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71462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80015333.5
申请日:2006-05-3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井伸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0008 , F24F3/1411 , F24F3/1429 , F24F11/83 , F25B13/00 , F25B2313/02741 , F25B2500/27 , F25B2600/0251 , F25B2600/0253 , F25B2700/02 , F25B2700/1931 , F25B2700/1933 , F25B2700/2104 , Y02B30/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设置有差压检测机构(93、97)和控制机构(30),该差压检测机构(93、97)检测出制冷剂回路(50)的制冷循环的高压与低压之差,该控制机构(30)控制压缩机(53)的容量。并且,该控制机构(30)在差压检测机构(93、97)的检测值超过降低用阈值时,让压缩机(53)的容量降低。而且,控制机构(30)在差压检测机构(93、97)的检测值超过比降低用阈值高的停止用阈值时,让压缩机(53)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1171459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80015323.1
申请日:2006-05-3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 F24F3/1429 , F25B13/00 , F25B2600/21 , F25B2600/2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包括了具有压缩机(53)、载有吸附剂的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开度调整自如的膨胀阀(55)及载有吸附剂的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制冷剂回路(50)。交替进行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向空气中放出水分的第一状态运转、和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向空气中放出水分的第二状态运转,将已被进行了湿度调节的空气供向室内。当从各状态运转开始经规定时间后所达到的阀控制开始时刻一过,就对膨胀阀(55)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得制冷剂回路(50)的制冷剂过热度成为规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864035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9483.2
申请日:2004-10-0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1 , F24F3/1411 , F24F3/1423 , F24F3/1429 , F24F2203/1016 , F24F2203/1032 , F24F2203/1056 , F24F2203/1068 , F24F2203/1084 , F25B13/00 , F25B2313/021 , F25B2313/0272 , F25B2400/16
Abstract: 制冷剂回路(10)中除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和室内热交换器(22)外,还设置有两个吸附热交换器(31、32)。吸附热交换器(31、32)的表面承载有吸附剂。在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空气中水分由吸附剂吸附。在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水分从吸附剂中脱离出来加给空气。然后,将已在吸附热交换器(31、32)中除湿了或者加湿的空气供向室内,对室内的潜热负荷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进行空气的冷却或者加热。然后,再将已在室内热交换器(22)中冷却了或者加热的空气供向室内,对室内的显热负荷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864033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8881.2
申请日:2004-10-0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3 , F24F3/1411 , F24F3/1429 , F25B13/00 , F25B2313/02343
Abstract: 在具有制冷剂、热水及冷水等热载体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热交换器(11、12、13),并且设为能对室内空气(RA)分开进行显热处理和潜热处理的空气调节装置中,设至少一个热交换器(13)由表面上附着了吸附剂的吸附热交换器(13)构成,来防止装置的大型化,设为能够进行COP很高的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795350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80014549.0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23 , B01D53/06 , B01D53/261 , B01D2253/106 , B01D2253/108 , B01D2253/3425 , B01D2257/80 , B01D2259/40081 , B01D2259/4009 , B01D2259/402 , F24F12/006 , F24F2012/007 , F24F2203/1032 , F24F2203/104 , F24F2203/1056 , F24F2203/1068 , F24F2203/1072 , F24F2203/1092 , Y02B30/563
Abstract: 调湿装置(20)中,收放着吸附转子(24)和加热器(25),形成有第一空气在流动的第一通路(21)和第二空气在流动的第二通路(22)。若调节吸附转子(24)的旋转速度,则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间的热交换量和水分交换量发生变化,除湿动作和加湿制暖动作得以切换。进行除湿动作时,将吸附转子(24)的旋转速度设定得较慢。第一空气在吸附转子(24)中被除湿后供向室内,第二空气用于再生吸附转子(24)后被排出到室外。进行加湿制暖动作之时,将吸附转子(24)的旋转速度设定得较快。从吸附转子(24)将热及水分加给第一空气后,再将第一空气供向室内;第二空气中的热和水分被吸附转子(24)夺走后,再将第二空气排向室外。
-
公开(公告)号:CN1260844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00803776.0
申请日:2000-1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4119 , H01M8/04156 , H01M8/0612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Abstract: 为了将供给到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1)的氢极的改性气体和供给到氧极的空气大体加湿成为水蒸气饱和行状态时不需要为获得该水蒸气而加热,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热效率,使包含于从燃料电池(1)的氢极排出的氢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导入至部分氧化改性部(6)的空气中,而使包含于从氧极排出的氧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送往电池(1)的氧极的空气中。
-
公开(公告)号:CN1679198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20555.6
申请日:2003-08-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68 , H01M8/04022 , H01M8/0625 , H01M8/0662 , H01M8/067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1),由脱硫器(3)、预先转化器(5)及内部转化式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7)等构成。燃料电池(7),由空气极(31)、电解质(33)、燃料极(35)、空气室(37)、燃料室(39)、及外部电路等构成。预先转化器(5),在内部转化式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7)的启动时,在使天然气流通的脱硫器(3)中使空气等流通,通过部分地氧化天然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生成含有一氧化碳及氢气的部分氧化气体。部分氧化气体提供给燃料室(39)。
-
公开(公告)号:CN1341076A
公开(公告)日:2002-03-20
申请号:CN00804333.7
申请日:2000-11-0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31 , B01J8/0214 , B01J8/0228 , B01J8/025 , B01J8/0403 , B01J8/0446 , B01J8/0453 , B01J8/0496 , B01J19/2485 , B01J19/249 , B01J23/40 , B01J35/04 , B01J2208/00185 , B01J2208/00221 , B01J2208/00309 , B01J2208/00495 , B01J2208/0053 , B01J2208/00716 , B01J2219/00006 , B01J2219/2453 , B01J2219/2455 , B01J2219/2465 , B01J2219/2479 , B01J2219/2485 , C01B3/16 , C01B3/386 , C01B3/48 , C01B2203/0261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 , C01B220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05 , C01B2203/0844 , C01B2203/0883 , C01B2203/1023 , C01B2203/1035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82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46 , C01B2203/1604 , C01B2203/82 , H01M8/0662 , Y02P20/52
Abstract: 为了降低在改性反应部(6)中通过含有部分氧化的反应从燃料气体中生成的富含氢气的改性气体中的CO并且提高氢气收获率,其目的是在移位反应部(10)中由变换催化剂使其改性气体水煤气移位反应进行变换时,在移位反应部(10)中可以将来自改性反应部(6)的高温的改性气体原样地进行移位反应,使变换装置成为简单的构造,将来自改性反应部(6)的改性气体直接导入移位反应部(10)的改性气体通路(11)一边与原料气体热交换一边使其进行移位反应。在从反应速度快的高温状态到反应速度平衡性好的低温状态的宽的温度范围中变换从改性反应部(6)出来的改性气体,谋求变换温度范围的扩大的同时、谋求不需要改性气体的温度控制而使变换装置的构成简单化。
-
公开(公告)号:CN1340222A
公开(公告)日:2002-03-13
申请号:CN00803776.0
申请日:2000-1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4119 , H01M8/04156 , H01M8/0612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Abstract: 为了将供给到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1)的氢极的改性气体和供给到氧极的空气大体加湿成为水蒸气饱和行状态时不需要为获得该水蒸气而加热,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热效率,使包含于从燃料电池(1)的氢极排出的氢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导入至部分氧化改性部(6)的空气中,而使包含于从氧极排出的氧极排气中的水蒸气透过水蒸气透过膜(34),供给到送往电池(1)的氧极的空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974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1578.0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1/64 , F24F110/00 , F24F110/12
Abstract: 当以室外机为单位学习建筑物内的热负荷,存在难以预测每个空调区域的热负荷的问题。热负荷预测系统(1)包括环境数据取得部(191)、运转数据取得部(192)、存储部(11)、学习部(193)以及预测部(194)。环境数据取得部(191)取得空调区域的外部环境数据(D1)和内部环境数据(D2)。运转数据取得部(192)取得进行空调区域的空气调节的空调机的运转数据(D3)。存储部(11)存储环境数据取得部(191)和运转数据取得部(192)所取得的数据。学习部(193)使用从存储部(11)得到的学习用数据(LD1、LD2),进行预测空调区域的热负荷的模型(M1、M2)的学习。预测部(194)使用模型(M1、M2)来预测空调区域的热负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