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陡边坡勘察的无人机搭载式钻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96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1009.X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勘察的无人机搭载式钻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来测量高陡边坡岩土体力学特性数据、岩土体含水率、孔隙水压力的测试钻头;测试钻头与发射机构相连,发射机构控制测试钻头向外发射冲击破开岩土体;发射机构与传线筒固定连接,传线筒上设置有用来确定测试位置以实现测试钻头定位发射的摄像机构。本发明本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搭载,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将测试仪器探入到高陡边坡地表岩土体内部,实现了钻测一体化,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高陡边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后续高陡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

    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6534.1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由道路中心向两侧设置的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植草沟;透水机动车道内布置有不透水沥青填补胶体,可实现地面渗水的导流,地面上雨水径流则通过机动车道上设置的导水减速带进行导流,使其流入雨水井中;雨水进入雨水井后通过弃流装置完成雨水的初步净化,并经溢流管流入人行道地下设置的储水模块中进行存储,多余雨水流入市政管网;储水模块内雨水储满后能够沿对应溢流管流入植草沟内设置的渗水井;植草沟上还设有塑料挡水墙用于阻碍植草沟中雨水径流。本发明能够在面临暴雨时减少坡路段流向平缓路段的雨水量,缓解平缓区域内涝灾害,延缓平缓区域的雨洪高峰期,增强海绵城市道路的抗内涝能力。

    深浅两用竖井清障救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8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527713.3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浅两用竖井清障救援设备,包括储物筒、承物板、电磁铁和气焰清障组件,所述储物筒为上下开口的圆筒,承物板为圆形板且尺寸与储物筒内腔尺寸相同,承物板固定在储物筒内腔顶端且承物板的顶面与储物筒的顶面齐平,电磁铁设置在储物筒的内腔中且电磁铁整体呈圆柱形,电磁铁的水平截面面积与储物筒内腔面积相同,气焰清障组件包括固定在承物板顶面的两个储气罐和固定在储物筒底端的清障环,清障环为水平截面与储物筒尺寸相同的圆环体,储气罐通过气管与清障环连接。

    用于隧道爆破开挖试验等效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38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29876.3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隧道爆破开挖试验等效模型及其使用方法,模型包括用以隧道开挖试验的主箱体,主箱体为井字钢板组合式结构,板间通过高强螺栓链接;主箱体内设有预埋监测单元,通过引线孔与计算机连接;注射装置略小于洞孔尺寸位于洞口内测,在外壳壁外侧设有气囊带与气压泵相连,充气后填充整个洞口空隙;蓄液盒内嵌于盒卡槽中,推动器位于蓄液盒下端,内推动装置与外推动装置单独设置,由转动滑轮控制。利用本发明可有效模拟隧道爆破开挖过程,操作简单能够充分考虑到注射过程中对材料的劣化影响;将围岩损伤变量利用相似比等效到模型中,能够有效的模拟爆破开挖过程中围岩的松动劣化效应,全面地反映工程实践特征。

    自动控制均匀补偿边界降雨模拟装置及模拟降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075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390339.X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均匀补偿边界降雨模拟装置,包括能够升降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上安装有降雨系统,降雨系统由供水系统供水,支撑系统上设置有水分仪表,水分仪表与中枢系统连接,供水系统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由信息存储系统储存的数据信息通过中枢系统进行调控。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利用该装置的模拟降雨方法。该装置体积较小,可以满足实验室等小范围的模拟降雨,能够对边界降雨的不均匀性进行补偿,随时调节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降雨峰值等降雨参数,本发明通过简单的装置和相关系统的调控,能够较好的模拟各个城市的自然降雨,并且对雨量强度控制较为准确,进而能够为降雨地表径流过程的相关实验和海绵城市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考虑冻胀力周期变化的I型应力强度因子测试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90498.7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冻胀力周期变化的I型应力强度因子测试的试验方法,步骤为1:制作试件,在试件上用水刀切缝来近似模拟非贯通岩体的裂隙;步骤2:将试件抽真空饱和;步骤3:在试件尖端非塑性区范围内黏贴应变片;步骤4:将试件放入岩石裂隙冻胀试验盒中,用加压装置对冻胀试验盒两侧的气囊加压,关闭阀门取下管线后,再将装有试件的冻胀试验盒放入水槽中,让水没过试件;步骤5:将水槽和放入试件的冻胀试验盒一同放入高低温交变试验箱开始冻融循环试验;本发明通过对试样裂隙冻结时有效封堵水,融化时及时补充水的方式,使得能够比较真实的模拟非贯通裂隙岩体的冻融状态,从而可以比较精确地表征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结果。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地铁施工全过程围岩变形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33480.X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地铁施工全过程围岩变形动态预测方法,以隧道/地铁同一设计围岩等级区段为研究对象,同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可获取各选取断面的围岩变形收敛值。以所选监测断面为样本,则每个样本中包含了该断面岩体的自然属性指标与围岩变形收敛值。采集已开挖段各量测断面的信息,构成一样本空间。进而直接通过当前掌子面揭露围岩的自然属性来预测其变形收敛值。本发明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地铁施工全过程围岩变形响应预测方法。与之前研究相比,并基于隧道/地铁开挖过程中的先验分布信息,进而构建了围岩变形的响应预测模型。为后续工法变更及支护参数优化提供了直接的数据支撑。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自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672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75221.4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自调节系统,透水人行道和绿篱,透水人行道上设置有与绿篱相通的漏水口,透水人行道下面设置结构凹槽;绿篱的土壤层中安装有湿度传感器,绿篱上部安装有调控器和水泵,绿篱的植被层下部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和储水模块单元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储水模块单元侧壁上设有水位探头,集水井底部安装有可活动式盖板和弹簧,集水井可通过可活动式盖板以及弹簧间的相互调控与雨水市政管网连通。本发明能够自动收集、净化和调节雨水,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既缓解暴雨时对市政管道的压力,增强了道路的抵抗内涝的能力,又减少人工工作量且节省了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用于露天矿坑尾矿库边坡滑坡预警的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567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25629.1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露天矿坑尾矿库边坡滑坡预警的动态监测系统,包括:库水位变化监测单元、地表裂缝及位移监测单元、深部变形及位移监测单元、裂缝相对位移、宏观巡查监测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分析产生滑坡的主要诱导因素,突出重点监测。针对露天矿坑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分析诱发滑坡的重要结构面,相应确定深部位移监测点的位置、深度、数目;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室内压缩试验确定水位变化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水位变化的监测,根据水位变化资料确定其他监测单元的监测频率,做到关键时期重点监测、正常时期普通监测。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利用该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