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板弯剪加固混凝土梁构件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81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53509.7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竹板弯剪加固混凝土梁构件,包括混凝土梁、竹底板、胶粘剂、角形扣件、锚栓、竹侧板共同组成,竹底板粘贴于混凝土梁底部,若干竹侧板垂直于混凝土梁的纵向而间隔粘贴于其两个侧面,角形扣件沿着混凝土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混凝土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两侧角部位置,竹侧板与竹底板通过角形扣件连接为一体。本发明不仅可提升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还可提高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抗剪加固的竹侧板自然实现对抗弯加固的竹底板的锚固,避免了加固竹板的剥离破坏,保证了加固结构的可靠性。

    一种铝合金卷材加固墩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242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06920.9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卷材加固墩柱结构,包括待加固墩柱(1)、纤维格栅(2)、纤维束(3)、遇水膨胀填充条(4)、铝合金卷材(5)和水泥基粘结材料(6)组成,纤维格栅(2)环向缠绕于待加固墩柱(1)的四周,铝合金卷材(5)环向绕过待加固墩柱(1)的四周相互搭接,铝合金卷材(5)的下沿设置遇水膨胀填充条(4),水泥基粘结材料(6)浇筑填充于铝合金卷材(5)与待加固墩柱(1)之间的四周空隙。本发明充分利用纤维格栅、铝合金卷材等多种材料的优势特点,有效提高待加固墩柱的抗剪能力、延性、抗震性,铝合金卷材单层厚度纤薄,容易缠绕成型,连接便捷,加固材料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保障加固结构良好的耐久性。

    一种竹材约束集束式原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74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328767.5

    申请日:2018-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材约束集束式原竹结构,该结构由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直径的原生竹筒(1)和环向约束层(2)组合而成,原生竹筒(1)相互挤密排列形成内部具有空隙的原生竹筒集束(11),各个原生竹筒(1)的轴线相互平行,环向约束层(2)浸渍树脂胶(21)沿原生竹筒集束(11)的四周外表面连续或间隔缠绕一层以上,环向约束层(2)缠绕角度与原生竹筒(1)的横向成-45°~45°,环向约束层(2)与原生竹筒集束(11)通过浸渍树脂胶(21)粘结为一体形成一种竹材约束集束式原竹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内部具有空隙,料用量节省,自重轻、抗变形性好,承载力高,具有轻质、高强、经济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各类受压、受弯或压弯构件。

    一种加固木柱构件的方法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20484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1051730.4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一种加固木柱构件的方法,通过在木柱(1)外侧设置填充材料(2)、隔离层(3)、竹材增强层(4)、外防护层(5)对木柱(1)进行加固,加固过程中通过充气气囊(6)实现竹材增强层(4)对木柱(1)的缠绕及填充材料(2)的注入,其包括木柱表面清理、缠绕充气气囊、气囊充气、缠绕隔离层、缠绕竹材增强层、拆除充气气囊、注入填充材料、涂刷外防护层等步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加固木柱构件加固技术的缺陷,在提高木柱构件的受力性能的同时,具有修旧如旧的特点,同时,此方法充分利用了我国竹子资源,资源可再生,技术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一种竹材-钢夹心管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83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35973.1

    申请日:201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00

    Abstract: 一种竹材‑钢夹心管,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竹复合芯管(1)、钢管(2)、竹复合外管(3)、外防护层(4),其中,竹复合芯管(1)与竹复合外管(3)均由纵向竹蔑条带(A)和横向竹蔑条带(B)通过树脂胶分层连续均匀缠绕粘贴于钢管(2)的内外表面形成,纵向竹蔑条带A和横向竹蔑条带B采用竹蔑搭接、缝合或编织在衬布上,每层厚度0.3~1.5mm,竹蔑条带的宽度为20~200mm,外防护层(4)直接涂覆固化在竹复合外管(3)的外表面。本发明克服了公知的钢管复合结构所存在的不足,延缓、推迟钢管的局部屈曲,提高了结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耐久性好,同时,成本低、绿色环保、资源可再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

    一种竹材复合管约束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6021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5382.3

    申请日:2017-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36

    Abstract: 一种竹材复合管约束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核心混凝土(1)、钢骨(2)、竹材复合管(3),其中,竹材复合管(3)由隔离层(31)、竹材结构层(32)、外防护层(33)由内向外互相复合构成,竹材结构层(32)由粘附有胶黏剂的竹蔑帘缠绕在隔离层(31)外固化而成,外防护层(33)直接涂覆固化在竹材结构层(32)外表面,钢骨(2)布置于竹材复合管(3)的截面内部,在竹材复合管(3)内浇筑核心混凝土(1),核心混凝土(1)包裹钢骨(2)并充满竹材复合管(3),核心混凝土(1)的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本发明竹材复合管为钢骨混凝土提供紧箍力,提高了混凝土强度、变形,竹材复合管采用天然竹子加工制作而成,充分利用了我国竹子资源,低碳环保,资源可再生,推动可持续发展,可以用于新建结构和结构的加固提升工程。

    一种桥梁检测用安全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039971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719224.8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桥梁检测小车、防护吊篮和伸缩栏杆,所述桥梁检测小车的车身上安装有移动梁,所述移动梁远离桥梁检测小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通过转盘转动安装有防护吊篮,所述防护吊篮的顶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上安装有放置槽,所述防护吊篮的底部安装有加强承载板,所述防护吊篮的四周安装有防护栏,所述桥梁检测小车的车尾开设有滑槽。该桥梁检测用安全防护装置,实现对桥梁的移动安全检测,且防护吊篮对人员检测活动空间安全防护,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性,实现对检测空间的移动隔离防护,避免定点警戒需要调节的问题,使得桥梁检测的安全防护性更高。

    一种竹复合壳体加固桥墩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857718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412414.5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竹复合壳体加固桥墩的结构,通过在原桥墩外围包覆柔性网,设置内侧垫块、外侧垫块与底部填充条,在柔性网外缠绕一层以上竹复合板形成竹复合壳体,待竹复合壳体强度达到规定要求之后,向竹复合壳体与原桥墩之间空隙内灌注填充材料,实现对桥墩的加固。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竹材、柔性网等多种材料的优势特点,竹复合壳体由薄层竹复合板逐层缠绕制作,省去了钢模板或拼接木模板的制作麻烦,且竹复合壳体在桥梁运营期间直接作为桥墩加固的增强材料,柔性网施工便利、易成型,无需钢筋绑扎焊接,柔性网和竹复合壳体的组合应用共同提高原桥墩的抗剪能力、抗弯承载力、延性和抗震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竹板弯剪组合加固混凝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844963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477854.9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竹板弯剪组合加固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梁、竹底板、胶粘剂、角形扣件、锚栓、竹侧板共同组成,竹底板粘贴于混凝土梁底部,若干竹侧板垂直于混凝土梁的纵向而间隔粘贴于其两个侧面,角形扣件沿着混凝土梁的纵向离散间隔布置于混凝土梁的底面和侧面相交的两侧角部位置,竹侧板与竹底板通过角形扣件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提升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还可提高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抗剪加固的竹侧板自然实现对抗弯加固的竹底板的锚固,避免了加固竹板的剥离破坏,保证了加固结构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集束式原竹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184069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534360.3

    申请日:2018-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束式原竹组合结构,该结构由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直径的原生竹筒(1)和环向约束层(2)组合而成,原生竹筒(1)相互挤密排列形成内部具有空隙的原生竹筒集束(11),各个原生竹筒(1)的轴线相互平行,环向约束层(2)浸渍树脂胶(21)沿原生竹筒集束(11)的四周外表面连续或间隔缠绕一层以上,环向约束层(2)缠绕角度与原生竹筒(1)的横向成-45°~45°,环向约束层(2)与原生竹筒集束(11)通过浸渍树脂胶(21)粘结为一体形成一种集束式原竹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内部具有空隙,料用量节省,自重轻、抗变形性好,承载力高,具有轻质、高强、经济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各类受压、受弯或压弯构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