液A;将甲基丙烯酸和醋酸分别分散于乙醇中,然后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为中性得到溶液B和溶液C;先溶液A中滴加溶液B,随后滴加溶液C,60℃反应24h;反应完成后过滤,取过滤液蒸发结晶即得。本发明成功制备出含铅防辐射纳米纤维毡,纤维表面光滑,铅元素含量较高、分布均匀,纤维毡也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有望应用在X射线辐射服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405497.X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7/00 , C08L11/00 , C08L91/06 , C08K3/08 , C08K5/03 , C08K5/098 , C08K5/09 , C08K5/14 , C08K5/3492 , C08K3/06 , C08K3/22 , C08K3/04 , C08K7/26 , C08K3/34 , G21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屏蔽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橡胶100份、屏蔽填料1450‑1850份、阻燃剂15‑30份、阻燃型增塑剂10‑25份、填充补强剂15‑20份、功能补强剂1‑5份、氧化锌4‑6份、硬脂酸0.5‑2份、防老剂0.5‑1.5份、硫化剂4.5‑8.5份。本发明以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两种橡胶为柔性材料基体,添加屏蔽填料,为了更高的屏蔽效果,屏蔽填料填充量在90wt%以上;而为了弥补因屏蔽填料填充量大带来的机械性能的降低,添加一定的填充补强剂和高效的功能性补强剂,两种补强剂进一步补强橡胶基体,使得在屏蔽填料高填充橡胶中机械性能的得以保持,加之合适的硫化体系,综合机械性能大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