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58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10762.0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中的信息采集终端构建故障信息感知对;当检测到所述故障信息感知对中的潮流方向为反向时,获取该故障信息感知对对应的两个信息采集终端各自对应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在不同故障距离变量下,根据所述电压信息和所述电流信息,计算该故障距离变量下,用于故障定位的电流信号判定指标和电压信号判定指标;根据所有的所述电流信号判定指标确定第一故障位置、所有的所述电压信号判定指标确定第二故障位置;基于所述第一故障位置和所述第二故障位置,确定目标故障位置。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仅能确定故障发生的大致区域,无法进行精确定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7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05437.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网络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复杂的电力线路网络故障定位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所述电力线路网络的故障行波信息,并根据所述故障行波信息计算故障行波波速;所述电力线路网络具有多条线路;获取所述电力线路网络的拓扑结构;所述拓扑结构具有多个拓扑节点和多个网络末端;根据所述拓扑节点、所述网络末端和每条所述线路的长度,生成所述拓扑结构的区间差值矩阵;计算所述拓扑结构的故障差值矩阵;根据所述区间差值矩阵和所述故障差值矩阵,计算故障矩阵;根据所述故障矩阵确定故障线路区段;判断所述故障线路区段上的故障点位置类型;根据所述故障点位置类型确定故障位置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12159.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配电网对应的锚点模态函数;对所述待检测配电网的电流信号进行多层分解,得到所述电流信号对应的全滤波系数;根据所述全滤波系数和所述锚点模态函数,计算所述电流信号对应的分数滤波系数;通过预置能量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数滤波系数对应的分数滤波系数能量;根据所述分数滤波系数能量和预设能量阈值的对比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配电网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结果。解决了现有对于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检测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34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322097.3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方法,以新设施安装条件约束、配电系统约束和天然气系统约束为约束条件,以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总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构建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模型;根据所述协同规划模型确定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方案;所述配电系统约束包括:外部连接电网的出力约束、分布式燃气机组的出力约束、配电网络辐射状约束、旋转备用容量约束、配电网络约束及可靠性约束;所述天然气系统约束包括:城市门站出力约束、天然气网络约束及天然气充裕度约束。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协同规划,可以得到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运行稳定的协同规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7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36977.2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高阻接地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按预设周期获取配电网的电压采样信号;基于电压采样信号和预设的中间变量矩阵,确定电压预测信号;计算电压采样信号与电压预测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值,根据信号差值判断是否发生电压扰动;若判定发生电压扰动,则根据电压扰动的发生时刻前后的多个电压信号,计算发生时刻前后的能量差异百分比和最大信号差;根据能量差异百分比和最大信号差,判断配电网是否出现高阻接地故障;若是,则根据发生时刻前后的多个电压信号和多个电流信号,从配电网内的多条配电线路中确定高阻接地故障发生线路,从而准确识别高阻接地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62512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122916.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周期性获取配电网馈线对应的磁场信号;对磁场信号执行一次降噪操作,生成多个一阶基本分量;对各个一阶基本分量分别执行二次降噪操作,生成多个二阶基本分量;根据从多个二阶基本分量中选取数值最大和次大的二阶基本分量作为横坐标分量和纵坐标分量,构建目标曲线;根据目标曲线对应的目标斜率与预设的斜率系数的比较结果,判断配电网馈线是否发生高阻接地故障,从而快速准确地识别配电网馈线的高阻接地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5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299463.8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集群调控方法、系统以及设备,包括:建立单台中央空调功率的理论模型,对单台中央空调功率的理论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得到辨识结果;建立单台中央空调理论功率与实际功率的误差模型;形成中央空调集群的投标信息并设定温度Tsetc(t);生成每一台中央空调功率误差的ns个场景,生成随机规划模型对中央空调集群的功率进行调控。本发明通过对单台中央空调功率理论模型的进行参数辨识,避免选择到无意义的参数,实现精确建模,调控方式是调节各台中央空调的设定温度,通过中央空调集群的投标信息,实现中央空调集群设定温度范围的快速计算,随机规划模型通过中央空调集群用电曲线精准跟踪目标曲线,实现中央空调集群的精确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15363.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两阶段能量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综合能源系统内的光伏发电预测结果、园区负荷预测结果、峰谷电价以及机组发电成本,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调度优化模型;对供能设备及储能设备按照出力波动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修正,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内实时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基于分层次密度聚类算法的BSO算法求解所述日前调度优化模型以及日内实时优化模型的最优运行维护参数。本申请能够保证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并能保证输出结果的全局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02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37028.9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统计学的混合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利用各类历史数值天气预报源数据以及历史功率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该训练过程只需使用较短时间内的历史数据,对训练数据的要求较低,训练周期较短;并且,训练结束后,利用各类历史数值天气预报源数据提供的第二预设时段内的预测气象数据对训练后的预测模型进行测试,以验证训练阶段中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保证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在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成立的情况下,再对各类预测气象数据的风电功率进行预测,最后将各类预测结果组合后得到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结果,使得预测模型在拥有较少历史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3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94844.1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软开关运行控制策略选择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智能软开关应用于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中,利用智能软开关快速、准确地调节交直流混联配电网间的潮流分布情况,灵活交换交直流系统馈线间功率的传输,从而提高配电网控制的灵活性,由于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中存在多目标优化互相制约的问题,可以使用引入帕累托最优概念的遗传算法进行智能软开关运行控制策略的优化选择,同时考虑系统中的电压偏差和总损耗问题,并且还根据线性模糊隶属函数进行满意度分析才能得到最终的运行控制策略,本申请解决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中的智能软开关的运行控制过程对系统中的电压水平和功率损耗没有进行综合考量,导致运行控制策欠佳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