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束丝纤维电阻率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8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300819.4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陶瓷束丝纤维电阻率测试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测定束丝纤维的纤度和密度;将束丝纤维用树脂溶液浸润后,卷绕到绕线框上,在烘箱中加热硬化,再预切为棒状样品;将棒状样品固定在模具中,精确裁定样品长度;将裁剪后的束丝纤维用导电胶固定在测试夹具的金属片上,使纤维与金属片导通,于烘箱中保温,使导电胶充分干燥;用导线将高阻计与束丝纤维两端的接线柱连接,测试电阻值并记录;根据束丝体积电阻率计算公式得出束丝纤维的电阻率。可避免束丝在测量过程中发生扭转现象,避免环境因素对纤维电阻率的影响;包埋后的束丝易于制作电极,精确锁定有效导电长度,实现高精度的电阻测试;且显著提高制样的成功率和电阻测试的效率。

    一种陶瓷束丝纤维电阻率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00819.4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陶瓷束丝纤维电阻率测试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测定束丝纤维的纤度和密度;将束丝纤维用树脂溶液浸润后,卷绕到绕线框上,在烘箱中加热硬化,再预切为棒状样品;将棒状样品固定在模具中,精确裁定样品长度;将裁剪后的束丝纤维用导电胶固定在测试夹具的金属片上,使纤维与金属片导通,于烘箱中保温,使导电胶充分干燥;用导线将高阻计与束丝纤维两端的接线柱连接,测试电阻值并记录;根据束丝体积电阻率计算公式得出束丝纤维的电阻率。可避免束丝在测量过程中发生扭转现象,避免环境因素对纤维电阻率的影响;包埋后的束丝易于制作电极,精确锁定有效导电长度,实现高精度的电阻测试;且显著提高制样的成功率和电阻测试的效率。

    一种氧化铈-氧化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51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184917.6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铈‑氧化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氧化铈‑氧化铝纤维。氧化铈‑氧化铝纤维的长度不小于1mm,直径为微米数量级,铈的含量为铈和铝总质量的1%~50%,吸收波长为350~700nm。制备时,合成铈‑铝溶胶;配制前驱体纺丝液;将前驱体纺丝液形成纤维形态,煅烧,得氧化铈‑氧化铝纤维。氧化铈‑氧化铝纤维可在制备空气净化材料和水净化材料中应用。以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方式调整氧化铈的禁带宽度,使其吸收波长红移到可见光区域,提高对自然光的利用率。通过制造氧化铈‑氧化铝复合纤维,可方便地实现氧化铈光催化材料的回收利用,避免二次污染。

    一种碳化硅纤维表面电镀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72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61198.8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54 C25D3/12 C25D7/0607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纤维表面电镀镍的方法,涉及碳化硅纤维的表面处理。将连续SiC纤维裁剪,得连续SiC纤维后进行热处理脱胶,得脱胶后的SiC纤维;将脱胶后的SiC纤维置于NaOH溶液中煮沸,冲洗后,得除油污后的SiC纤维;把除油污后的SiC纤维放入硝酸水溶液中浸泡进行酸腐蚀,让其表面粗糙化,以提高其表面能,增强镀层与纤维间的结合力,从硝酸水溶液取出后,再冲洗,得表面粗化后的SiC纤维;将表面粗化后的SiC纤维干燥,得预处理的干燥SiC纤维;配制电镀液,将得的预处理的干燥SiC纤维作为阴极,金属镍板作为阳极,置于电镀液中,预处理的干燥SiC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光亮致密的镍金属涂层,实现碳化硅纤维表面电镀镍。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532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238997.X

    申请日:2013-06-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的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通过氯甲基硅烷与二氯二茂钛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直接制备一种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的方法。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氯甲基硅烷和二氯二茂钛同时混合溶于无水醚类中;2)分批次往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镁反应;3)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往步骤2)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料中分批加入还原剂反应;4)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往步骤3)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料中加入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静置,分出上层有机相,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锆碳硅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5326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237094.X

    申请日:2013-06-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锆碳硅烷的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通过氯甲基硅烷与二氯二茂锆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直接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锆碳硅烷的方法。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氯甲基硅烷和二氯二茂锆同时混合溶于无水醚类中;2)分批次往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镁反应;3)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往步骤2)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料中分批加入还原剂反应;4)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往步骤3)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料中加入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静置,分出上层有机相,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液态无氧型聚锆碳硅烷。

    原位聚合一维导电高纯碳/聚丙烯腈复合聚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0436493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10088082.0

    申请日:2005-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原位聚合一维导电高纯碳/聚丙烯腈复合聚合物,涉及一种复合聚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采用CVD法制备连续纤维用碳芯。提供一种原位聚合一维导电高纯碳和聚丙烯腈的方法。复合聚合物的组成及含量为丙烯腈100份,一维导电高纯碳1~25份,共聚单体0~15,引发剂1~3份,分散剂0~1份,分子量调节剂0~3份,反应介质150~900份。步骤为将一维导电高纯碳在丙烯腈等混合溶液中分散并在一维导电高纯碳上原位聚合;除去未反应完全的丙烯腈、共聚单体、引发剂等。以一维高导电率碳作为添加材料,为化学气相沉积法连续纤维用复合碳芯提供具有纺丝性能和分散性能好、组成和结构可调节的复合前驱体。

    一种锆钛酸铅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90845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10144094.X

    申请日:2007-1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锆钛酸铅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陶瓷纤维。提供一种所得纤维具有单一的钙钛矿相,致密度较高,直径小于30μm,长度约为1cm,能作为1-3型压电复合材料用陶瓷纤维的锆钛酸铅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锆钛酸铅前驱体溶液:三水醋酸铅加到正丁醇中,再加络合剂冰乙酸,加热溶解,冷却得溶液A;依次把丁醇锆和丁醇钛倒入正丁醇中,得锆和钛的二元混合溶液,往二元混合溶液中加入乙酰丙酮,回流后冷却得溶液B;将溶液A和B混合,回流后得锆钛酸铅前驱体溶液;制备锆钛酸铅前驱体溶胶:将锆钛酸铅前驱体溶液蒸发浓缩,搅拌,挑丝,浓缩得锆钛酸铅前驱体溶胶;拉丝得锆钛酸铅凝胶纤维;把锆钛酸铅凝胶纤维老化后烘干,热处理。

    用于陶瓷纤维高温变形的原位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63442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23281.5

    申请日:2006-1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用于陶瓷纤维高温变形的原位测量装置,涉及一种用于研究陶瓷纤维试样在高温-应力的耦合作用下的形变和断裂行为的测量装置。包括高温气氛炉处理系统与光学测量系统,高温气氛炉处理系统包括内炉、外炉、万能试验机、载荷传感器、水冷气封系统和测控温装置;光学测量系统包括光电引伸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干涉滤光片装置、强光源。高温气氛炉采用双炉结构,内炉保证高温,外炉确保真空度,充分保证真空度与惰性气体的气密性。采用万能试验机提供试样的载荷,采用光电引伸计对被测试样应变进行追踪,被测试样在高温气氛保护下的形变通过两个标志点的移动可得出准确形变数据。具有应变测量准确、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的特点。

    电化学方法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234902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02142328.8

    申请日:2002-09-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陈立富 罗学涛

    Abstract: 涉及一种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步骤为纤维表面预处理;编织纤维预制体;电化学浸入制各金属基复合材料。利用电化学支棊金属溶解后浸入并沉积到纤维增强体的表面,所形成的复合材料的密度大于95%,由于室温制备,纤维的性能不会因为加工而恶化,界面的性质不会因加工而产生显著的变化,因此更容易通过界面设计获得结合强度适中的界面。可以用耐热性低的纤维增强高温基体,制备出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新型复合材料,在低温合成的同时,由于电化学方法的效率高,电压低,沉积速度快,因此生产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