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9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4767.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内部温度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第一毕渥数、第二毕渥数和第三毕渥数中任意一个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毕渥数阈值时,根据所述密度、定压比热、第一导热系数、电流、电压、体积和开路电位,构建电池的傅里叶导热方程;其中,所述傅里叶导热方程用于表征电池内部温度随时间和位置的变化关系;然后根据所述待评估位置和工作时长,求解所述傅里叶导热方程,得到电池在所述待评估位置的内部温度。本发明采用数学解析法求解微分方程计算电池内部温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电池表面温度替代电池内部温度导致的内部温度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02733.8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85 , G01R31/378 ,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R31/52 ,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渐变故障的检测和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锂离子电池组内各电池单体的端电压和中值端电压,生成对应的差分电压曲线和中值差分电压曲线;对于每一电池单体,计算对应的差分电压曲线和中值差分电压曲线之间的马氏距离,当马氏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电池单体发生微短路故障;获取对电池单体进行两次相邻的放电和充电循环时,第一次放电和充电循环的第一充电电压曲线和第二次放电和充电循环的第二充电电压曲线,计算所述电池单体的微短路电流和微短路电阻,对所述锂电池电池组的故障程度进行评估。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锂电池渐变故障的检测精度和故障程度的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8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1832549.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92 , G01R31/387 , G01R31/378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池单体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中各电池单体在运行工况下热失控的数据,得到全生命周期数据;将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清洗状态预处理,得到若干个充放电片段数据;基于预先构建的逐次变分模态模型,通过调整模型参数进行逐次变分模态分解,得到各最大电压动态波动分量和电压动态波动分量;基于选取的离群点阈值,将各最大电压动态波动分量进行箱线图局部离群检测,得到异常电池单体检测结果;根据选择的第一滑动窗口和预设的斜率条件,对各电压动态波动分量进行电池内部故障诊断,获得电池单体内部故障检测结果。本实施例实现了有效诊断电池单体故障,提高检测的快速性、准确性和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2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38361.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15/00 , H02J3/32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储能系统的设计方法、装置及数字储能系统,通过设置数字储能系统包括数字储能子系统,数字储能子系统包括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单体;基于数字储能系统的额定总功率和额定总容量,确定数字储能子系统的额定子功率和额定子容量;基于电池单体的电池额定容量和额定子容量,确定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中并联电池模组的并联电池模组数量;基于电池单体的电池额定电压、电池额定电流、电池模组的串联电池单体数量、并联电池模组数量和额定子功率,确定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中并联电池模组的串联电池模组数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提高电池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3844.0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纹波隔离型不控整流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整流装置包括第一三相交流母线、第二三相交流母线、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背靠背换流器和第一十二脉动二极管整流器和第二十二脉动二极管整流器;所述第一三相交流母线与所述第二三相交流母线之间设有滤波器;所述背靠背换流器连接在所述第一三相交流母线和所述第二三相交流母线之间。实施本发明,将背靠背换流器作为功率互济通道,为第一三相交流母线和第二三相交流母线同相时的相位差参考,可以避免由于线路阻抗造成的不可控相位偏移,从而保证整流器满足谐波抵消的条件,消除输入侧部分电流谐波,降低输出侧电压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12200.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银烧结弹性压接IGBT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待评估的双面银烧结弹性压接IGBT器件的几何结构和材料属性构建多物理场模型;根据双面银烧结弹性压接IGBT器件实际服役MMC工况对多物理场模型进行边界条件的设置并进行网格剖分;基于网格剖分结果对多物理场模型进行功率循环仿真,获取IGBT器件特征参数分布以及可靠性评估参数;基于IGBT器件特征参数分布以及可靠性评估参数对双面银烧结弹性压接IGBT器件进行可靠性评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面银烧结弹性压接IGBT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实现了对双面银烧结弹性压接IGBT器件的特征参数变换的更好模拟并进行可靠性评估,对换流阀IGBT器件的可靠性和特征参数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20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44314.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硼表面氨基化处理的高储能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力电容器领域。复合材料包括氨基化氮化硼和聚丙烯;氨基化氮化硼的制备方法为:将六方氮化硼超声处理,获得超薄剥离氮化硼粒子,随后进行氨基化处理,即可获得表面氨基化的氮化硼。本申请通过超薄剥离改善氮化硼的团聚问题,提高氮化硼的分散均匀,从而降低介电损耗,且表面氨基化的氮化硼纳米片引入起到介质阻挡放电通道的效果,进而显著提高了击穿场强。氨基引入了偶极子极化,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介电常数,复合材料获得高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得到比纯PP具有更高的储能密度,且能保持较高的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91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29078.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0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 GBT器件的寿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构建I GBT器件的退化过程模型,并根据退化过程模型在各运行工况下的退化模型参数,得到退化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参数。进一步根据所述模型参数的分布规律,构建I GBT器件的寿命分布概率模型,进而计算得到I GBT器件在各运行工况下的寿命失效区间。相比于传统的寿命预测方法只能够对I GBT器件服役寿命进行确定性预测的短板,通过预测I GBT器件在各运行工况下的寿命失效区间,能够有效地提高I GBT器件服役寿命的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以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I GBT器件的实际运行工况,在其对应的寿命失效区间内加强运维检修工作,从而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12960.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区电能质量的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和预设时间段总谐波畸变率数组、三相不平衡度数组以及所有节点电压值数组;当存在某时刻的总谐波畸变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当前时刻的总谐波畸变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通过滤波器进行调节;当存在某时刻的三相不平衡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当前时刻的三相不平衡度大于第二阈值时;通过调相开关进行调节;当存在某节点电压在若干时刻和当前时刻不符合预设条件,通过调整配变抽头或调压器抽头进行调节。本申请通过针对总谐波畸变率、三相不平衡度以及所有节点电压值依次进行判断并进行相应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电能质量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67168.X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储能的微电网台区柔性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新能源的增加功率,检测中低压微电网台区储能的可消纳的功率,并根据预先构建的闭环运行通道和所述可消纳的功率,配置分布式新能源功率的消纳方式;获取分布式新能源的支撑功率,检测中低压微电网台区储能的可支撑的功率,并根据所述闭环运行通道和所述可支撑的功率,配置分布式新能源功率的支撑方式;根据分布式新能源功率的消纳方式和支撑方式,调控中低压微电网的运行。上述方法通过对获取分布式新能源的信息和检测中低压微电网台区储能的能力,配置合理的分布式新能源功率的消纳和支撑方式,实现了中低压微电网台区的负载均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