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1738.6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曹茜 , 王晓斌 , 张亚宇 , 孙家文 , 李昌陵 , 李忠政 , 常鹏 , 周红莲 , 廖孟柯 , 荆世博 , 边家瑜 , 周专 , 安琪 , 于志勇 , 易庚 , 周连凯 , 钟锐 , 胡志云 , 辛超山 , 宋新甫 , 余中平 , 陈伟伟 , 余金 , 荣秀婷 , 霍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频率备用的火电与储能联合深度调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机组参数、储能参数、系统参数和新能源参数;对火电机组频率备用功率与储能调频功率设立约束条件;对深度调峰出力的平衡、总调频资源和频率安全标准设立约束条件;建立集成深度调峰与频率调节功能的含储能电力系统的调度模型;根据约束条件与输入参数,对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针对深度调峰与频率调节功能的优化系统调度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储能与火电提供频率备用以及深度调峰融入了电力系统调度模型,有利于生成一个计及成本的同时考虑系统频率调节与深度调峰的综合调度方案,帮助维持系统频率的长期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16616.X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翟旭京 , 陈伟伟 , 陈露锋 , 薛静杰 , 王金龙 , 张毅 , 冯桉 , 许叶林 , 胡思源 , 罗攀 , 任知猷 , 余金 , 宋海明 , 任娟 , 周红莲 , 华东 , 申亚波
IPC: H02J3/00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1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力系统基于大数据的负荷预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控制技术领域。该电力系统基于大数据的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收集电力系统的历史负荷数据、天气数据、经济活动数据和特殊事件数据;数据预处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处理,确保数据质量;特征提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影响负荷的关键特征;模型构建,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负荷预测模型;模型训练与验证,使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验证方法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整合历史负荷数据、天气数据、经济活动数据和特殊事件数据,可以更全面地捕捉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0985805.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优化方法,包括:确定电力系统振荡运行方式,根据电力系统振荡的运行方式的振荡频率确定造成振荡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振荡机组,在确定造成振荡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电力系统中造成振荡的机组;对振荡机组的励磁控制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0095575.1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功率预测方法及储能电站功率分配方法,利用改进多层交叉反馈(Multi‑layer Cross feedback,MCF)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对电力系统负荷曲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基于负荷预测,计算储能电站用于调峰备用以及调频备用功率需求,并引入调峰模式与调频模式的参与因子,构建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峰的运行模型,基于该模型,引入种群食物搜寻算法,对储能电站用于调频和调峰的备用功率分配进行优化。本发明将改进MCF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负荷预测模型、储能电站运行模型以及种群食物搜寻算法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的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储能电站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159441.6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天和本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工程规划和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装置规划设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以获取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装置的容量计算模型,以储能装置的容量、PCS、储能电芯信息为目标,通过生产运行模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等求解,得到储能装置的容量、PCS、储能电芯配置信息;并根据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电池的设计模型,求解多约束决策模型,对接入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电站土建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本申请能够得到储能电池容量、电芯型号和PCS容量配置信息,然后通过容量配置信息对储能装置的PCS设计、土建设计进行最优配置,使得三站合一变电站发挥消纳新能源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6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095575.1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功率预测方法及储能电站功率分配方法,利用改进多层交叉反馈(Multi-layer Cross feedback,MCF)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对电力系统负荷曲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基于负荷预测,计算储能电站用于调峰备用以及调频备用功率需求,并引入调峰模式与调频模式的参与因子,构建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峰的运行模型,基于该模型,引入种群食物搜寻算法,对储能电站用于调频和调峰的备用功率分配进行优化。本发明将改进MCF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负荷预测模型、储能电站运行模型以及种群食物搜寻算法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的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储能电站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4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53506.9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局部灵敏度信息分布式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分布式网络框架,分布式网络框架包括多个分布式电源、多个电力电子转换装置、多个储能装置、以及多个本地控制器;S2、分布式网络框架中,相邻两个节点的本地控制器之间双向通信;S3、对配电网进行基本潮流计算;S4、根据配电网通信网络拓扑建立偏权重矩阵D(k);S5、根据电压越限值估算分布式电源需要增发或减少的无功功率,不断更新偏权重矩阵D(k),由此分配各节点所接入设备的无功功率总增量,直至满足电压限制和分布式电源出力限制。本申请通过调节配电网节点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改变无功出力,实现对配电网节点电压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控制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64895.1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海峰 , 夏新茂 , 梁钢 , 刘锦明 , 康玉函 , 廖孟柯 , 付林 , 常鹏 , 郭太平 , 余金 , 申亚波 , 唐旭 , 张娟 , 张伟 , 王绍然 , 邓占锋 , 赵国亮 , 于弘洋 , 王英沛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次同步谐振风险的安全短路容量筛选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得与具有发电机组的电力系统连接的一条补偿线路和N条非补偿线路;分别计算发电机组和其中一个非补偿线路之间的等效电抗、以及该非补偿线路和其他非补偿线路之间的等效电抗,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表征为向量集合;根据步骤2获得的向量集合计算出每个向量的数值,并根据向量的数值计算得到与各发电机对应的串补作用系数CIFk;根据计算得到的CIFk值判断其是否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将符合条件的CIFk值对应的向量筛选出来组成安全短路容量区间。本发明在不同短路容量条件下利用串补系数作用法计算系统各发电机的SSR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67211.4
申请日:2023-10-2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新疆大学
Inventor: 余中平 , 宋新甫 , 尹纯亚 , 解超 , 张高航 , 余金 , 宋海明 , 卫俊辰 , 辛超山 , 高贵亮 , 郑伟东 , 关洪浩 , 任娟 , 胡志云 , 周红莲 , 申炳豪 , 杨凤英
IPC: H02J3/00 , H02J3/32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发电计划跟踪与调峰的新能源汇集储能协调运行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汇集站跟踪计划出力能力与系统调峰需求划分出新能源场站储能和汇集站储能运行的不同区域,搭建多应用场景下新能源汇集站储能与场站储能的协调运行策略,对不同区域进行优化,对多应用场景下新能源汇集站储能与场站储能的协调运行策略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面向发电计划跟踪与调峰的新能源汇集储能协调运行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提升汇集站整体的运行经济性,提升新能源汇集系统跟踪计划出力以及辅助系统调峰的效果,同时通过优化多储能系统的SOC,使汇集站储能系统保持较好的动作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74232.9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新疆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多灵活性资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框架,建立多备用资源协同优化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模型,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框架、多备用资源协同优化模型及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模型实现高风光渗透率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本发明提供的计及多灵活性资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能够在碳减排与新能源消纳的同时,实现灵活性资源的协调优化,充分发挥灵活性资源灵活调节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