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杆电源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177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0896.1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抱杆电源,该抱杆电源包括待安装到支撑杆的圆环状箱体;所述圆环状箱体的中心具有一个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用于环抱所述支撑杆;所述圆环状箱体中均匀设置有多个电芯;当所述抱杆电源安装在所述支撑杆时,所述抱杆电源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抱杆电源的稳固性,同时避免抱杆电源中电芯间散热不一致而导致局部过热问题,延长抱杆电源的使用寿命。

    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池的能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16693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310689295.3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池的能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器、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用户单元的电价数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数据、负载功率数据以及储能电池状态数据;根据预设的能量管理目标选取能量管理模型;基于选取的能量管理模型,根据电价数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数据、负载功率数据以及储能电池状态数据计算至少一个用户单元的储能电池在预设时段内的充电功率和/或放电功率;根据预设时段以及计算得到的充电功率和/或放电功率制定电池充放电时间表;发送电池充放电时间表给电池管理器,以使电池管理器根据电池充放电时间表控制储能电池工作。可根据多个用户单元储能电池的不同状态控制储能电池充放电,延长电池寿命。

    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水系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904290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210581503.3

    申请日:2012-12-28

    Inventor: 叶海林 张光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水系锂离子电池。该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包括表面结合有活性材料层的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和将所述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的活性材料层真空封装其内的固态电解质膜包覆层。该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能阻止了正极活性材料层或负极活性材料层与水系电解液的水直接接触,从而阻止了水系电解液的析氢、析氧反应,阻止了活性物质与水发生副反应。水系锂离子电池含有正极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和负极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从而赋予水系锂离子电池高的电压和能量密度。

    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池的能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1669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9295.3

    申请日:2013-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H02J3/382 H02J2003/146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池的能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器、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用户单元的电价数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数据、负载功率数据以及储能电池状态数据;根据预设的能量管理目标选取能量管理模型;基于选取的能量管理模型,根据电价数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数据、负载功率数据以及储能电池状态数据计算至少一个用户单元的储能电池在预设时段内的充电功率和/或放电功率;根据预设时段以及计算得到的充电功率和/或放电功率制定电池充放电时间表;发送电池充放电时间表给电池管理器,以使电池管理器根据电池充放电时间表控制储能电池工作。可根据多个用户单元储能电池的不同状态控制储能电池充放电,延长电池寿命。

    一种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芯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9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5092.0

    申请日:2011-12-27

    Inventor: 张光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芯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的锂离子电池芯包括多个单片状第一极性片以及一卷绕式第二极性隔膜条袋,多个单片状第一极性片分别相互对齐排布于卷绕式第二极性隔膜条袋的相邻卷绕层间隔中;卷绕式第二极性隔膜条袋包括顺次叠放的第一隔膜、带状第二极性片以及第二隔膜,且第一极性与第二极性不相同。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芯结合了卷绕式和叠片式的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在制作过程中只需对第一极性片进行冲切,而无需对带状第二极性片进行冲切,从而大幅减少了冲切过程中极性敷料的脱落,降低了由此导致的产品不良率,且降低了极片的对齐精度控制难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电池防盗方法、防盗电池及基站

    公开(公告)号:CN1109432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1025066.5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防盗方法、防盗电池及基站,所述电池位于电池箱中,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池防盗方法包括: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开盖检测装置发送的开盖信号,并根据所述开盖信号控制所述电池本体自毁;其中,所述开盖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中,所述开盖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箱被打开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开盖信号。由此,控制单元在确定电池被盗窃时控制防盗电芯快速自毁,使得防盗电池不能正常使用,从而使得盗窃到所述防盗电池的盗窃者由于不能正常使用所述防盗电池而不再盗窃防盗电池,实现了对所述防盗电池的特殊防盗保护。

    电池加热系统、电动汽车和车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966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089521.8

    申请日:2019-11-08

    Inventor: 谢杰 张光辉 刘伟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加热系统、电动汽车和车载系统,可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实现对电池的快速均匀地加热。其中,电池加热系统包括:温度监测单元,用于输出温度监测信号;电压转换单元,用于接收电源输入的第一电压或待加热电池输入的第二电压;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温度监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电压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对第一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或者对第二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以使得:待加热电池在第一时间段内通过电压转换单元接收电源的充电电流,以及待加热电池在第二时间段内通过电压转换单元对向电源输出放电电流,待加热电池通过交替充放电来对自身进行加热。

    电池模块、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68688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355021.X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壳体、至少一个隔板和N个电芯,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电池模块壳体上设置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至少一个隔板位于电池模块壳体内,以将电池模块壳体分隔成多个腔室,且每个隔板被与隔板相邻的两个腔室共用;每个电芯均位于一个腔室内,且N个电芯通过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供电。采用本发明,可以使得位于相邻腔室内的电芯通过共用的隔板进行隔离,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相邻电芯通过各自的电池单体壳体进行隔离,这既可避免电池模块制备材料的浪费,也可减少电池模块壳体的占用空间,可减少电池模块的体积,提高电池模块的体积能量密度。

    电池防盗方法、防盗电池及基站

    公开(公告)号:CN110943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025066.5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防盗方法、防盗电池及基站,所述电池位于电池箱中,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池防盗方法包括: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开盖检测装置发送的开盖信号,并根据所述开盖信号控制所述电池本体自毁;其中,所述开盖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中,所述开盖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箱被打开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开盖信号。由此,控制单元在确定电池被盗窃时控制防盗电芯快速自毁,使得防盗电池不能正常使用,从而使得盗窃到所述防盗电池的盗窃者由于不能正常使用所述防盗电池而不再盗窃防盗电池,实现了对所述防盗电池的特殊防盗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