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线夹接续装置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90146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632966.0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穿刺线夹接续装置;包括穿刺线夹本体和安装组件;穿刺线夹本体的上壳体开有第一穿刺线槽和第一接地槽,第一穿刺线槽设有若干上刀刃,引流线安装夹与上壳体固定,上壳体内部设有连通上刀刃与引流线安装夹的金属件,下壳体开有第二穿刺线槽和第二接地槽,第二穿刺线槽设有若干下刀刃,扭矩螺杆贯穿下壳体且与上壳体螺纹配合,接地环处于第二接地槽与第一接地槽内;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转轴和拨动块,拨动块开有拨动槽,拨动块处于安装座内,转轴与所有拨动块下部通过齿结构啮合传动。有益技术效果为:作业步骤简单、劳动强度小、作业耗时端,可以有效解决本穿刺线夹接续装置和导线间的防水问题,提高线路的安全运维水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卧式水轮机组用导叶位置反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131527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0997215.4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一种卧式水轮机组用导叶位置反馈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水轮机组的导叶位置反馈装置,它为了解决现有的主令开关即导叶反馈装置精确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该反馈装置包括磁敏非接触式角度传感器、测量显示控制仪、3个支撑件和联轴器,角度传感器的外壳为圆筒形,外壳上设置有圆形隔板,圆形隔板周向均匀设置有3条圆弧状通孔,通过螺栓使角度传感固定在3个支撑件上,接力器传动轴的端面上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中心线与接力器传动轴的中心线相重合,转轴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角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线与测量显示控制仪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反馈装置能够良好的反应机组导叶开度,保证机组启停机的成功率,提高了稳定运行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高压引线智能切断装置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10294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2000901.7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高压引线智能切断装置;包括引线剪刀、钳形电流表、电磁锁和控制模块;引线剪刀包括两个刃部和两个手柄部,两个刃部之间为切割区域,钳形电流表与引线剪刀的其中一个刃部侧壁固定连接,钳形电流表的钳口对准引线剪刀的切割区域,电磁锁与引线剪刀的其中一个手柄部固定连接,电磁锁的锁舌对准引线剪刀的两个手柄部之间;钳形电流表将采集到的引线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如果电流信号的数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锁的锁舌伸出,伸出后的锁舌阻挡引线剪刀的两个手柄部相对移动。钳形电流表自动检测到引线的电流数值,若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启动电磁锁,电磁锁的锁舌阻止引线剪刀进一步推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穿刺线夹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89810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631922.6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穿刺线夹;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接地环、引流线安装夹和扭矩螺杆;上壳体下端面开有第一穿刺线槽和第一接地槽,第一穿刺线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上刀刃,引流线安装夹与上壳体固定,上壳体内部设有连通上刀刃与引流线安装夹的金属件;下壳体上端面开有第二穿刺线槽和第二接地槽,第二穿刺线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下刀刃;扭矩螺杆贯穿下壳体且与上壳体螺纹配合,所述扭矩螺杆侧壁下部设有限位挡板;接地环处于下壳体的第二接地槽与上壳体的第一接地槽内,接地环通过下壳体内部的金属件与下刀刃连通。有益技术效果:作业步骤简单、劳动强度小、作业耗时端,可以有效解决本穿刺线夹和导线间的防水问题,提高线路的安全运维水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吊式走线槽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5006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0639231.6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走线槽技术领域,是一种吊式走线槽,其包括能够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导轨梁和不少于两段的通槽,导轨梁沿水平方向布置,通槽安装在导轨梁上并能够沿导轨梁移动,通槽的内部有能够容纳线缆的空腔,相邻两个的通槽的端部对接在一起,或者相邻两个的通槽的端部之间有间隙并形成穿线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通槽容纳及承托线缆,相邻两个的通槽端部的间隙形成穿线口,简化了现有走线槽进线口和出线口的设置过程,布线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还能在表架布局改变时通过移动通槽,调整改变穿线口的位置,重新布线省时省力、明显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灵活性高、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