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269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190866.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赤霉素的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及其应用,涉及入侵植物防控领域。本发明的药剂中有效成分为草甘膦、草铵膦与赤霉素;草甘膦、草铵膦与赤霉素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00:55:1.125~9。本发明利用赤霉素对植物的生理调节作用,提高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使得草甘膦与草铵膦的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和喷施次数,为大面积的薇甘菊入侵地有效地清除薇甘菊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发明操作方法简便,适宜在薇甘菊入侵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薇甘菊的防除,促进入侵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1418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37201.9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酸碱缓冲体系在提高植物叶片抗酸雨能力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采用直接让植物提前暴露于小剂量、低强度的酸性环境(缓冲体系)下,让植物对酸性环境产生适应,提高相应抗氧化酶的活性;叶片暴露在酸雨时及之后,缓冲体系对酸雨的酸性也有减弱作用;实现植物遇到酸雨胁迫时第一时间作出响应的效果。因此,酸碱缓冲体系适用于提高植物叶片抗酸雨能力以及制备提高植物叶片抗酸雨能力的保护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5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510643530.2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稻田中套养浮萍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的方法;是在水稻秧苗移栽前2~5 d在稻田中投放浮萍;在稻田生境中套养浮萍,通过浮萍原位诱集福寿螺取食,从而能够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幼苗的危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减少福寿螺危害水稻的过程中无需使用化学杀螺剂,因而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生产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最终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9253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820954.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稻间作梭鱼草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丛卷叶螟的方法,具体为在稻田中利用作物间作方式种植水稻和梭鱼草,梭鱼草和水稻的共生互作效应起到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和梭鱼草间作,使水稻和梭鱼草在田间存在共生期而发生多样性互作,从而使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在早稻分蘖中期、晚稻分蘖中期与分蘖末期纹枯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时期单作栽培的水稻低26.25%、46.18%和39.18%。同时,早晚稻的抽穗期稻丛卷叶螟病叶率分别比同时期单作栽培的水稻低33.84%和32.68%。
-
公开(公告)号:CN1089012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24106.X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动稻田土壤减少水稻释放甲烷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扰动杆、偏心转子、电源、电线、导电片、塑料泡沫和L形硬铁丝;所述扰动杆由绝缘材料制成,扰动杆的上部侧壁上固定有位置相对的偏心转子和电源,所述电线依次与偏心转子和电源相连,电线的两端分别向扰动杆下部延伸并与设置在扰动杆下部侧壁的两个L形硬铁丝相连接;L形硬铁丝的下方设置有塑料泡沫;所述塑料泡沫嵌套设置在扰动杆下部,并可相对于扰动杆上下移动;所述塑料泡沫靠近电线的一侧设置有导电片。所述方法为在水稻生长的返青期和分蘖期,在稻田中嵌入上述的土壤扰动装置,对稻田土壤施加扰动,不影响水稻成熟收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田间直接扰动土壤,减少稻田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的方法,具有显著的低碳效益,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5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43530.2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P60/642 , A01G31/00 , A01G13/00 ,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稻田中套养浮萍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的方法;是在水稻秧苗移栽前2~5 d在稻田中投放浮萍;在稻田生境中套养浮萍,通过浮萍原位诱集福寿螺取食,从而能够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幼苗的危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减少福寿螺危害水稻的过程中无需使用化学杀螺剂,因而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生产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最终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148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30050.2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螺植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烟草茎秆杀灭福寿螺的方法。本发明是将烟草茎秆烘干后粉碎,过40~60目筛,得烟草茎秆干粉;按照79.6g/m2~119.4g/m2烟草茎秆干粉的用量将烟草茎秆干粉投加到水体中,3天后完全杀灭福寿螺。本发明通过适量地投加烟草茎秆的干燥粉末于稻田水体,直接杀灭福寿螺。本发明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成本低并同时达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2836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32781.4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镉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再力花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再力花在高浓度镉环境中不但能够正常生长,其生物量也没有明显减少,而且地上部重金属含量高于根部重金属含量,能够大量吸附土壤中的镉。因此,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种植再力花,当再力花植物成熟时,把植株的地上部(保留一定高度的植株基部)从污染土壤上刈割收获移走;待植株基部或地下部长出新芽并逐渐形成新的成熟植株后,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降低土壤中污染物镉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99968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69308.6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防治入侵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冬闲稻田冬种马铃薯控制福寿螺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在冬闲稻田中冬种马铃薯,可以达到控制福寿螺对来年早稻的危害,且能提高来年水稻产量。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人建立了“晚稻-冬种马铃薯-早稻”全年轮作循环生产体系,该生产系统既可以实现土地的充分利用,又能实现对福寿螺的防控,最终可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669189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128690.X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螺植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薇甘菊杀灭福寿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薇甘菊粉末投加于含有福寿螺的水体,直接杀灭福寿螺,其中薇甘菊粉末的用量为0.005~15g/L。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植物材料薇甘菊为华南地区的常见入侵植物,获取容易,在一定的投加量下福寿螺可被有效杀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