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984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609091.4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N2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材料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根据检测到的待测量件的设定检测区域的各个位置处的界面电荷分布,获得反映各个位置对应的界面电荷集聚量的参数;根据设定检测区域的各个位置的坐标、与各个位置对应的反映界面电荷集聚量的参数,获得设定检测区域电荷积聚图;将设定检测区域电荷积聚图与绝缘材料表面缺陷特征样本库中相对应的缺陷区域的缺陷区域电荷积聚图进行比对,进而确定待测量件在设定检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缺陷。本发明将绝缘材料的缺陷表征为界面电荷分布,通过将检测到的待测量绝缘材料的界面电荷分布与样本库中的界面电荷分布进行比对,即可实现绝缘材料的缺陷检测,整个过程简单易行,便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2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1520396.7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电荷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属于高压绝缘材料特性测量领域,测量装置包括待测绝缘件的支撑装置、电压加载装置、测量探头装置和静电计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待测绝缘件施加力载荷的施力装置,施力装置为向下施加压力的施力装置。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添加了施力装置,利用施力装置对待测绝缘件施加力载荷,实现了待测绝缘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面电荷,即待测绝缘件同时受到支撑力和电动力的表面电荷,提高了通过表面电荷测量的设备的绝缘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80119.7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拉杆特性测试装置,绝缘拉杆特性测试装置包括具有观察窗的封闭气室,还包括处于封闭气室内或者延伸入封闭气室内的相对间隔布置以在封闭气室内形成安装断口的电压加载件和接地件,电压加载件和接地件分别具有用于与处于所述安装断口处的待测绝缘拉杆连接的连接端,测试装置还包括与接地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接地件向待测绝缘拉杆施加拉力的力加载机构。待测绝缘拉杆能够同时受到电压载荷和机械作用力的叠加作用,二者之间相互耦合影响,此时待测绝缘拉杆的试验环境与待测绝缘拉杆的实际使用环境一致,由此测试出的待测绝缘拉杆的绝缘性能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51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0080119.7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拉杆特性测试装置,绝缘拉杆特性测试装置包括具有观察窗的封闭气室,还包括处于封闭气室内或者延伸入封闭气室内的相对间隔布置以在封闭气室内形成安装断口的电压加载件和接地件,电压加载件和接地件分别具有用于与处于所述安装断口处的待测绝缘拉杆连接的连接端,测试装置还包括与接地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接地件向待测绝缘拉杆施加拉力的力加载机构。待测绝缘拉杆能够同时受到电压载荷和机械作用力的叠加作用,二者之间相互耦合影响,此时待测绝缘拉杆的试验环境与待测绝缘拉杆的实际使用环境一致,由此测试出的待测绝缘拉杆的绝缘性能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91521.5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立式双主轴旋锻机,包括立式床身、锻造单元、送进机构及送抽芯机构;锻造单元连接在立式床身中部,锻造单元上方设置有箱体前罩,箱体前罩与立式床身连接;立式床身上部安装有送进机构,送进机构内部设置有送抽芯机构;所述的立式床身中部与上部之间设置有方形橡胶减震支座,形成一道柔性减震层;本发明不仅能实现较大直径管棒料加工,保证管料内孔成形,而且可以解决因锻模质量较大不能对管棒料实现有效锻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9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507599.8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A61B8/00
Abstract: 一种旋转扫描机械装置、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及方法,旋转扫描机械装置包括夹具,夹具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超声探头的内腔,内腔的壁面加工有阶梯凹槽,超声探头安装在内腔中被阶梯凹槽限位,超声探头的检测端由夹具的底部露出,夹具的顶部连接圆形伺服电机,超声探头与圆形伺服电机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圆形伺服电机能够带动超声探头旋转;超声探头的检测端设置压力监测装置。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包括所述的旋转扫描机械装置以及信号传输和处理模块、超声成像装置和上位机,旋转扫描机械装置的超声探头以及压力监测装置与超声成像装置相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三维重建效果好,经济成本低和使用范围广的特点,能产品化推广到临床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616372.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汗冷却材料热考核试验装置及方法,以能够周向旋转的平台基板为支撑,满足多角度的热环境测试需求,在导轨的一侧设置与导轨距离相同的热流计和试件工装,可以先通过热流计测试火焰喷枪的热量,然后再在轨道的带动下对试件进行加热,实现考核热流环境的精准标定与控制,提高了发汗冷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置信度,本试件工装中预留了冷却水槽,冷却水槽与待测试的试件隔离,冷却水槽为试件试验时提供冷却降温环境,既能确保试验外部环境影响尽可能小,又能提高试件工装使用寿命,试件工装还连通冷却水源,能够实现冷却剂的恒定流量及恒定压力供给,与火焰枪配合,实现了发汗冷却材料在多物理场复杂环境中的发汗冷却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13747.2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9B23/18
Abstract: 医学电子传感多模块组态实验系统,包括集成为一起的多个实验模块,其中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模块能够进行各种电路实验,传感器实验模块能够进行I‑V(电流转电压)光电流转电压信号实验,仪表运算放大电路实验、气体压力传感器实验;所述单片机实验模块能够进行定时器实验、模拟开关电路实验、A/D转换实验、TTL电平串口通信实验、PWM实验、FIR滤波器实验;所述课程设计实验模块能够进行心电图和心率获取实验、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获取实验、以及血氧波形和血氧浓度的获取实验;本发明通过各种模块设计,组成多模态组态实验系统,具有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的应用与整体架构的效果,并且能够完成各种功能的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401303.4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的臭氧浓度估算方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多源样本数据的收集、预处理与融合,得到输入参数;步骤二,基于多层映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臭氧浓度估算运算基础模型;步骤三,基于影响因素、前溯时间和空间范围,探寻所得臭氧浓度估算运算基础模型的最优化输入参数组合,根据所得最优化输入参数组合对地面臭氧浓度进行准确估算,得到臭氧浓度的空间连续分布情况,实现融合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的臭氧浓度估算方法。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所用到的多源样本数据均免费且开源,增强了通用性,能够快速估算臭氧浓度并绘制其在目标区域的连续分布图。
-
公开(公告)号:CN114345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452454.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床化学链反应装置和整体式载氧体制备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外壳、保温材料、陶瓷蓄热体和若干个整体式载氧体;所述外壳内部固定有所述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内部固定有所述陶瓷蓄热体;所述陶瓷蓄热体内部在沿固定床化学链反应装置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尺寸相同的直通孔,每个直通孔内装填一个或多个整体式载氧体。有效缓解化学链氧化‑还原循环过程吸放热所导致的反应器内部温度波动过大的状况,进而有效解决气相燃料部分氧化反应因吸热降温导致的反应性能降低的问题,以及载氧体再生反应因过度放热升温导致载氧体局部烧结失活、寿命减少的问题,同时,强化径向热质传递,提升产物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