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5962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1308738.4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51/18 , C07K14/77 , C07K14/765 , C07K16/44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三嗪环结构限定性N‑(2‑胍基‑乙亚氨基)‑吗啉半抗原、人工抗原、抗体及应用。所述N‑(2‑胍基‑乙亚氨基)‑吗啉半抗原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为‑H和‑CH3。并以此制备了N‑(2‑胍基‑乙亚氨基)‑吗啉人工抗原和抗体,对N‑(2‑胍基‑乙亚氨基)‑吗啉的检测效率高、操作简便,可用于N‑(2‑胍基‑乙亚氨基)‑吗啉的酶联免疫快速检测;且本发明的抗原抗体合成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3660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676344.3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C269/04 , C07C271/22 , C07C271/28 , C07K14/77 , C07K14/795 , C07K16/44 ,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组合、人工抗原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组合具有式(Ⅲ)和式(Ⅳ)所示分子结构,采用本发明的人工抗原得到的抗血清的效价可达到1.28×105,最低检测限为0.16mg/L,半抑制浓度为1.19mg/L,制备的抗体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建立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免疫分析方法,实现对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高通量筛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66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676344.3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C269/04 , C07C271/22 , C07C271/28 , C07K14/77 , C07K14/795 , C07K16/44 ,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组合、人工抗原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组合具有式(Ⅲ)和式Ⅳ)所示分子结构,采用本发明的人工抗原得到的抗血清的效价可达到1.28×105,最低检测限为0.16mg/L,半抑制浓度为1.19mg/L,制备的抗体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建立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免疫分析方法,实现对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高通量筛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40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90506.6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万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7/64 , C07K1/107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4/79 , G01N33/573 , C07K16/14 ,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31 , G01N33/535 , G01N33/543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鹅膏毒肽的人工抗原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琥珀酸酐和碳二亚胺两步法制备α‑鹅膏毒肽的抗原,所制得的免疫原进行动物免疫获得了针对α‑鹅膏毒肽的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制备得到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α‑鹅膏毒肽抗体和α‑鹅膏毒肽人工抗原‑磁珠偶联物,建立了化学发光检测方法。此方法对α‑鹅膏毒肽的检出限为2.5ng/mL,检测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0790836.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的RPA引物对,所述RPA引物对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正向RPA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的反向RPA引物。所述引物对以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cesB作为检测靶基因,不会对蜡样芽孢杆菌群组成员及其他食源性致病菌进行非特异性扩增,检测结果准确,具有优异的特异性;同时该RPA引物对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的基因组DNA检测限为10‑2ng/μL,对菌液的检测限为1.6×102CFU/mL,在增菌2h后检测限能够达到1.6CFU/mL;并且检测过程不依赖于大型仪器,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结果易于观察,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8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90836.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的RPA引物对,所述RPA引物对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正向RPA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的反向RPA引物。所述引物对以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cesB作为检测靶基因,不会对蜡样芽孢杆菌群组成员及其他食源性致病菌进行非特异性扩增,检测结果准确,具有优异的特异性;同时该RPA引物对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的基因组DNA检测限为10‑2ng/μL,对菌液的检测限为1.6×102CFU/mL,在增菌2h后检测限能够达到1.6CFU/mL;并且检测过程不依赖于大型仪器,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结果易于观察,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288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446879.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米酵菌酸的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为向浸泡食用菌的水溶液中添加氯化钠、小苏打和/或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日常生活的降低米酵菌酸的方法,在处理食用菌的过程中,可显著抑制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生成米酵菌酸,所需材料均可取自厨房调味品,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957176.6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15/42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4/79 , C07K16/44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喹哪啶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了一种半抗原1,利用半抗原1制备得到人工抗原1;以4‑氨基喹哪啶为半抗原2,应用半抗原2偶联载体蛋白得到人工抗原2,并进一步制备得到用于检测喹哪啶的特异性抗体,应用人工抗原1作为包被原,该抗体对喹哪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半抑制浓度为1.78μg/mL,最低检测限为0.19μg/mL,对常见鱼类麻醉剂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1.32%,建立了喹哪啶的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快速准确检测鱼类麻醉剂中喹哪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63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196721.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6/44 , C12N15/13 , G01N33/58 , G01N33/577 , G01N33/558 , G01N33/543 , G01N33/53 ,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通用单克隆抗体HOPE1及其应用,其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单克隆抗体HOPE1对天然辣椒素、合成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及天然辣椒素、合成辣椒素、二氢辣椒素混合物的半抑制浓度分别达到0.32ng/mL、0.07ng/mL、0.21ng/mL、103.8pg/mL,对辣椒素类物质具有强的亲和力;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单克隆抗体HOPE1建立的用于检测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ic‑ELISA免疫检测方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2898.2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深圳市通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佐卡因的比率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蓝色荧光碳点的合成;S2.微孔板的包被;S3.标准曲线的建立;S4.样品中苯佐卡因浓度的测定。本发明基于两个荧光材料发射峰荧光强度的比值变化进行免疫分析,由于两个荧光材料受到的外界的干扰是一样的,两者的荧光强度比值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度、极性、荧光团浓度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自带内标效应,因此具有更高精密度、信噪比及灵敏度。该方法对苯佐卡因检出限下达1fg/mL,显著低于现有检测方法,可用于苯佐卡因快速检测,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