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6791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456033.1
申请日:2015-07-29
Inventor: 王毅 , 王虹富 , 董毅峰 , 侯俊贤 , 陶向红 , 汤涌 , 仲悟之 , 宋墩文 , 万磊 , 杜三恩 , 许鹏飞 , 冯静 , 刘涛 , 刘道伟 , 杨学涛 , 张志强 , 刘燕嘉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流支路数据合理性校验方法,所述潮流支路数据包括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和支路负载率,该方法包括对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和支路负载率的合理性进行校验。本发明中支路负载率校验不依赖于潮流收敛性,采用不存在收敛性的直流潮流估算支路功率,获得了支路功率的近似结果进行检查,避免了支路负载率不合理导致潮流不收敛,无法获取支路潮流结果的弊端;本发明将取值范围大,不易直接检查的支路参数折算为直观的线路长度和具有典型取值范围的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比,方法思路清晰,直观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7883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92649.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棘轮套筒、把手、棘轮控制拔叉和磁块,棘轮套筒固定设置在把手一端,棘轮控制拔叉铰接设置在把手上,并抵住棘轮套筒的棘轮,棘轮套筒中设置有磁块。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需要安装的螺母放置棘轮套筒内,这时在磁块的作用下,需安装的螺母会自动吸附在棘轮套筒上,然后可直接在螺杆上进行紧固作业。本发明提供的棘轮扳手和需安装的螺母衔为一体,无论工作人员在什么方向安装紧固螺丝,均得心应手,无需先用手将螺母预先拧在螺杆上,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避免了因失手导致的螺母脱落伤人事故,杜绝了高空坠物对下方作业人员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3637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93226.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线安装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卡固定安装用钳子。该钳子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所述左钳柄和所述右钳柄之间铰接;所述线卡固定安装用钳子还包括:第一夹持板,一端设有半圆形的凹槽,另一端与左钳柄可拆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左钳柄可伸缩;第二夹持板,一端设有半圆形的凹槽,另一端与右钳柄可拆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右钳柄可伸缩。本发明提高了线卡的安装效率,钳子头可更换,节省了材料;设置加长把手,增加了操钳力矩的力臂,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47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364611.9
申请日:2015-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组态方式的交直流电网静态安全并行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基础潮流运行方式数据;整定静态安全并行分析参数;根据设定条件筛选开断元件;对静态安全分析计算任务进行分析;对静态安全分析最终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本发明满足了新形势下交直流混联电网静态安全分析准确性、全覆盖、自动化及快速性要求,本发明以静态安全直接开断元件法为基础,提供基于组态方式的交直流电网静态安全并行分析方法,用于提高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准确性及自动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8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37221.4
申请日:2017-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电网中各元件的故障概率;根据所述各元件的故障概率并利用动态潮流确定各元件故障时电网的故障概率、损失负荷量及切负荷系数;根据所述各元件故障时电网的故障概率、损失负荷量及切负荷系数确定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了系统解列或并网后的频率变化过程,以及故障发生后的潮流转移情况,计算得到的元件运行状态相较于常规潮流更加准确;同时,该方法利用电力系统元件的运行可靠性模型,考虑了元件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故障概率,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多重故障概率,计算得到的运行可靠性结果对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1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475761.2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nventor: 许东升 , 王毅 , 李璐 , 刘岳 , 付强 , 朱倩 , 朱红艳 , 李景红 , 张远霞 , 肖子航 , 安百峰 , 段五 , 王雷 , 王彦坤 , 拓四梅 , 刘艳 , 鲁永
IPC: H02G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脱滑电缆剥线器,它含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前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杆套和卡槽,与所述杆套和卡槽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贯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后部设置有V形槽轮,所述杆套内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辊或V形槽轮,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刀架套,所述刀架套内设置有刀架,所述刀架下端设置有切刀。所述刀架顶部和刀架套顶部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带动所述刀架在刀架套内上下移动。本发明在剥线过程中后部V形槽轮对电缆固定性能好,不易造成滑脱,避免造成人员手部滑伤,刀头深度调节方便,不会损伤电缆,工作速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7118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34369.5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500kV变电站低压电容元件更换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支吊机构,行走机构包括长方体框架和导轨,导轨上设置电动葫芦;支吊机构包括位于行走机构两端的前吊挂组件和后吊挂组件,前吊挂组件为两组均包括前上卡件、前下卡件和前螺纹吊杆,通过前螺纹吊杆将长方体框架的上端与电容器平台框架进行固定;后吊杆组件为两组均包括后上卡件、后下卡件和后螺纹吊杆,通过后螺纹吊杆将长方体框架的下端与电容器平台框架进行固定,长方形框架的前端伸出电容器平台框架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设置行走机构和支吊机构,有效简化作业程序、减少工作负荷量,并通过在延伸板上开设不同形状的通孔实现本装置悬挂在电容器正上方,利于快速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1457.6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及其并网转离网无缝切换方法,在微电网内部预先配置备用储能和备用负荷,通过备用储能输出功率、备用负荷吸收功率,平抑微电网并网转离网时内部能量的波动,实现无缝切换。当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收到并网转离网的命令后,实时计算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功率;根据计算结果,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向并离网控制器发出断开PCC处断路器的命令,同时向备用储能或备用负荷发出投入多少的命令,以实现内部能量的平衡。本发明在不调节原有负荷功率和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尤其对于构成复杂、协调困难的微电网,更易于实现并网转离网的无缝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880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639014.2
申请日:2015-09-30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暂态稳定分析中支路过载问题的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判断暂态稳定分析过程中支路是否过载;如果存在支路过载情况,在机组或负荷节点处逐个注入单位虚拟电流,然后计算机组或负荷节点的电压,进而计算过载支路电流,以在不同的机组或负荷节点处注入单位虚拟电流,而在过载支路产生电流的大小对机组和负荷进行排序;根据过载支路的过载量及机组和负荷排序情况,确定机组和负荷的有功/无功调整量;暂态稳定分析校核。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中支路过载辅助决策计算的问题,由于考虑了励磁、调速、负荷等模型的影响,所以计算结果较稳态方法更加准确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87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633967.8
申请日:2015-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0 , Y02E40/76 , Y02E60/76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用移相变压器的仿真方法,通过对目标电网进行潮流计算、暂态分析及短路电流判断;整理得到在应用场景中的各个线路断面;确定参数初值及选址位置;优化参数初值得到最大移相角;并将移相变压器安装在目标电网中,分析安装移相变压器后的目标电网的变化。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针对实际电网的分层分区的特点,给出不同应用场景下移相变压器的具体应用方案,还考虑了移相变压器的各项参数对移相功能的影响,以及移相变压器对目标电网的影响,为移相变压器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及仿真分析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参考,同时保证可移相变压器能够准确且有效地安装在实际电网中,进而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