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850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1622309.X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叶兜兰物种鉴定的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已发表的兜兰遗传图谱中带叶兜兰和同色兜兰的转录组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得到用于区分鉴定带叶兜兰与其他物种兜兰物种的SNP位点,基于该SNP位点,本发明开发了区分鉴定带叶兜兰和兜兰属其它物种的SNP‑CAPS分子标记以及检测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引物可实现对带叶兜兰的快速、准确检测鉴定,与现有技术中只有在开花的时候才能进行物种区分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鉴定方法更加准确有效,为区分带叶兜兰与兜兰属其他物种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1237.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50/2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水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方法,按不同植被、不同群落和不同区域尺度,采取野外样地调查、定位观测、流动观测和模型模拟方法,开展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大气‑植被‑土壤的生态水文过程分析。本发明通过分析城市不同时空尺度上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该地区绿水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主导因子,通过耦合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各因子,阐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城市绿地管理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661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59459.8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春石斛离体快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外植体预处理、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不定芽继代培养、不定芽扩繁和试管苗的移栽的步骤。本发明方法以母株粗壮健康的茎段为外植体,具有取材容易、材料量大、不受季节限制的优点。通过优化外植体消毒步骤、增殖培养基配方组成、以及接种方式,显著提高育苗效果。本发明方法具有外植体取材方便、育苗周期短、成苗率高、操作流程简单、成本相对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028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556564.9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角梅的液体培养基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繁殖栽培技术领域。本申请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Ca(NO3)2·4H2O、H3BO3、MgSO4·7H2O、KNO3和蔗糖,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为6.5‑7.5。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各组分制得的液体培养基,适用于三角梅,所述液体培养基提高了三角梅花粉离体萌发率,增加了花粉管长度,收集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进一步的相关科研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31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87211.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31/00 , A01G22/60 , A01G7/06 , A01N61/00 , A01N43/38 , A01N43/12 , A01N45/00 , A01N37/44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观赏石斛附树生根的方法,涉及植物栽培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带有萌生芽的石斛植株的根部浸泡生根液5‑30min,随后将根部紧贴于附着树干向阳处,捆绑固定;(2)移栽管理:每1‑5天喷施一次生根液。经该方法移植的石斛生根快、附着快、移栽成活率高,本方法操作简单,可在石斛专类园景观营造、林下经济种植、庭院兰花种植上应用,对石斛属植物在林业和园林上推广应用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31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87211.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31/00 , A01G22/60 , A01G7/06 , A01N61/00 , A01N43/38 , A01N43/12 , A01N45/00 , A01N37/44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观赏石斛附树生根的方法,涉及植物栽培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带有萌生芽的石斛植株的根部浸泡生根液5‑30min,随后将根部紧贴于附着树干向阳处,捆绑固定;(2)移栽管理:每1‑5天喷施一次生根液。经该方法移植的石斛生根快、附着快、移栽成活率高,本方法操作简单,可在石斛专类园景观营造、林下经济种植、庭院兰花种植上应用,对石斛属植物在林业和园林上推广应用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7897496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20190369.7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装种植容器,其包括蓄水底盆和套装在蓄水底盆上的种植容器本体,蓄水底盆和种植容器本体之间形成蓄水空腔;蓄水底盆和种植容器本体整体均呈方形;种植容器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与蓄水空腔连通的渗水孔;蓄水底盆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可用于与其他蓄水底盆连接且连通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可拼装种植容器的种植容器组。由此,种植在种植容器本体内的植物根系就很难穿过蓄水底盆,也就解决了植物根系穿刺屋顶而引起的渗透问题;通过在蓄水底盆的侧壁开设连接孔,就可利用一些中空的螺纹紧固件将多个蓄水底盆有序拼装,形成一体连通的种植容器组,拼装简单,施工快捷,可有效降低屋顶绿化的难度,且能均匀灌溉。
-
公开(公告)号:CN220529021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1765324.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昆虫饲养装置,包括轨道支架、设在轨道支架上方的饲养室、设在轨道支架下方的贮存盒和羽化/产卵室;饲养室包括与第一凹槽配合的内室、与滑道配合的外室、设在第一滑槽内的第一网板和设在第二滑槽内的第二网板。将饲养室、贮存盒和羽化/产卵室集成在一体,饲养室可以根据幼虫的不同饲养阶段调整大小,贮存盒可以根据昆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用作粪便池和化蛹池,羽化/产卵室直接嵌套到饲养室同时作为产卵室和羽化室。一体化的设计能完整的满足昆虫从卵、幼虫、蛹到成虫所有发育阶段的饲养需求。该装置和方法首先能减少繁琐的饲养步骤,提高昆虫的饲养效率,其次能显著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单位体积的昆虫饲养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1241356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3258316.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蝴蝶幼虫繁育盒,包括盒体和设在盒体顶部的盒盖,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的养虫室,所述盒盖与养虫室配合形成养虫空间,所述养虫室的底部设有排便孔;所述盒体的中部设有一侧开口的粪便室,所述粪便室内设有排便抽屉盒,所述排便抽屉盒的底部设有加湿孔;所述盒体的下部设有一侧开口的加湿室,所述加湿室内设有加湿装置。本实用新型原理:养虫室的幼虫排便后,粪便可直接通过底部的排便孔落入排便抽屉盒内进行收集;当收集的粪便足够后,从粪便室内拉出排便抽屉盒进行清理即可;粪便室的下方设置加湿室,加湿室内的加湿装置散发的水汽能穿过排便抽屉盒的加湿孔进入到养虫室内,进而对养虫室的环境湿度进行调节,使饲养环境更适合繁殖。
-
公开(公告)号:CN22052902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1765331.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昆虫饲养室,包括安装在轨道支架上的内室、与内室滑动配合的外室、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所述轨道支架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一侧设有通孔通道,所述内室罩在通孔通道处。饲养室分为内室和外室,幼虫低龄阶段时,内室与外室重合,第一网板与第二网板重合;当幼虫到达高龄暴食期后,将外室拉开,增大养虫空间,调整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的位置,增大网孔,便于将粪便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