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3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26946.9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S转炉冶炼过程智能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密封烟罩小车和智能变频风机系统精准收集铜冶炼过程的烟气,并依据反应过程的烟气排放特性及流量与温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反应过程,进行冶炼过程的精准测控。本发明能对PS转炉吹炼过程中造渣终点、造铜终点的准确判断,动态控制转炉冶炼过程,以及调整进风时速和富氧率来影响吹炼的快慢,形成本质化阻断、系统化分析、智能化提升的转炉优化吹炼控制方法,实现PS转炉吹炼工艺绿色升级和智能化控制,对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93398.9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吹转炉水冷活动烟罩设计方法及冷却系统,方法包括:根据传热学中的经验公式评估对流换热系数,根据对流换热系数对水冷活动烟罩的加热量进行评估;使用对流换热系数,采用热流固耦合方法对水冷活动烟罩进行计算机模拟;基于获取的对流换热系数,确定冷却水流量及初始温度,给出不同的管路布局;重复计算机模拟,获得相同冷却水流量及初始温度下的最优管路布局;同时,得到管路布局的输出参数,根据循环的流量和水冷烟罩的进口压强,确认配套系统中主泵或备用泵的流量和扬程两个关键参数。系统包括加热量评估模块、计算机模拟模块、管路布设模块。本发明可以更准确、高效地确定冷却水的需求和管路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66725.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1C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PS转炉在摇炉过程中飞溅熔体减少的系统和方法,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转炉,用于执行摇炉过程;风眼,设置于转炉上,用于向所述转炉内通入富氧空气;转炉角度传感器,设置于转炉上,用于实时测量转炉转动时的角度;熔体深度传感器,位于转炉内,用于实时测量转炉内的熔体深度;风机‑阀门子系统,用于对进入风眼的风压进行控制。本发明根据转炉角度和熔体深度实时计算得到风眼浸没深度,据此计算出临界风压并匹配目标档位,由此可以控制摇炉过程中风眼处的有效风压实时随浸没深度变化。在保证转炉不会发生熔体倒灌风眼事故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风眼的进风量,从根源上减少摇炉过程中从炉口喷发的大量烟气和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950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597132.1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1J27/224 , B01J37/03 , F23G7/07 , F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贵金属‑Co‑O/Si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将Co(NO3)2.4H2O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溶液A中加入SiC并混合均匀,然后置于温度为50~70℃下反应10~20min得到溶液B;在溶液B中逐滴滴加柠檬酸溶液,搅拌得到凝胶C;凝胶C干燥后匀速升温至温度为400‑600℃并恒温焙烧2‑5h,得到Co‑O/SiC催化剂,记为xCo3O4/ySiC;将xCo3O4/ySiC加入到碳酸铵溶液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然后将贵金属溶液D逐滴滴加至反应体系中,搅拌沉淀0.5~1.5h,静置2~5h,固液分离,固体烘干得到共沉淀E;共沉淀E匀速升温至温度为500~700℃并恒温焙烧1~5h,得到贵金属‑Co‑O/SiC催化剂。本发明贵金属‑Co‑O/SiC催化剂可应用于低浓度(体积浓度为0.5~2%)CO催化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12890.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梦玲 , 李东方 , 祝星 , 李舟航 , 胡建杭 , 王华 , 金亮均 , 金炅玟 , 全忠焕 , 曾义杰 , 杨海瑞 , 张奥阳 , 梅佳坤 , 桑国阳 , 汪兴 , 杨秀婷 , 冯智颖 , 李保坤 , 谢松霖
IPC: C01B33/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流程的新型工业硅生产系统及方法,熔融气化炉上方的块状硅石和型煤混合原料进口与螺旋加料机相连,螺旋加料机另一端通过喂料仓B与双辊压块机的相连接,双辊压块机的另一端通过喂料仓A与固体预热器相连,固体预热器的另一端与粉碎机的出料口相连接;熔融气化炉的炉顶煤气进出口通过旋风分离器与布袋除尘器的进风口相连接,布袋除尘器的出风口与回收气体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回收气体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变压吸附单元的入口相连接,变压吸附单元的出口与熔融气化炉的炉顶煤气进出口相连接。本发明降低了气化反应所需能量,对系统外排烟气进行回收利用,削弱该生产工艺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563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1052.5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铈‑镍铝水滑石复合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立方块氧化铈的制备;(2)镍铝水滑石的制备;(3)氧化铈‑镍铝水滑石复合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本发明将形貌较好的氧化铈与镍铝水滑石进行复合,由此获得的氧化铈‑镍铝水滑石复合异质结光催化剂实现了更好的光催化性能,而且,本发明光催化剂应用广泛,不仅可应用于气液相,更重要的是可直接应用于气固相的反应,也可以应用于CO2的光催化高值转化,等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487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43289.2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nventor: 李东方 , 张奥阳 , 祝星 , 李舟航 , 胡建杭 , 王华 , 杨本芹 , 杨海瑞 , 柯希玮 , 李保坤 , 桑国阳 , 汪兴 , 梅佳坤 , 杨秀婷 , 谢松霖 , 张梦玲
IPC: C10J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固废热解气化炉制富氢合成气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有机固废热解气化系统、钙基吸附再生制富氢合成气系统、富氢合成气净化系统、给料系统;通过控制不同阶段的不同温度和时间参数,对有机物实现高温分解,有机固废减量率达95~97%,达到源头减少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的效果,产生的烟气并非直接排放至大气中,或者经过燃烧后排入大气,而是将烟气转化为富氢合成气,实现有机固废热量的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炉无需重复点火,启炉完成后不添加任何助燃材料,无明火,且运行相对稳定;实现有机固废热值的资源化利用,减少能源浪费的问题,同时有效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9708.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nventor: 李东方 , 李保坤 , 张奥阳 , 胡建杭 , 祝星 , 李舟航 , 王华 , 杨本芹 , 柯希玮 , 魏家峰 , 余晨旭 , 李阳 , 桑国阳 , 汪兴 , 梅佳坤 , 杨秀婷 , 谢松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固废热分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加热的分布式有机固废高效热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固废通过粉碎设备粉碎后通入电磁感应热解器,然后通过电磁感应使螺旋加热器升温从而加热有机固废至850‑1000℃进行热解,之后通入二燃室燃烧后将高温气体再通入中空的螺旋加热器用于加热有机固废,最后螺旋加热器中的尾气通过充分净化后于烟囱排出;本发明应用电磁感应加热,粉碎的有机固废快速通过容易产生二噁英类物质的低温(200‑300℃)区域,同时通过中空的螺旋加热器内的高温气体自热,不仅缓解了热解过程二噁英类物质产生过多的问题,更是进行了余热利用实现热解设备的自热,节约了大量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3765.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用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硝酸镍制备方法利用湿法冶金电解生产金属镍后产生的硫酸镍溶液,经除钙、镁离子,用P204萃取剂除去其他杂质后,再用硝酸反萃取,直接制备高纯度硝酸镍,从而提高催化剂催化效果;同时,通过氯化钠制备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氯化钠,从而提高基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用催化剂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5025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069527.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1F35/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速度参考控制的混沌搅拌器及混沌搅拌方法,属于混沌搅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混沌驱动电路、直流电机、转速传感器、桨叶和速度参考混沌转速控制电路,直流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桨叶,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搅拌轴上,转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速度参考混沌转速控制电路输入端电连接,速度参考混沌转速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混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混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机电连接。转速传感器采集电机转速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速度参考混沌转速控制电路,速度参考混沌转速控制电路采用混沌映射对转速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混沌驱动电路生成控制电机产生混沌转速的输入电压,电机带动桨叶以混沌转速运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