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14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7462.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4L41/0893 , H04L41/14 , H04L41/08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络切片部署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网络切片请求和物理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将所述网络切片请求和所述网络状态信息输入切片部署模型,得到切片部署策略和切片部署在线评分;基于所述切片部署策略对所述物理网络进行切片部署,并获取部署后的网络状态信息以及切片部署奖励值;将所述部署后的网络状态信息输入所述切片部署模型,得到切片部署目标评分;基于所述切片部署在线评分、所述切片部署奖励值以及所述切片部署目标评分,计算模型损失,基于所述模型损失对所述切片部署模型进行参数更新。采用本方法能够在不消耗大量计算成本的情况下高效地对网络切片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921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9514.3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凌雨诗 , 王浩 , 张国翊 , 陈永涛 , 师留阳 , 刘奇 , 李妍红 , 肖健 , 周仕杰 , 王雪锋 , 蔡燕春 , 秦绮蒨 , 张琦 , 周文琪 , 阚骁骢 , 郭铭海 , 曾云 , 朱炜锋
IPC: H04B17/364 , H04B17/309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信时延原因确定的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涉及通信时延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数据、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并与阈值进行比对;本发明首次通过采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日志数据对设备通讯性能进行单独评价,生成设备通讯延迟影响指数,同时还采集传播空间形状、粉尘颗粒浓度环境,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电磁波信号衰减指数以及粉尘传输影响评价指数,通过对电磁波信号衰减指数、设备通讯延迟影响指数以及粉尘传输影响评价指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生成通信时延分析指数,从而综合反映通讯传输性能,并输出通信传输受影响程度等级,辅助工作人员建设无线通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101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55238.8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4B10/079 ,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通道配置方法,涉及用电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采集通信通道的路径中各链路的链路长度,光纤接头个数,生成链路衰耗指数;采集使用通信通道时发送端发出的数据包数,以及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包数,生成丢包率评价系数;采集通信通道的信号功率、信号幅度、噪声功率以及噪声幅度,生成信噪比评价系数;根据链路衰耗指数、丢包率评价系数,以及信噪比评价系数,生成综合评价系数;并对上述参数进行分析判断,以此筛选出合理的通信通道并纳入指导库中,为后续配置通信通道提供指导,避免通信通道在配置时缺乏指导参照而后续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4654.X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K11/32 , G01K11/324 , G01K1/022 , G01K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温度监测系统、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一光纤,所述光纤用于铺设进电缆沟内;一测温主机,其与所述光纤连接以向光纤发射激光脉冲,并检测拉曼散射光的强度、时间,进行解调得到整段光纤上的温度场分布;一监控主机,其与所述测温主机连接;一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以便于接收监控分析信息,及时进行风险处置;一声光报警装置,其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用于以声光方式及时向工作人员进行风险预警;本发明可以全天候监测电缆沟内的温度变化,并能定位风险点自动通知维护人员及时处置,防止火灾的发生,降低人力物力财务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4547.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电池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监控单元、双向DCDC单元和可控开关,所述装置上设置有铅酸电池的充放电接口、锂电池的充放电接口以及通信电源母排接口;所述双向DCDC单元和可控开关均与通信电源母排接口连接,所述监控单元分别与双向DCDC单元和可控开关连接,所述双向DCDC单元与锂电池的充放电接口连接,所述可控开关与铅酸电池的充放电接口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原来的铅酸电池与新增的锂电池混合使用,从而最大化的提高铅酸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并逐步淘汰到达使用年限的铅酸电池,有效降低了电池成本,同时保证了通信电源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5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594857.0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W24/02 , H04W24/04 , H04L41/0894 ,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于5G智能电网的网络切片安全与决策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同一网络下的使用主体分别划分至第一切片群组、第二切片群组和第三切片群组中,其中第一切片群组的主体为管理者,包括第一管理员和第二管理员;第二切片群组的主体为协助者,第三切片群组的主体为申请者;步骤B,构建智能体与环境的数据交互模型;步骤C,离线训练数据交互模型,输出累积期望折扣奖赏值。本发明实现了网络切片的高效动态管理,以满足当前电网行业对网络资源的差异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969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82686.1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5G及北斗的电网巡检机器人定位方法,包括:在定位区域内构建多组5G基站,形成具有定位功能的5G网络平台;基于5G基站探测定位区域内的巡检机器人的定位数据,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及反馈;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联合定位方法,在混合定位系统中应用基本定位技术对定位数据进行混合计算,获取误差定位坐标;在5G网络平台的网络层上建立反馈式定位决策机制,利用不同定位信息分别获取不同误差定位坐标,在误差定位坐标中获取最优定位结果,输出最优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5G技术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的融合,解决电网巡检机器人定位技术的精度和速度问题,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的联合定位方法和混合定位系统来确保定位的精度,通过5G网络确保定位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551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711115454.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TN网络故障转移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为远端设备用户侧端口连接为关闭状态时,所产生的携带关闭标志的报文;对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得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将本端设备的故障转移组的状态设置为故障转移状态,故障源设置为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维护集故障源,故障类型设置为客户信号失效故障。上述方法,在解析得接收的第一客户信号失效报文携带关闭标志,则在第一设定时间间隔后将本端设备用户侧端口关闭,降低PTN网络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的电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8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038724.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破坏预警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伴随光缆的干涉光信号,该伴随光缆与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内;对干涉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波形图数据;当该波形图数据符合预设的预警条件时,输出报警信息。利用与电力电缆伴随的伴随光缆进行防护,可在外力威胁到地埋电力缆线及通道中的电缆时,发出警报信息,实现对威胁电力地埋缆线及通道的外力破坏事件的事先预警,避免因外力破坏而造成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835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19269.2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4L45/121 , H04L45/00 , H04L41/147 , H04L41/14 , H04L4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电力网络的低时延通信路由方法和系统,涉及通信路由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路径选择时考虑了电磁干扰水平和电磁兼容性参数,还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不同状态下的电磁干扰水平进行实时预测,生成第二电磁干扰分布图,提高了路径选择的准确性和优化效果;此外,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物联网的业务传输需求及电磁干扰环境数据,生成综合评价指数,并与传输时延指数结合,动态调整最优路径的综合优先级指数,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响应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