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6111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50402.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20kV HGIS双断路器一体化配电装置。包括出线架构、进线架构、并列布置的两组母线,两组母线上方设置有用于吊设两组母线的母线架构,母线架构两端分别与进线构架和出线构架固定连接,所述的两组母线下方设置一组HGIS双断路器一体化设备,HGIS双断路器一体化设备包括并列布置的四组套管,分别为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及第四套管,第一套管与进线构架连接,第二套管与同侧的一组母线连接,第三套管与同侧的另一组母线连接,第四套管与出线构架连接,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之间通过分支母线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配电设备减少了建设土地征用,节约了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89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89528.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变电站整站式即插即用二次设备组件结构,包括二次设备预制舱、预制光缆、就地控制柜和预制电缆,二次设备预制舱与就地控制柜之间通过预制光缆实现即插即用连接,预制电缆用于就地控制柜与变电站一次设备之间的即插即用连接;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腔室通过两个横向承重板由上至下分为站控层二次设备区、间隔层二次设备区和盘线区,两个横向承重板与二次设备预制舱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支撑板;就地控制柜内部布置过程层二次设备,过程层二次设备包括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用于采集一次设备的电压和电流信息,智能终端用于采集一次设备的位置和告警信息。本发明具有布置方式灵活、功能分区、即插即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2828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18009.4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输变电工程用导线除冰系统,包括运载车,运载车后部设置车厢,车厢内设置货架,货架内设置若干个自走式除冰装置,车厢后部设置控制室,控制室内设置控制台,车厢顶部设置无人机,无人机下部对应所述自走式除冰装置设置固定机构,控制台与所述无人机、自走式除冰装置信号连接,所述自走式除冰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设置除冰机构,在除冰机构上设置放风摆的调节机构,本发明可以对输电线路的覆冰进行自动化清理,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将除冰装置设置在每一段的输电线路上,再集体收回,效率非常高,且人力投入很小,且由于设置有放风摆调节机构,能够在高效的去除线路覆冰也可以在极端事件内解决,同时确保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168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59861.1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姚晗 , 刘湘莅 , 孟凡斌 , 陈晨 , 樊庆玲 , 张清峰 , 姚若夫 , 郝健 , 张亚婷 , 李恒 , 程颖颖 , 郭静 , 宋景博 , 郑泞康 , 宋文卓 , 张亮 , 汪赟 , 申燕飞
IPC: H02G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站内电缆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成品电缆沟,包括多个电缆沟单体和设置在电缆沟单体内的电缆支架,电缆沟单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的上端面自左向右设置的第一沟壁和第一方钢组,第一沟壁和第一方钢组的上端设置第一盖板,第二底板上端面自左向右第二方钢组和第二沟壁,第二方钢组和第二沟壁的上端设置第二盖板。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电缆沟的纵向深度设计改为扁平化设计,在保证电缆通道截面利用率前提下,不仅降低电缆敷设施工难度,而且为后续检修运维工作带来便利条件,而且多个预制模块之间的灵活搭配,拼装出不同宽度的电缆沟,适应不同场所的电缆敷设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9506.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协同区域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历史电网数据、天气数据、供需数据;步骤S2:构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根据所述历史电网数据、天气数据,判断该天气是否为极端天气,并预测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电网负荷和能源供给需求情况;步骤S3: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所述根据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评估天气预测的准确性、供需匹配的可行性,能源价格的波动性;步骤S4:构建博弈模型,并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考虑各个参与方的利益,输出多源协同调度的最优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0689528.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变电站整站式即插即用二次设备组件结构,包括二次设备预制舱、预制光缆、就地控制柜和预制电缆,二次设备预制舱与就地控制柜之间通过预制光缆实现即插即用连接,预制电缆用于就地控制柜与变电站一次设备之间的即插即用连接;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腔室通过两个横向承重板由上至下分为站控层二次设备区、间隔层二次设备区和盘线区,两个横向承重板与二次设备预制舱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支撑板;就地控制柜内部布置过程层二次设备,过程层二次设备包括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用于采集一次设备的电压和电流信息,智能终端用于采集一次设备的位置和告警信息。本发明具有布置方式灵活、功能分区、即插即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85999.2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电缆敷设路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电缆设备敷设路径进行网络建模,确定设备对应的节点信息以及节点间的连接关系;步骤S2、基于信息素限定以及信息素挥发因子的自适应调整,采用蚁群路径寻优算法计算得到任意两设备对应节点间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路径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多种约束、适用于多端点敷设以及敷设路径最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1450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885576.4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16L3/06 , H02G9/02 , C09D133/04 , C09D133/00 , C09D5/08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06 , C08K2003/2241 , C08K2201/011 , C08L2205/03 , C09D5/08 , C09D143/04 , H02G9/02 , C08L33/00 , C08L97/005 , C08K13/02 , C08K3/36 , C08K3/22 , C08K3/34 , C08K5/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支架,属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安装孔,所述底座中心固定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管,所述支撑杆内部插接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和支撑杆对应位置由上往下依次设置多个螺纹孔,所述活动杆和支撑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多组横向支架,所述每组横向支架都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的两个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四周分别设置加强杆。该装置于电缆沟交叉处,采用本发明布置电缆,可使电缆排布更整齐有序,且能防止电缆脱落,同时满足各种高度及宽度的电缆沟使用,且电缆支架的底座、支撑杆、活动杆以及横向支架上均喷涂防水耐腐蚀涂料,耐酸碱、防水、耐盐,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98074.7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碳排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智能碳排放降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变电站参数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和预测优化设备,所述变电站参数收集包括:变电站的电力负荷和电网数据的收集,所述电力负荷为变电站的所有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容器等设备在通电状态下的运转状态、运转过程中的具体功率以及运转所需要的具体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该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智能碳排放降低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利用变电站的数据和智能算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碳排放量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这意味着在变电站运行时,系统能够不断监测碳排放情况,并自动采取措施来减少排放,从而降低环境影响和改善空气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611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711115186.5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开了一种球形均压帽,其具有一个半球形均压帽本体,所述均压帽本体为导电金属制件,均压帽本体内设有盲孔和凹槽。该球形均压帽套装在输电杆塔的连接螺栓上,可以改善螺栓表面场强分布,防止发生导线对螺栓放电等现象,避免螺栓发生闪络、输电线路短路、跳闸等严重危害输电线路安全的现象,并能延长复合材料杆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加装操作简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