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00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74928.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电网工况下虚拟同步发电机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计算功率流,建立考虑功率流耦合的小信号模型;采用电网阻抗估计算法,嵌入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回路,计算实时电网阻抗值,进而调整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参数;根据实时电网阻抗,自适应调整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调整后的控制参数使虚拟同步发电机达到期望的动态响应。通过实时电网阻抗估算和自适应控制方法,显著提高虚拟同步发电机在弱电网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通过实时计算并调整控制参数,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精确控制,减少了系统振荡和过冲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857253.4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选取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系统拓扑结构,建立电池模型和超级电容模型;基于电池模型和超级电容模型,考虑动力学因素和实际行驶条件,建立电动汽车动态模型;基于电动汽车动态模型,引入模糊逻辑控制器,根据路况和车型的不同动态调整参数,制定模糊逻辑控制器规则;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规则,通过模糊控制能量管理策略,获取输出功率分配比;基于输出功率分配比,调整超级电容和电池之间的功率分配,实现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本发明提高车辆的可持续里程,提升了电动汽车电源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57250.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06 , H02J3/16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交互的用户侧光伏互动调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主动配电网网络拓扑、补偿电价系数、换流器损耗系数、典型日光伏出力、市场购/售电价格和负荷数据,分析光伏出力随机性对调压过程的约束与影响机制;根据两种调压模式,分别构建考虑随机性因素的两种调压优化模型;根据产消者不同的控制策略,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的两种调压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所述调压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配电网分布式资源的优化调度。本发明促进了不同光伏产消费者的协同作业,增强了系统层面的优化与管理,有利于构建更加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37408.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4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仿射算法的微电网能量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发电机确定性模型下的线性成本函数,将确定性模型下的线性成本函数以及负荷和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转换到仿射域;构建仿射域下以多微电网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构建发电机以及多微电网运行过程中在仿射域下的约束模型,发电机约束模型通过设定出力值范围进行限制,多微电网约束模型通过设定自身各微电网之间的功率以及与整体大电网的交互路线的功率范围进行限制,以优化电网能量。本发明能够更好的解决不确定性情况下,多微电网最优经济调度问题,同时使得经济效益与能源利用率达到最最优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4869.0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晓彬 , 喻磊 , 彭汉明 , 徐敏 , 肖建华 , 陈佳鹏 , 刘胤良 , 林晓波 , 林心昊 , 黄鸿杰 , 原吕泽芮 , 池小佳 , 祝水根 , 黄祖伟 , 郑细烨 , 陈耿 , 李飞 , 黄柏熊 , 张素丽 , 黄勇东 , 段舒尹 , 黄烁 , 熊鑫欣 , 刘超 , 谢庭军 , 陈锐忠 , 毛文瑞 , 吴永锋 , 罗宗文 , 李戎 , 曾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光伏安装区域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光伏安装区域的空间布局,根据光伏安装区域的空间布局构建多个监控区域;获取每个监控区域内行为人的人体肢体运动图像数据;根据所述人体肢体运动图像数据获取人体肢体运动涉电趋势;获取光伏安装区域的环境数据,根据环境数据获取人体肢体补偿参数;根据所述人体肢体运动涉电趋势和所述人体肢体补偿参数获取人体肢体涉电危险动作数据;若人体肢体涉电危险动作数据不满足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行为人存在涉电行为,发出危险动作预警。可以有效管理光伏设备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潜在的危险行为进行智能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39380.4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7 , G06Q10/047 , G06Q50/06 , G06F16/29
Abstract: 考虑车主主观充电意愿的EV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构建私家车出行模型和出租车出行模型;建立EV实际通过道路的速度表达式;建立单位里程能耗模型;由出行链得到EV出行阶段的划分,根据MDP理论并加入随机概率系数β得出EV在各时刻的空间位置;根据荷电状态的约束以及周围道路信息,得到EV充电概率模型以及充电站综合力吸引模型,引入离散概率模型将充电站的吸引力转换为概率;使用蒙特卡洛抽样进行仿真模拟,对规划区域内充电站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考虑多种对EV耗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对EV耗能模型进行修正,同时加入了充电站的吸引力模型,并通过离散概率模型将充电站的吸引力转换为EV选择充电站的概率,有效提升了充电负荷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23714.1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系统模型拓扑数据和光伏负荷出力数据,分析数据特性,构建分布式光伏出力波动性的数学模型。计算四种光伏逆变器下垂控制函数,建立光伏逆变器运行约束。构建包含配电网潮流模型和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各个光伏逆变器每个时间间隔的改进下垂曲线。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光伏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光伏逆变器支持的四种下垂控制曲线,在追求最小的损耗和电压偏差的目标下,构建了包括配电网潮流模型和相应约束的优化模型,根据模型优化结果动态更新光伏逆变器下垂曲线,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网络损耗和光伏逆变器的动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93603.0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逆变器电网支撑潜力提升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逆变器并网系统数据,构建分布式新能源逆变器并网系统锁相环结构的数学模型。根据锁相环数学模型构建具有参数不对称相位补偿的新能源分布式逆变器的小信号数学模型。根据所述小信号数学模型,构建并网逆变器的小信号控制方框图,求解分布式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阻抗模型。根据阻抗模型,构建分布式并网逆变器的回率矩阵,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得到分布式并网逆变器对电网的支撑潜力。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逆变器电网支撑潜力提升方法及系统无需增加额外的控制变量以及辅助控制环路,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等优良特性,提升了分布式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适应能力,增加对电网的支撑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5950.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办公建筑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和相关装置,包括利用预先构建好的第一冷负荷计算模型计算建筑物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引起的冷负荷,得到计算时刻第一冷负荷,第一冷负荷计算模型构建了建筑物内部通过表面结构与外部传热所引起的冷负荷关系;利用预先构建好的第二冷负荷计算模型计算建筑物内部各类型热源引起的冷负荷,得到计算时刻第二冷负荷,第二冷负荷计算模型构建了各类型热源释放的热能与所引起的冷负荷之间的关系;将各个计算时刻的第一冷负荷和第二冷负荷分项逐时累加,得到建筑物的冷负荷。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需求数据较少,计算流程简单,避免收集建筑实体传热相关数据、对不同纬度城市的办公建筑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0624.X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扩展式谐波治理的闭环谐波补偿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本地台区安装的APF来获取相邻台区的电流信息来实现扩展式谐波补偿,本方案无需在量测点进行混叠谐波的采样数据进行时频变换到频域后再通信传输,而直接将时域电流波形输出打包传输,以在谐波补偿装置上实现等效于模拟信号远程采样及同步闭环控制,不经过量测终端的时频变换就直接实现谐波的补偿,从而实现高带宽的谐波闭环抑制,本质上实现了谐波电流采样线及其模拟信号采样线的等效延伸,使得本地台区安装的APF可以实时闭环补偿相邻台区的谐波电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