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8910295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1956867.0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收集、分离高密度藻类的装置,包括进水泵、混合水箱、磁性纳米颗粒投放装置、刮藻装置和收集装置;刮藻装置包括弧形分离槽、电动刮板和支撑架,弧形分离槽的前半部分底部设置有磁场强度可调的电磁铁,刮板的最外端与弧形分离槽的内壁相切;扰流板可以借助进水泵出水的惯性实现与磁性纳米颗粒的充分混合;计量泵、电磁阀可以根据进水含微藻浓度和进水量,向混合水箱内投加磁性纳米颗粒用量,减少原料浪费;驱动装置带动刮板在弧形分离槽内连续工作,结合流量计、计量阀、计量泵、电磁阀和弹簧门,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利用磁场作用使磁性纳米颗粒与微藻结合,能够节约能耗和药剂成本;多组刮板易于实现规模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059566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298234.7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缺氧生物滤池—好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缺氧生物滤池和好氧人工湿地两部分;缺氧生物滤池从上到下依次为粗砾层、卵石层;好氧人工湿地从上到下,依次为水生植物、细砾层、粗砾层、卵石层、曝气装置。一级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过缺氧生物滤池进入好氧人工湿地,出水一部分回流至厌氧湿地,一部分消毒后进入收纳水体。具有污水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产率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799250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289617.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奥贝尔氧化沟与生态浮床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具有污水进出口的由三个同心圆沟道组成的奥贝尔氧化沟和生态浮床池。浮床池中的生态浮床由连接扣相连,依次连接至少2个浮床。所述的生态浮床包括填料、植物和种植框。预处理的污水先流经奥贝尔氧化沟,去除部分有机物、氮、磷等,同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经过氧化沟处理的污水进入生态浮床池中,在大型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污染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氧化沟与生态浮床的有效组合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5740607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547400.9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9/0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超声波‑光催化耦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下部设有进水口,壳体上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止回阀,壳体内部中间设有紫外灯,紫外灯置于石英冷阱内,石英冷阱上部异侧分别设有冷凝水进口和冷凝水出口,石英冷阱内还设有曝气头,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连接,石英冷阱外壁涂覆改性纳米TiO2薄膜,壳体的内壁与石英冷阱外壁之间的空间内填充负载改性纳米TiO2薄膜的多孔陶瓷球,壳体两侧外部及壳体底部均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与安装在壳体内部的超声波输出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联合超声波技术与光催化氧化技术降解有机废水,降解效率高,处理效果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203360119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262297.X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需要消耗电力的人工湿地实验装置,主要包括高位水箱、人工湿地装置、集水箱。高位水箱通过水管与人工湿地装置连接,人工湿地装置设有进水池、配水墙、集水池、集水墙、水位控制孔,人工湿地的出水通过水位控制孔流到集水箱。人工湿地装置一端垫高,水流在湿地装置中自流、水平潜流。本实用新型不仅制作工艺简单,原材料造价低,而且无能耗、节能经济、实用性强。能够实现简单、安全、经济的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实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