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141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84940.8

    申请日:2015-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 C02F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复合絮凝剂,由生物絮凝剂干粉、聚合氯化铝铁、氢氧化钙组成,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1.10%~7.89%、15.87%~60.61%、36.76%~81.97%。本发明的絮凝剂具有产品稳定性好,反应条件稳定且易控制,产品至少稳定12个月以上,适合工业化生产及实际水厂应用。本发明的絮凝剂具有产品稳定性好,用量小,节约成本,絮凝效果好,处理效率高,污泥产生量小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给水处理等不同水处理领域。

    一种以菌丝球为载体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0729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173489.9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一种以菌丝球为载体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发酵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方法存在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的问题。方法:一、放射根瘤菌和球形芽孢杆菌混合培养,得产絮菌种子液;二、黑曲霉培养为成熟的菌丝球;三、成熟的菌丝球与产絮菌种子液混合培养,得混合菌丝球;四、以24h为一个发酵周期,每一个发酵周期结束后将混合菌丝球取出倒入新鲜培养基中培养;五、重复操作步骤四30~35次即完成。本发明在保证絮凝率稳定的前提下,减少种子液需求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对生物絮凝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0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6801.0

    申请日:2012-03-06

    Abstract: 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人工合成除砷吸附材料存在制备成本高的问题,现有的天然除砷吸附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除砷效果差的问题。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是在煤质无定形活性炭颗粒表面负载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制备而成。方法:一、制备生物絮凝剂分散液;二、将生物絮凝剂分散液的pH调节至7.5~8.0;三、加入煤质无定形活性炭颗粒进行负载;四、依次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得到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

    糖精废水的处理方法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23811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130184.5

    申请日:2010-03-23

    Abstract: 糖精废水的处理方法,它涉及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直接生化法处理糖精废水的方法去除无机盐的效果差,达不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的问题。方法一:将糖精废水经铁碳加芬顿预处理后,再依次经第一沉淀池、水解多功能池、升流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再经第二沉淀沉淀后排放;方法二:将糖精废水经铁碳加芬顿预处理后,再依次经第一沉淀池、水解多功能池、升流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再经沉淀和气浮处理后。糖精废水经本方法处理后可以达到一级至二级排放标准,Cu2+去除率为98%~99.8%,可以用于处理废水。

    一种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实现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6686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2121.3

    申请日:2010-03-25

    Abstract: 一种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实现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困难,是由于现有的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普遍存在投资较大,工艺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不稳定,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以及采用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的技术不适用于工业污水深度处理的问题。方法:一、前期处理出水进入接触氧化塔,臭氧曝气;二、接触氧化塔出水注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罐;三、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罐出水进入超滤水池,即完成。本发明能有效的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降低成本,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稳定;适合于石化废水、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等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COD达到50mg/L以下。

    咖啡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1066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30183.0

    申请日:2010-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咖啡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咖啡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的出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大,达不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1.调节池,调节pH;2.铁碳-芬顿氧化池进行预处理;3.气浮池处理;4.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5.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6.水解多功能池处理;7.高效活性污泥池处理;8.二沉池处理,即得排水。本发明方法整个去除率为90%~98%(质量),排水pH为7~8,COD为100mg/L~200mg/L,氨氮为5mg/L~25mg/L,色度去除,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附着型硫酸盐还原菌定量检测方法及所用生物膜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0255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64902.6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附着型硫酸盐还原菌定量检测方法及所用生物膜取样装置,它涉及一种硫酸盐还原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及该方法中专用的生物膜取样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实现附着型硫酸盐还原菌的快速、较准确的定量检测问题。本方法主要步骤为:用生物膜取样装置取下生物膜、菌体制备、倍比稀释、PCR操作、扩增、电泳检测、查表记数。所述探头(1)依次穿过探头压紧总成(5)、主体(4),探头(1)通过固定件(2)固装在主体(4)的上端面上,探头(1)上端的台肩(1-1)搭接在探头压紧总成(5)的上端面上,控制阀(3)安装在主体(4)的下端侧壁上。本发明方法记数更加准确、缩短计数时间,运用本发明装置可有效取得罐壁和管壁的附着生物膜。

    两段式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84134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10262.1

    申请日:2006-07-07

    Abstract: 两段式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为了解决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菌种来源不明,调控困难,硝化和反硝化对DO浓度要求不同,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本发明筛选出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异养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采用异养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构建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泥体系处理含氮废水,具有投资少,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不仅去除废水中的氨氮,而且对总氮也有较高的去除率。

    一种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21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307691.6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一种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零价铁纳米颗粒易团聚和剩余污泥对环境产生二次污的问题。方法: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静置沉降得到沉降污泥,向沉降污泥中加入蒸馏水利用氮气曝气,加入FeCl3·6H2O,再加入NaBH4水溶液,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利用磁铁分离固体产物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最后干燥固体产物,得到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本发明利用污泥包裹纳米零价铁,纳米零价铁的加入能够加强对Sb、As等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增加纳米零价铁的分散性,还原吸附效率高,避免二次污染。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剩余污泥复合纳米零价铁。

    一株二恶烷降解菌D2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8675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1072150.3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一株二恶烷降解菌D2及其应用,它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恶烷降解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二恶烷降解菌为Xanthobacter autotrophicus,即自养黄色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4610。该菌株对二恶烷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和较高的耐受限度,且能在高浓度的二恶烷环境内保持其降解速度。在水体中,该菌株可以二恶烷为唯一碳源生长,能耐受超过2000mg/L的二恶烷,并可以在30℃的条件下将水体中不高于耐受浓度的二恶烷降解至检测限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