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86683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64573.5
申请日:2008-05-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K21/04
Abstract: 双速永磁励磁-电励磁复合励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领域。它为解决永磁电机不能变极调速,电励磁电机功率因数小、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双速电机具有两种转子极数P1和P2,所有的N极、S极在转子表面沿圆周方向交错均布排列,把两种极数时的转子极进行叠加,把所有的电机转子极数为P1或P2时极性相同区域设置永磁体,其极性与其所在区域的电机转子极数为P1或P2的极性相同,把所有的电机转子极数为P1或P2时极性相反的区域设置电磁绕组,电机转子极数为P1时,电磁绕组的极性和所在的区域P1极转子极性相同,电机转子极数为P2时,电磁绕组的极性和所在的区域P2极转子极性相同,相邻的极性相同的转子极合成一个转子极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584875U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20301650.7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Abstract: 兆瓦级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温升过高的问题。它的定子的内表面和转子的外表面之间为气隙,转子铁心的外圆周表面有多个凸极,每个凸极根部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永磁体,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呈切向设置在转子铁心上,每相邻的两个凸极上的两个相邻永磁体之间设置一个非导磁体,非导磁体上沿转子的轴向和径向分别设置多个散热孔,每个凸极的外圆周表面下埋有多个阻尼条,多个阻尼条与转子的轴向平行;还可将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呈径向设置在转子铁心上,转子铁心上与每个凸极对应的永磁体槽内设置永磁体,每相邻的两个凸极之间设置一个非导磁体。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同步风力发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201509108U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20100584.4
申请日:2009-08-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K3/04
Abstract: 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属于电机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内涡流损耗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沿径向、且由内圆至外圆依次设置有上层绕组和下层绕组,上层绕组和下层绕组之间层间绝缘,所述下层绕组均匀分为多层,所述上层绕组沿径向、且由外圆至内圆方向依次为上层绕组的第一层股线至上层绕组的第n层股线,上层绕组中各层股线的径向高度不同,进而改变涡流损耗在定子上层绕组内的径向分布,使上层绕组内股线间涡流损耗的径向差异减小,即涡流损耗分布相对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定子绕组内的最高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623556U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20168136.0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K1/28
Abstract: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它涉及电机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采用实心转子的高速永磁电机在高速旋转情况下磁钢脱离转子表面或飞出的故障而提出。倒T形固定件固定装设在楔形卡块的圆弧形底边中心处;楔形卡块装设在相邻两个梯形永磁体之间的间隙处,楔形卡块两个斜面形成的锥度与两个梯形永磁体之间的间隙形成的锥度相同,楔形卡块的底面与位置相对的圆柱形转子铁芯的外圆周面完全贴合;所述圆柱形转子铁芯上的倒T形通槽与倒T形固定件插接配合。固定卡件对永磁体的固定强度很高,保证永磁体在电机高速旋转时不与转子体表面脱离或飞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063467Y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20116304.X
申请日:2007-05-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大功率高压实心转子永磁电动机转子轴径向通风系统,它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机转子的通风系统,以解决现有高压永磁电机的实心转子通风效果较差,容易导致实心转子温升过高,使转子侧永磁体产生不可逆高温失磁的问题。它的实心转子的内圆表面上开有多条通风槽道,在通风槽道的底端面与实心转子的外圆表面之间开有多个转子通风通孔,在定子的内圆表面与外圆表面之间开有多个定子通风通孔,离心式风扇设置在电机轴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转子通风系统能产生的冷却风可大量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有效降低电机转子的温升,延长永磁体及整个电机的工作寿命,并且可以加强电机的过负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1682373U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20192642.3
申请日:2010-05-1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K9/197
Abstract: 高速永磁电机定子平温冷却系统,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高速永磁电机的定子通过通入冷却介质的方式来进行散热,因冷却介质在电机冷却沟道内的温度变化,使得电机定子铁心两端产生较大的温差的问题。它的定子铁心罩于机壳内,定子铁心的内圆周上沿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多个定子槽,绕组缠绕在定子铁心的定子槽内,每个定子槽内有一个槽内楔形平温板与绕组的槽口侧表面相接并与定子槽内壁紧密配合,每个定子槽的槽口处设置定子槽楔并与定子槽的槽口处内壁紧密配合,冷却介质密闭环的外环表面与每个定子槽楔的槽口外端面紧密相接;槽内楔形平温板的厚度从槽内冷却通道的入口侧至出口侧逐渐增厚。本实用新型用作高速永磁电机的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201656595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200659.9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高速永磁电机定子冷却系统,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高速永磁电机的转子温度过高,使电机内永磁体及整个电机的工作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它包括机壳和定子铁心,定子铁心罩于机壳内,所述定子铁心的内圆周上沿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多个定子槽,绕组缠绕在定子铁心的定子槽内,每个定子槽的槽口处设置一个定子槽楔,所述定子槽楔与定子槽的槽口处内壁紧密配合,每个定子槽楔与其所在定子槽的两个侧壁及绕组的槽内外表面所形成的轴向通道内设置内冷却管道,所述多个内冷却管道的两个端部分别汇集在一起形成入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用作高速永磁电机的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201163733Y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20089238.6
申请日:2008-02-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具有梯形结构转子槽楔的永磁电机转子,它涉及一种转子。它解决了实心转子永磁电机转子槽楔易甩出、转子槽楔仅具有单一的固定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的转子体、转子槽楔、永磁体和转子端环,实心的转子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磁极槽,在磁极槽顶部开设燕尾槽,燕尾槽的底部尺寸大于磁极槽的顶部尺寸,燕尾槽的底部尺寸大于其本身顶部尺寸,磁极槽内放有永磁体,转子槽楔是梯形结构,转子槽楔插入燕尾槽内,转子槽楔的端部与转子端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转子槽楔横截面采用梯形后,可提供较强的阻力,防止转子槽楔脱离转子体;对转子槽楔进行点焊,能有效防止转子槽楔发生窜动;转子槽楔采用铜材质,具有起动笼条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455224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00123.7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2D17/14
Abstract: 镁合金真空高压压铸模具前置真空装置。要得到更高品质的铸件,满足高尖端技术场合的需要,最好是在真空状态下生产,因此要解决镁合金易燃问题和气孔缺陷,提高铸件的质量及成品的生产率必须要高压真空压铸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浇注装置,所述的浇注装置通过排气管道(1)连接迷宫装置(2),所述的浇注装置包括压室(3),所述的压室连接所述的迷宫装置的直浇道(4),所述的直浇道连接横浇道(5),所述的横浇道连接内浇口(6),所述的内浇口连接所述的排气管道,所述的内浇口上包括溢流装置(7),所述的迷宫装置连接真空阀(8)。本实用新型用于镁合金压铸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1398102Y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20100215.5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转子,属于电机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针对目前永磁风力发电机将磁钢镶嵌在转子体上存在漏磁大的现象,采用环形永久磁铁代替多个磁钢的技术方案存在两极分界处仍然有漏磁、且装配不易实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是在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设置空心槽,用空气阻断相邻两个永磁体之间的漏磁;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将相邻两个永磁体之间的铁芯换成非导磁材料的压块,并将压块与铁芯之间固定连接;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每个永磁体的左右两侧与铁芯之间设置非导磁材料的楔形块,并将楔形块与铁芯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减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漏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