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3572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86333.7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TiO2NTs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修饰电极作为光阳极,用于对内分泌干扰物,尤其是非电化学活性内分泌干扰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次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光电传感电极的选择性修饰,大大提高了电极的选择性和检测的灵敏度,可以排除多种共存小分子的干扰,检测限达到10-8mol·L-1数量级,电极稳定,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94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75278.1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定难氧化废水COD的方法,该方法以钛板为基体电极,在钛板表面生长直立有序的TiO2-NTs,然后再采用脉冲电沉积锡锑氧化物得到具有光电催化一体化氧化性能的SnO2/TiO2-NTs传感电极,可应用于难氧化废水的COD测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传感电极的构筑方法一方面使SnO2能够大部分进入TiO2-NTs中,且不会完全覆盖TiO2-NTs,有利于光直接照射TiO2-NTs上,充分发挥其光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锡锑氧化物同时共沉积到TiO2-NTs内部,析氧电位显著提高,电极氧化能力明显改善,与层层沉积的方法相比,更具有优越性,有利于电极催化性能的发挥。由于本发明制备的SnO2/TiO2-NTs传感电极具有光电一体化的强氧化性能,因此能针对难氧化废水快速测定COD。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94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75197.1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太阳光光电催化测定废水COD的方法,以C-N/TiO2-NTs电极为光电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光电催化快速测定废水的COD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的真空负载浸渍法不仅保留了TiO2-NTs良好的管式通道,有利于TiO2-NTs与有机物的充分接触,而且C、N掺杂使得TiO2-NTs的光谱响应范围红移至可见光区域,使得电极能够在模拟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快速测定废水COD,避免了传统光催化必须携带紫外氙灯和商用稳压器等问题,对含邻苯二甲酸氢钾、葡萄糖等废水COD的检测范围为0.4~440mg/L,检测限为0.1mg/L。
-
公开(公告)号:CN102353709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63079.6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7/327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氧化物纳米管阵列上固定的肌红蛋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即采用电化学阳极化的方法,在Ti-Pd合金表面直立向上生长一层高度有序的纳米管阵列膜Pd-TiO2NTs,所得到的Pd-TiO2NTs进一步被用来自组装血红素类蛋白质。这种生物传感器不仅可以对有机卤素污染物-三氯乙酸进行快速而灵敏测定,而且所组装的蛋白质不易脱落,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寿命比较长。由于本发明中用于组装蛋白质的基底材料Pd-TiO2NTs电极在原位生长了高催化活性Pd的同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所以Pd-TiO2NTs不但可以组装大量的蛋白质分子,而且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直接导致三氯乙酸测定的灵敏度大大提高。该电极制备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040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10034882.8
申请日:2008-03-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C311/15 , C07C30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乙炔基苯磺酰胺(I)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反式-4-氯磺酰基基肉桂酸为原料,在乙酸中首先和液溴加成,生成3-(4-氯磺酰苯基)-2,3-二溴丙酸;后者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加入氨水或脂肪族胺或芳香族胺和三乙胺的混合物,进行0.5-1分钟的微波反应,经过磺酰胺化、脱羧二步反应,可以合成中间体4-(2-溴乙烯基)苯磺酰胺;该中间体不需分离,直接向反应体系再加入乙醇钠,在60-80℃温度下反应,“一锅法”合成4-乙炔基苯磺酰胺。本方法合成的4-乙炔基苯磺酰胺,在生物医学、医药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应用前景;该类化合物中含有磺酰胺基和末端炔基,是有机化学中有价值的合成“砌块”,特别是取代苯乙炔近年来被广泛用于三唑等芳香性杂环。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600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99042.1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浓度染料废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高色度染料废水的分段式处理方法。本发明将电化学氧化与光催化氧化技术优化组合成为电化学预氧化-光电协同氧化-光催化氧化的三段式污水处理新工艺,选用兼具优良光电催化性能的Sb dopedSnO2/TiO2-NTs/Ti光电一体化电极作为降解处理的阳极材料。本工艺取得了预期高效的处理效果,并最大化的节约能耗,体现了节能的优点,为实现高浓度高色度染料废水的降解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0445216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610147403.4
申请日:2006-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46
Abstract: 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析氧电位长寿命纳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锡锑铈铕复合氧化物纳米电极及制备方法。由钛金属片表面负载锡、锑、铈、铕纳米复合氧化物修饰层组成。用溶胶-凝胶方法并结合程序升温氧化焙烧工艺进行制备。将100gSnCl2·2H2O,掺杂1~10gSbCl3、5~8gCeCl3·7H2O,1~5gEuCl3·6H2O溶于1L乙醇中,加入5mL6mol/L的盐酸,制得到锡锑铈铕复合金属醇盐溶胶,经重复挂膜、烘干、10℃/min氧化升温至500℃的热解氧化程序,最后500℃焙烧1h制得。本发明的纳米电极同时具有析氧电位高、对有机污染物催化活性强、电极电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且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制作成本低廉、能更有效氧化废水中难生化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和无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715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339442.3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B01J13/0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化过硫酸盐和O2协同降解全氟化合物的电化学方法。本发明通过一步合成法原位形成掺杂了铁和镍的双金属碳气凝胶电极,以CA为基底,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在该电极表面,不仅能够原位发生2电子氧还原反应(ORR),产生H2O2,同时电极表面丰富的金属活性位点在催化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同时也能够活化过氧单磺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通过这两种自由基在阴极的协同作用降解全氟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5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686813.0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7/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探针封装释放的非固定型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制备时,将K3[Fe(CN)6]封装到介孔二氧化硅(MSN)孔道当中,通过APTES处理使MSN表面带正电荷,随后利用静电作用将适配体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结合在MSN表面形成“分子门”,即获得信号探针的封装控释体系,同时以带正电的ITO电极作为传感电极,通过检测过程中释放出的K3[Fe(CN)6]及RGO在电极上所引起的信号响应与目标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对靶标的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适配体‑RGO复合物构建双重“分子门”,通过目标物诱导控制信号分子的定量释放,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同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单,分析快速,具备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其他污染物的监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97078.9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25B11/067 , C25B11/075 , C25B11/087 , C25B1/02 , C25B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碳基为基底的单原子铁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石墨相氮化碳(CN)制备过程中原位掺入一定量的氯化铁(FeCl3·6H2O)作为铁源,通过两步煅烧和酸洗浸泡后,得到具有原子级分散的、均匀的单原子铁结构。再采用电沉积的方式,将单原子铁材料均匀负载在碳纸表面形成光电极。由于采用氮原子原位锚定铁使铁原子均匀地分散到氮化碳的嗪环结构中,再通过酸洗过程除去表面不稳定的铁颗粒,所制备的单原子铁电极在光电催化过程中同步活化过硫酸单盐(PMS)和氧气(O2),可以产生大量的1O2,该方法制备简便、反应催化活性高、易于循环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