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33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614372.5
申请日:2020-12-30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低串扰度压阻式单轴力传感器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首次将贴片位置和角度考虑进设计变量中,即本发明中的感应贴片区域可以进行移动,这极大的提高了优化设计的灵活性,使得传感器优化设计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此外,由于低串扰度要求在列式中所对应的约束过于严格,使用传统的拓扑优化求解框架极易导致数值不稳定,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为稳定,可以极大的提高严苛约束下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本发明所提的相关方法可以稳定的得到合理且满足高灵敏度低串扰度要求的压阻式力传感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4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74521.2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通信装置,天线装置包括柔性基底和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导线线圈,所述导线线圈由一圈或两圈以上导线绕成,相邻两圈所述导线之间有间隔,所述导线线圈包括交替连接的多个连接段和多个变形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柔性基底固定连接,所述变形段向所述柔性基底所在平面外拱起弯曲。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导线线圈所能承受的柔性基底的最大变形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1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20511.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IPC: G06F30/23 , G16H50/20 , G16H50/50 , G16H70/6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骼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患者骨骼的扫描数据得到几何模型,设定物理参数后得到原始模型;对原始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边界位移数据;将几何模型中的不同材质部分设定为至少一种各向同性材料,根据预设的边界条件、载荷和边界位移数据进行反演计算,得到所述各向同性材料的物理参数;将各向同性材料的物理参数赋给几何模型,得到骨骼模型。本发明通过进行反演计算,反推能表征原始模型生理力学特征的精简模型的物理参数,进而得到精简后的骨骼模型,以此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在减少仿真分析计算量的情况下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此外,还公开了一种骨骼模型构建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75626.6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点可动基结构的参数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基结构,所述原始基结构包括多个基结构组件,每个所述基结构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基结构组件两端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控制所述基结构组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位置控制所述基结构组件的几何参数。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基结构参数的有效控制或约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7207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1512740.8
申请日:2018-12-11
IPC: B32B3/12 , B32B3/08 ,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15/20 , B32B15/14 , B32B15/088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38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带增韧蜂窝芯体的夹芯结构,在蜂窝芯体与蒙皮界面添加芳纶短纤维薄膜和纤维带,在结构上形成过渡区,通过芳纶短纤维的桥连作用和纤维带的连接作用,提高面芯界面接触面积和面芯结合强度,避免结构发生界面脱粘破坏。试验结果显示,纤维带具有裂纹阻隔作用,能够有效避免面芯界面大面积脱粘,保证结构发生整体性能,同时该增韧夹芯结构还能够提高结构局部刚度,避免结构发生局部屈曲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70438.3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1/04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与拓扑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壁板结构铺层‑加筋协同优化方法,包括筋条布局的描述方法、层合板铺层角度的描述方法、复合材料壁板结构铺层‑加筋协同优化、复合材料壁板结构铺层‑加筋协同优化的柔度最小化设计和基频最大化设计;筋条布局的描述方法采用基于MMC方法的加筋优化设计方法显式描述筋条信息并将其作为设计变量,得到筋条路径。本发明同时考虑层合板设计变量和筋条设计变量的影响,可以获得全局上的优化构型,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层合板和筋条的作用,解决层合板加筋结构的柔度最小化问题,可以从侧面提升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解决层合板加筋结构的基频最大化问题,预防共振等不利情况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0720511.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IPC: G06F30/23 , G16H50/20 , G16H50/50 , G16H70/6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骼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患者骨骼的扫描数据得到几何模型,设定物理参数后得到原始模型;对原始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边界位移数据;将几何模型中的不同材质部分设定为至少一种各向同性材料,根据预设的边界条件、载荷和边界位移数据进行反演计算,得到所述各向同性材料的物理参数;将各向同性材料的物理参数赋给几何模型,得到骨骼模型。本发明通过进行反演计算,反推能表征原始模型生理力学特征的精简模型的物理参数,进而得到精简后的骨骼模型,以此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在减少仿真分析计算量的情况下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此外,还公开了一种骨骼模型构建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6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227659.X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17/16 , G06F17/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数据驱动的动力学序列线性规划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输入初始参数并进行初始计算,计算当前时刻等效右端载荷,分配初始凸组合数据并得到线性规划求解,当线性规划求解可行时,自适应更新局部凸组合点,当线性规划求解不可行时,修正后自适应更新局部凸组合点,直到更新后局部凸组合点收敛;通过Newmark算法计算收敛后的速度和加速度,并将速度和加速度存储为当前时刻响应,进行下一时刻响应的计算;直到计算完时间域所有时刻点的响应,输出相应曲线结果。采用上述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数据驱动的动力学序列线性规划方法,明确考虑了数据集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得到响应曲线更具有可信度,更有利于工程师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21805.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异型封闭加筋拓扑优化方法,具体如下:通过可移动变形组件法用具有显式几何特征的组件描述筋条,随机生成筋条路径和筋条尺寸的结构构型数据;生成现有异型结构数据样本,将现有异型结构数据样本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取每个现有异型结构数据样本的特征数据用于数据驱动;通过梯度信息快速求得优化的目标函数以及敏度信息;通过梯度信息与MMA优化求解器对结构相关性能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最优设计变量;通过最优设计变量结合可移动变形组件法进行优化分析重构满足给定服役载荷工况需求的异型结构。采用上述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异型封闭加筋拓扑优化方法,可直接导入到CAD/CAE系统,提升了设计效率,便于后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176149.X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平面包络体内加筋结构的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将上、下平面之间的加筋条处理为筋条构件,并以筋条构件的端部坐标和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使用基于形状灵敏度的梯度类优化求解器,求解具有体积约束以及其他约束下的优化列式,得到筋条构件的优化分布和一种双平面包络体内加筋结构的优化结构,优化过程不依赖于背景网格,设计变量数大大降低,计算效率提高;且该优化结构包含筋条构件的明确的尺寸、形状参数信息,可以直接导入到CAD/CAE系统,无需繁杂的人工识别、后处理过程,并方便导出工程强度分析报告解决工程问题,整体上提高了优化和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