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30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54237.0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F17/1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影响增量的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各阶矩快速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假设;步骤2、使用影响增量法推导电力系统的基于二次影响增量的二阶原点矩表达式和基于三次影响增量的三阶原点矩表达式;步骤3、推导得到基于影响增量的二阶原点矩表达式和基于影响增量的三阶原点矩表达式;步骤4、推导基于影响增量的n阶原点矩表达式,并计算n阶原点矩;步骤5、根据步骤4计算所得的n阶原点矩求解对应各阶的中心矩与半不变量,进而根据求解结果还原概率分布并对电力系统进行调控。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供电可靠性的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3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910463964.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扭转型防振装置,所述装置挂接在输电导线上,包括:防止电磁场干扰的封闭装置和电磁阻尼装置(2);所述封闭装置为中空封闭结构,包裹在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外;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电磁阻尼,阻止导线发生扭转型振动;其中,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包括水平导管(7)以及与水平导管(7)连接的第一偏心导管和第二偏心导管(8);所述第一偏心导管和第二偏心导管(8)在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产生扭转振动时产生与扭转方向相反的扭转力。本发明可以在输电导线扭转型振动中产生电磁阻尼,进一步增加耗能,更好的使输电导线减少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4300.4
申请日:2024-07-09
IPC: G06Q10/0637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通道利用率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各个风电场站历史年份时序发电曲线、风电场站历史年份装机数据、未来评估年份装机容量和电力系统相关参数;构建风电随机时序出力曲线模型,生成未来评估年份各个风电场站的出力曲线;进行长周期时序生产模拟仿真,得到系统中各条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并计算各条输电线路的利用率指标和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平均利用率指标。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风电出力的波动特性,可以更好地应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实现输电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推动能源结构向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0005.4
申请日:2023-11-10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N3/126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候选资源容量价值的源网储协同规划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模块、数据样本生成模块、场景聚合模块、源网储协同规划建模模块、容量价值计算模块、源网储协同规划求解模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候选资源容量价值的源网储协同规划方法。本发明采用候选资源容量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乘子评估候选资源的容量价值,并根据候选资源的容量价值启发式地辅助遗传算法寻找更优的规划方案,改善遗传算法解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1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64827.2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更换变电站内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方法,包括:制作一个包括两根跨接导线、一个二极管、一个正极柱夹和一个负极柱夹的跨接装置,负极柱夹和正极柱夹分别通过一根跨接导线与二极管的正极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将正极柱夹和负极柱夹分别夹持在临近故障蓄电池正极和负极的串联导线上;分别断开串联导线与故障蓄电池正极和负极的连接,再将备用蓄电池通过串联导线串入蓄电池组中;将正极柱夹和负极柱夹从串联导线上拆除。本发明设计合理,保证了直流系统的可靠供电,在更换过程中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提高了更换故障电池的工作效率,使得检修人员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快速、及时、安全地隔离故障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17095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27268.6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预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新鲜度和交叉熵算法的电动汽车负荷组合预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数据预处理;步骤2:选取m个单一预测模型组成组合预测模型;步骤3:组合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负荷特性,在合理选取相似日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了历史数据的时间性和有效性,利用交叉熵算法和新鲜度函数对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满足公交车充电站对充电负荷进行有序控制的要求,并且大大改善了预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5450.8
申请日:2023-11-10
Inventor: 宣文博 , 雷铮 , 闫大威 , 李慧 , 王伟臣 , 张军 , 董逸超 , 张天宇 , 刘忠义 , 魏联滨 , 李媛媛 , 宋佳 , 张凯楠 , 王梓怡 , 刘思宇 , 颜豪 , 乔铭扬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准连续化的电力市场长周期时序仿真方法及装置,包括:S1、获取时序数据;S2、将长期多日时序仿真问题解耦成为多个持续2日的子优化模型,从第一个子优化模型开始迭代执行步骤S3‑S6;S3、建立连续化安全约束机组组合模型,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该模型,得到连续机组状态变量;S4、对机组状态重新整型化;S5、重新进行安全约束机组组合计算,得到火电机组和储能的功率分配;S6、获取本次迭代子优化模型的仿真结果,判断所有子优化模型是否都执行完毕,如果是,执行步骤S7,否则,取下一个子优化模型,返回步骤S3;S7、获取仿真结果输出成报表;本发明高效获得符合电力系统运行实际的仿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36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63964.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扭转型防振装置,所述装置挂接在输电导线上,包括:防止电磁场干扰的封闭装置和电磁阻尼装置(2);所述封闭装置为中空封闭结构,包裹在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外;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电磁阻尼,阻止导线发生扭转型振动;其中,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包括水平导管(7)与水平导管(7)连接的第一偏心导管和第二偏心导管(8);所述第一偏心管和第二偏心管(8)在所述电磁阻尼装置(2)产生扭转振动时产生与扭转方向相反的扭转力。本发明可以在输电导线扭转型振动中产生电磁阻尼,进一步增加耗能,更好的使输电导线减少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72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148373.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缓冲层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电缆的长度参数、皱纹节距参数、半径参数和厚度参数;获取屏蔽层与皱纹护套之间的第一电阻值,以及根据长度参数和皱纹节距参数计算屏蔽层的第二电阻值;根据第一电阻值和第二电阻值计算缓冲层的径向电阻值;根据半径参数和厚度参数确定皱纹护套与缓冲层的接触临界点的接触角度;根据径向电阻值和接触角度计算缓冲层的体积电阻率;将体积电阻率与预设的评价参数进行比对,以得到缓冲层的缺陷检测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缆缓冲层的缺陷检测装置和设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准确计算出电缆缓冲层的体积电阻率,进而可以根据体积电阻率准确判断电缆缓冲层是否存在烧蚀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4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147103.7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电缆的皱纹护套与缓冲层之间的总空气体积;获取所述待检测电缆的基准体积;其中,所述基准体积为未绕包所述缓冲层的绝缘线芯的总体积、绕包有所述缓冲层的绝缘线芯的总体积或所述皱纹护套的内部总体积;计算所述待检测电缆的总空气体积与基准体积的比率,得到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空气比率;判断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空气比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缺陷比率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待检测电缆存在缺陷,若否,则判定所述待检测电缆未存在缺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地检测电缆的缺陷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