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9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35887.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防孤岛保护策略的重合闸控制方法和系统,当110kV进线开关跳闸时,判断是故障跳闸还是人为手动跳闸,在110kV进线故障时,判断110kV进线故障是瞬时故障还是永久故障,若为永久故障,则联跳电化学储能站的10kV储能进线开关,若为瞬时故障,则先联跳电化学储能站的10kV储能进线开关,在110kV进线开关重合闸装置启动及动作之后,判断预置时长后10kV母线电压频率是否保持稳定,若10kV母线电压频率保持稳定,则合上10kV储能进线开关。解决了在电化学储能站上级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电化学储能站与所带负荷易形成非计划性孤岛状态,影响电化学储能站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7783.8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的启动控制与监测回路及系统,首先设计了电化学储能站的启动控制与监测回路,接着通过自检模块、电网侧控制模块、直流刀闸控制模块、直流断路器控制模块对启动控制与监测回路的运行参数进行程序化检测,从而对电化学储能站的启动进行控制及监测,避免了因某项故障未清除而强制送电导致设备损坏,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复杂且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37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42314.0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柜消防控制系统,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电化学储能站电池柜消防控制系统将电池柜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电池舱,避免了将所有电池模块叠放在同一个空间内带来的因一个电池模块引燃导致所有电池模块受损的问题,通过多个可燃性气体传感器模块判断子电池舱内有可燃性气体,多个烟感探头判断子电池舱内有烟,避免了误报警的问题,当判断子电池舱内有可燃性气体时发出气体异常告警,当判断电池舱内有烟时,控制二氧化碳喷射装置喷射第一预置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当监测到超过第四数量根感温电缆的短路信号时,控制二氧化碳喷射装置喷射第二预置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实现了对电池舱的分层次异常状态监测及消防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26516.2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35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液体散热装置,包括电池冷却托板、两热交换板、两高密齿散热片、液泵和控制器;电池冷却托板内设有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两热交换板分别设置在电池冷却托板两侧,热交换板上设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两端口分别与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连接,冷却管路、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形成冷却回路;高密齿散热片与热交换板紧密抵接;液泵连接在冷却回路上;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液泵电连接;本发明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差的缺陷,本发明能对蓄电池组进行快速降温,提高散热效果,并且占用空间小,减小冷却作业产生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9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52549.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切换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应用于防孤岛保护装置,包括:当接收到储能变流器发送的闭锁信号时,根据闭锁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防抖时间条件来判断是否为有效闭锁信号,当判定为有效闭锁信号后,通过预置时间段内有效闭锁信号的接收次数与预设的次数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闭锁防孤岛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若闭锁则根据保护功能的闭锁时刻和预设的延时离网时间的和值确定重新启用保护功能的启用时刻,在启用时刻启用保护功能后轮询母线的测量数据是否达到保护功能的保护定值,若达到则控制进线开关跳闸。本发明通过对储能变流器和防孤岛保护装置的控制策略进行改进,提高了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切换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452549.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切换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应用于防孤岛保护装置,包括:当接收到储能变流器发送的闭锁信号时,根据闭锁信号是否满足预设的防抖时间条件来判断是否为有效闭锁信号,当判定为有效闭锁信号后,通过预置时间段内有效闭锁信号的接收次数与预设的次数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闭锁防孤岛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若闭锁则根据保护功能的闭锁时刻和预设的延时离网时间的和值确定重新启用保护功能的启用时刻,在启用时刻启用保护功能后轮询母线的测量数据是否达到保护功能的保护定值,若达到则控制进线开关跳闸。本发明通过对储能变流器和防孤岛保护装置的控制策略进行改进,提高了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切换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79149.4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呼吸器状态调整与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处理器、调整组件与监测组件;调整组件包括:加热器;加热器用于加热吸附剂;加热器设置于装置主体内;监测组件包括:内湿度传感器;内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装置主体内部的内部湿度值R内;处理器与加热器以及内湿度传感器均电连接,用于获取并储存R内,并比较R内A与R内a的大小,当R内a与R内A的差值大于预设内差值时,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其中,R内A为预设时段前所在时间点的内部湿度值,R内a为当前的内部湿度值。处理器可以根据内部湿度值判断呼吸器的呼气与吸气状态,从而对加热器的启停进行控制,实现对呼吸器状态的监测与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3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48286.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9F7/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警示牌悬挂装置,包括:挂板与挂锁组件;挂板用于挂接警示牌;挂锁组件包括:上锁壳、下锁壳、锁环、卡位件与储能弹簧;下锁壳的前端固定于挂板上,后端设置有下穿孔;下锁壳上设置有贯穿其前端的滑槽;上锁壳的后端上设置有上穿孔;卡位件可拆卸连接下穿孔与上穿孔;锁环一端可滑动设置于滑槽内;储能弹簧两端分别连接锁环与下锁壳;储能弹簧用于向锁环提供往上锁壳的前端靠近的弹性力,使得在闭锁状态下,锁环的前端与上锁壳的前端抵接且上锁壳、下锁壳与锁环围成挂锁腔。本方案提供的警示牌悬挂装置操作简便,相比于挂绳式的标志牌挂接简便且不易掉落,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标志牌需寻找挂接位置且容易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1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72084.0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高压室主控制预制舱,包括位于高压室预制舱上方的主控制预制舱;所述主控制预制舱内的一侧依次排列有主控室控制箱、消防主机柜、视频监控主机、多个保护柜,以及位于所述保护柜下的线缆;在所述主控制预制舱内的另一侧依次排列有辅助设备电缆通道,以及贯穿于所述高压室预制舱及所述主控制预制舱的电缆竖井箱及雨水输送管;所述高压室预制舱的一侧依次排列有一个交流总电源接线柜及多个高压开关柜,所述电缆竖井箱设于所述高压开关柜中间;所述高压室预制舱另一侧的墙壁上均匀排布有温湿度监测模块及动力电缆分接箱。克服常规平铺式预制舱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不高,而且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8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69574.8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改进YOLOV3目标检测算法运用于行人检测模型中,提高了目标检测算法精度,降低了算法训练计算量,同时,基于IoU Tracker跟踪算法对目标行人进行持续跟踪,还通过人头检测模型对目标行人的头部识别,并通过安全帽分类模型对头部进行安全帽佩戴分类,从而判断每个帧图像中目标行人是否佩戴安全帽,最后,还基于预设的佩戴判定规则判定相应的目标行人是否佩戴安全帽,从而能够提高安全帽佩戴检测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当工作人员低头或临时被遮挡时产生误检从而导致的误报情况频发的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