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0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58605.X

    申请日:2015-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及其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包括第一并联电容器组、第二并联电容器组、第一放电线圈、第二放电线圈、旁路开关、涌流限制电抗器和四极接地隔离开关,所述第一并联电容器组和第二并联电容器组串联后通过高压断路器与电力系统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线圈与第一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所述第二放电线圈与第二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所述旁路开关和涌流限制电抗器串联后与第二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所述四极接地隔离开关中的三极与第一并联电容器组的进线侧连接,四极接地隔离开关中的另一极与第二并联电容器组的中性点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旁路开关即可实现对并联电容器组输出容量的调整,便可输出两个等级的无功补偿容量。

    一种多平台互联海上风电交流输电系统无功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51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48433.0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一种多平台互联海上风电交流输电系统无功配置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无功配置方法寻优困难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多平台互联海上风电交流输电系统数据,确定系统无功需求;对电压控制指数进行计算,选择对全局电压控制能力强的点作为无功补偿点;选择目标函数,以有功损耗小、投入无功最少为目标,建立多平台互联海上风电交流输电系统无功配置模型;根据风电场运行规则建立约束条件,并在每一次迭代后重新进行潮流计算,更新约束条件;利用天牛须搜索寻优算法,并与上一次计算进行比较,更新寻优方向以及步长,当达到局部最优解或最大迭代次数后,输出最终的最优无功补偿量QSVG。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无功配置方法寻优困难的问题。

    一种集总式接地装置、电站接地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614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9778.1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一种集总式接地装置、电站接地系统及施工方法,其中的电站接地系统包括位于电站基础之上的避雷设施和主地网,主地网位于底面之下,其位于主地网之下的集总式接地装置,所述集总式接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环形金属体,且在所述环形金属体上引出一个导体以及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接地引上线,导体至少为15米且另一端连接主地网,接地引上线与所述避雷设施连接。较常规的分散式集中接地装置,该“集总式接地装置”的设置,雷击避雷针、线后,从避雷针、线进入地网的雷电波有更长的流动距离才能达到主地网,长距离的流动过程会产生足够的衰减,大大降低了“反击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威胁,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输变电工程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5462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01686.5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输变电工程中的环境参数建立所述输变电工程的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所述输变电工程中的设备参数建立所述输变电工程的逻辑模型;根据所述输变电工程中的物理参数所述输变电工程的物理模型;在所述数字高程模型、所述逻辑模型以及所述物理模型均满足预设设计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三维设计通用模型库;根据所述三维设计通用模型库建立基于所述输变电工程的施工图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库;在所述三维可视化模型库中根据施工周期将所述输变电工程中的工程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

    输变电工程的数字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54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01687.X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的数字化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在所述输变电工程中根据施工要求建立的三维设计模型;在所述输变电工程的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三维数据通过GIM数据格式校验的情况下,检测所述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三维工程参数;在所述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三维工程参数满足输变电工程的预设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得到所述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三维工程参数的检测结果;根据所述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三维工程参数的检测结果和所述GIM数据格式校验的校验结果,生成数字化报告。本申请解决了对于输变电工程中三维设计的数字化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