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69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7837.9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C08G73/10 , C09D179/08
Abstract: 公开了新的用于制备具有高透明度的聚酰亚胺的共聚-聚酰亚胺前体。所述共聚-聚酰亚胺前体含有由通式(A1)表示的单元结构和由通式(A2)表示的单元结构。在通式(A1)中,R1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而在通式(A2)中,R4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5和R6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X为四价基团,式(A3)表示的基团除外。
-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1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80050240.1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B32B15/088 , B32B15/08 , C08G7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42 , B32B15/08 , B32B15/20 , B32B27/08 , B32B27/18 , B32B27/281 , B32B2255/10 , B32B2255/26 , B32B2264/10 , B32B2307/20 , B32B2307/306 , B32B2307/50 , B32B2307/714 , B32B2307/734 , B32B2457/00 , B32B2457/08 , B32B2457/14 , C08G73/1085
Abstract: 一种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包括:形成聚酰亚胺膜的步骤,其中至少所述膜的两个表面由热粘合性聚酰亚胺层(a)形成;和在所述聚酰亚胺膜的两个表面热压粘合金属层的步骤,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形成聚酰亚胺膜的步骤中,从通过四羧酸二酐组分与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二胺化合物的二胺组分反应得到的聚酰胺酸(a)的溶液形成自支撑膜,其后,将所述自支撑膜在440℃或更低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并酰亚胺化,形成聚酰亚胺层(a)。(在所述式中,R1为氢原子、C1-C12烷基或芳基;R2为氢原子、C1-C12烷基或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0476901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8657.7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78 , C08G73/1007 , C08G73/1039 , C08G73/1042 , C08G73/105 , C08G73/1075 , C08G73/14 , C08J5/18 , C08J2379/08 , C09D17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前体,其特征在于,该聚酰亚胺前体包含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并且至少包含两种A是由下述化学式(2-1)、(2-2)、(3)或(4)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由该聚酰亚胺前体得到的聚酰亚胺的50~200℃的线热膨胀系数为50ppm/K以下,并且,制成厚度10μm的聚酰亚胺膜在波长400nm的透光率为75%以上。(在化学式(1)中,A代表从芳香族二胺或者脂肪族二胺除去氨基的二价基团,X1、X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9的烷基甲硅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0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40087.9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78 , C08G73/1046 , C08G73/14 , C08G73/16 , C08J5/18 , C08J2377/00 , C09D17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前体,其特征在于,该聚酰亚胺前体至少包含一种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由该聚酰亚胺前体得到的聚酰亚胺,其50~400℃的线热膨胀系数为100ppm/K以下。(在化学式(1)中,A代表亚芳香基,X1、X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9的烷基甲硅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43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80017864.9
申请日:2011-02-10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C08G73/10 , B32B15/08 , B32B15/088 , B32B27/34 , C08J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8 , B32B7/12 , B32B15/088 , B32B27/06 , B32B27/28 , B32B27/34 , B32B2379/08 , B32B2457/202 , C08G73/0273 , C08G73/0644 , C08G73/1085 , C08J5/128 , C08J2379/08 , C08J2479/08 , C09D179/08 , H05K1/0346 , Y10T428/2848 , Y10T428/31678 , Y10T428/31681 , Y10T428/31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膜,其具有改良的对粘合剂的粘合性和/或对金属层的粘着性。所述聚酰亚胺膜至少包括聚酰亚胺层(b)以及与所述聚酰亚胺层(b)接触层压的另一个聚酰亚胺层(a)。所述聚酰亚胺层(a)是由四羧酸二酐组分和二胺组分得到的,所述二胺组分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二胺化合物,其中,R1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芳基,且R2表示具有1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0156339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80046489.4
申请日:2007-11-12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C08G73/10 , C07C69/773 , C07C205/43 , C07C213/02 , C07C213/06 , C07C219/34 , C07D277/1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通过使四羧酸组分与二胺组分反应所获得的聚酰亚胺,所述二胺组分含由以上通式(1)表示的二胺化合物(在式中,A表示可以被含4个以下的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亚联苯基)。
-
公开(公告)号:CN107573506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858308.3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C08G73/10 , C08L79/08 , C09D17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前体,包含至少一个由下述化学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化学式(5)中,A3为去除了氨基基团的芳香族二胺或者脂肪族二胺的二价基团;并且X3和Y3为相互独立的氢、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具有3~9个碳原子的烷基硅烷基;和/或至少一个由下述化学式(6)表示的重复单元,化学式(6)中,A3为去除了氨基基团的芳香族二胺或者脂肪族二胺的二价基团;并且X4和Y4为相互独立的氢、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具有3~9个碳原子的烷基硅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69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610677837.9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C08G73/10 , C09D179/08
Abstract: 公开了新的用于制备具有高透明度的聚酰亚胺的共聚‑聚酰亚胺前体。所述共聚‑聚酰亚胺前体含有由通式(A1)表示的单元结构和由通式(A2)表示的单元结构。在通式(A1)中,R1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而在通式(A2)中,R4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5和R6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X为四价基团,式(A3)表示的基团除外。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2087.3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C08G73/10 , C09D179/08
Abstract: 公开了新的用于制备具有高透明度的聚酰亚胺的共聚-聚酰亚胺前体。所述共聚-聚酰亚胺前体含有由通式(A1)表示的单元结构和由通式(A2)表示的单元结构。在通式(A1)中,R1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而在通式(A2)中,R4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R5和R6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6烷基,或C3-9烷基甲硅烷基;X为四价基团,式(A3)表示的基团除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